王兵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以数学知识为主、以数学技能训练为主、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为主的三种结构模式。
关键词:中专数学;课堂结构
从当前中专数学和课堂教学来看,其教学结构比较单一,大多仍以教师的讲解、介绍知识为主的教学结构,数学教学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单一的倾向,多方面考虑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化。如何优化中专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呢?教学中我们以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建立的基础,在目标与结构之间建立一种直观联系,使教师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某种结构模式。为此我们构建了以下三种结构模式:
一、以掌握数学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本结构在考虑如何掌握数学知识问题上从两个方面来构建完成不同难度、不同侧重的数学知识教学任务的结构模式。
(一)以教师为中心,系统授课为主的数学概念学习结构。
本结构适用于数学知识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又是学生必须理解掌握的基础知识,或者在数学体系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知识内容,该内容由于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必须由教师讲授为主。
基本结构:传授→理解→巩固→运用→检查。它与传统学习书本知识结构基本一致,但在原有基础上结合现代教学理论,必须融入新的要求:
1.注重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激发。这是关系到本结构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只有学生都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才能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根据中专生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控制教学环境,不断变换刺激的角度或经常给学生以新的刺激。
2.强化教师讲授的启发诱导作用。教师的讲授要突出对学生的引导,既要突出对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的揭示,又要引导和启发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3.强化教师对数学知识的容量控制,它包括知识数量的控制,知识难度的控制和知识传授速度的控制。根据英国社会经济学家“巴物莱法则”进行课堂教学,即对课本内容进行筛选。掌握了重点、难点,其它容易的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
以“数学归纳法”为例:
第一步:提出问题情境,引入课题(尽量吸引学生,达到“愤悱”的目的。)
第二步:讲重点,提出知识结构,并解决问题:①数学归纳法与不完全归纳法的区别与联系。②数学归纳法的两大步骤为什么缺一不可。③重点理解和掌握:假设n=k命题成立,如何证明n=k+1时例题亦成立。
第三步:学生巩固练习,师生集体批阅、评议,反馈信息。
(二)以学生为中心,自学辅导为主的数学知识学习结构
本结构适用于教材内容较简单的部分,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重点在帮助和引导个别学生掌握知识的进度上。因而教师的讲解为辅助方式、个别辅导穿插在教学中。
基本结构:自学(阅读、感知——数学教材或学习辅导书)→讲解(提出问题,互相讨论)→精讲(教师提示重点,作示范或采用电教手段等)→操练(练习作业等)。
该结构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
1.一定要有课前准备。教师要了解学生预习和自学情况掌握学生的疑难问题。由于学生学在前面,这就先有了学生的学法,每个学生的学法各不相同,效果也千差万别,需要教师熟悉所任班级学生的个性和现状,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案。
2.首先让学生略读教材和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有针对性的揭示要领,交代重点思考的问题或示范操作,供学生模仿,一定要让学生独立获取答案。其次,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互相讨论,交流心得,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激励学生克服探索中的一切困难。再次,教师抓住关键性的问题和课本的重点,进行精讲,这时教师最需要发挥引导和把关作用。最后检查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情况,作出评价。
二、以数学技能训练为主的结构模式
本结构的目的在于根据大纲中所确定技能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基本结构:复习性练习→归纳解题方法→尝试性练习→讲评→独立性练习。
复习性练习的内容应从数学教材的系统性出发,选择与新授解题方法有密切联系并能应用迁移规律促进新授解题方法的迁移,所以练习要多样化。
归纳解题方法,教师结合新授内容选择典型的例题,分析解题思路,通过一题多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尝试性练习,教师讲清解题方法后,及时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练习,反馈信息,教师可根据情况,及时采取补救办法。
讲评,对练习中反映出来的情况进行研究,讲评。主要形式应是教师点拔,学生主讲。
独立性练习,这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环节。练习时,教师应巡视和个别辅导,若发现一般性的问题,可在全班进行提示。
以“排列组合混合应用题的教学”为例:
第一步:练习无条件的排列和组合的简单应用题,熟悉排列数与组合公式。
第二步:通过例题讲解有条件的排列组合混合应用题,归纳一般的解题思路。。
第三步:尝试性练习,举例排列组合混合应用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学生练习,板演讲评。
第四步:独立性练习,了解学习效果。
三、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为主的结构模式
本结构以已有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重点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
基本结构:问题→探索发现→推理论证→评价。
本结构是把动态的教学过程提练为创设问题情境,探索发现,推理论证,评价小结四个基本环节。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钻研教材,认真琢磨问题情境的创设,精心设计问题系列。数学教材是一个严格的演绎体系,看不到数学的思维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追踪编者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在一个简化的但又有波折的形式下亲自经历发现过程。问题要有启发性,其难度应处于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过易唤不起兴趣,过难激不起参与热情。
2.学生的探索發现过程是一个思维活动过程。通过发现,让学生学到归纳、类比、观察实验、猜想等一套合情合理的方法,体验寻求真理的兴趣和喜悦。此时教师要当导演而不是演员,学生要当演员而不是观众。
3.猜想一个合理的结论或获得一个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推理论证),教师要尽量调动全班同学思考问题,启发学生用分析、化归、数形结合、函数方程等数学思想论证结构正确,或通过演绎计算使问题得到解决。
4.巩固学生获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归纳小结。
总之,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要考虑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阶段、教学情以及不同的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结构,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