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法餐不好吃?
如果你在号称“美食天堂”的法国街头喊出这句话,多半会被美食家们毫不留情地大喷特喷。但是,如果你只是一个准备穷游欧洲五国的“驴友”或者兜里没什么钱的穷学生,那么,也许这句话就是你的肺腑之言。
法国的消费不低。巴黎街边小店的普通一餐约需花费20欧元,折合人民币140元左右,菜品相当于国内快餐店的份饭,比如鸡腿和薯条套餐、沙拉和三文鱼肉套餐、烧牛肉和土豆块套餐,注意,为了节省预算,你还不能点饮料。
在法国的这些年,我用20欧元的均价,品尝过豪华的海鲜大餐,也有过“茹毛饮血”的奇特经历。
别看在法国留学了两年,老实说,我的法语不咋地,大多数时间靠英语连猜带蒙,但外出吃饭点餐,还是得把一些常见食物的词汇记下来,比如牛啊、鱼啊、鸡啊,然后在可承受的范围内(20欧元),点一个带肉的套餐,至于做法,全看运气。比如确定吃鸡肉,那端上来的可能是烤鸡腿、炸鸡排、煎鸡胸肉……我统统接受。
别看这个办法总出现在网上的段子中,但实用度挺高,直到那次冬天我去中世纪小城安纳西镇度假,吃了个哑巴亏。
安纳西镇临山靠湖,据说是世界上最值得一去的100个小镇之一。家庭旅馆的老板建议我租自行车环湖一周,不太费体力,还能饱览湖光山色。这个主意不错,用火车票租车还能打折。我起了个大早,简单嚼了两口面包便出发了。
景色真美,骑车也真累,2个小时后,我气喘吁吁,想在湖边找个能看风景的餐厅吃饭,发现这边风景虽然无限好,餐厅却一个也没看到。又骑了半个多小时,好不容易见到一间红顶白墙的小餐厅,我已经下定决心,哪怕多花点钱,也要吃顿牛排大餐犒劳一下自己。于是,见到菜单中的“steak”(意为牛排)单词时,哪怕这是第二贵的菜,我也毫不犹豫地点上,却忽略了第二个单词“tartare”(鞑靼)。
对,看到这里,美食家们一定会忍不住笑了。这的确是法餐中一道名菜,鞑靼牛肉,据说出自游牧民族,把上好的生牛肉剁碎,与酸黄瓜、酱料一起搅拌,团成一个拳头大的圆柱形,上面再打一个生鸡蛋。
说老实话,这菜很好吃,牛肉鲜嫩多汁,能咀嚼出脂肪的香气,酸黄瓜中和了牛肉的肥腻,鸡蛋则把两种食材恰到好处地调和在一起。但是,想想当时的我吧,一个大冬天,骑了近3个小时的单车,很想找个暖和的地方吃点暖和的东西,面对这样一盘生牛肉,肠胃欲哭无泪。
另一顿让人印象深刻的“大餐”还是在小镇,霞慕尼。这里离瑞士很近,因此奶酪火锅相当出名。
之前就有朋友向我推荐过奶酪火锅,多种不同的奶酪用小锅吊着在火上加热,微融后化成丝滑状,将面包、培根、蔬菜等食材一一放入奶酪中蘸食,是极为难得的享受。
还是一个冬天,我背着相机在小镇拍雪景,直到冻成透心凉后,才来到餐厅准备吃顿火锅暖暖胃,顺便尝个鲜。从菜单看,乳酪火锅对单人游客不太友好,大部分可选择的套餐都是双人份,将近50欧元,我可承受不起。单人火锅只有两种,经典款最便宜,21欧,我当然点了这个,一方面为了体验最传统的奶酪火锅,一方面也是图省钱。
餐厅的装饰很有当地特色,墙壁都做成小木屋的样子,桌上铺着红格白底的桌布,椅子上还有毛茸茸的的软垫。5分钟左右,先上来一盘法国长棍切片。这很正常,在法国,餐厅的面包常常是免费提供,上桌就有。我当时已经饿得昏头,开始一边揪面包,一边配白水吃。又过了5分钟左右,服务员端来一个热热的小锅,里面是黄黄已经融化的奶酪,咕嘟咕嘟冒着小泡,这也很正常,锅底来了。我开始揪面包蘸奶酪,边吃边等。
等啊等,直到面包吃光,桌上也没再端上来任何食材,蔬菜、水果、培根,都没有。我用21欧,体验了一顿面包蘸奶酪。
这还不是最坏的经历。
要知道,奶酪这种东西比较油腻,而且遇冷即凝,往往要配红酒或热茶。以我有限的预算,自然没有饮料来配合消化,而之前肠胃在外面已经冻透,奶酪进肚后立即重新凝结,于是两个小时后,强烈的胃痛来袭,导致我从此再没敢碰过奶酪火锅这种“美食”。
说过两次踩雷的经历,也得讲讲我吃过的豪华海鲜大餐,预算不多,仍是人均20欧元。
这家店也许是巴黎最受华人青睐的海鲜餐厅,价格实惠量又足,晚上七八点还能看到有人在陆续排队,
有一年春节,我给老妈老爸定了两张机票,邀他们来法国体验一下这里的“中国年”。他俩大包小裹地来了,到家打开一看,全是吃的:萝卜干、蚬子干、老干妈、腐乳、榨菜……再一转眼,我妈已经脱下外套,系上围裙,到厨房里摸索着找锅开火了。
大过年的,又在国外,我决定请他们吃顿大餐,这样回国后亲戚朋友们问起来西餐吃不吃得惯,不至于啥也说不上来。吃啥呢?我脑子里下意识闪过“海鲜”两个大字。
那天早上,我特意提醒他俩,中午出去吃法式大餐,早上少吃点,我爸不以为然,“西餐能有多大分量?一小盘子!我吃不饱!”
为了不排队,我们特意提前到达餐厅,菜单设计得很有特色,是一只硕大的龙虾,店里主打海鲜拼盘,分为冷拼和热拼,又根据就餐人数分两人份、三人份不等。根据经验,我点了两人份冷拼,没一会儿,大盘子来了,里面堆了足足三四层,各种贝类、虾、蟹腿,就连我以为是装饰物的4个螃蟹壳里,都藏着小小的花螺。
吃吧!我还是低估了老爸的战斗力,我们不吭声地大嚼,不一会儿,每个人面前都堆了一座小山一样的贝壳,最后,大家捧着肚子面对一小堆消灭不掉的贝类叹气。“吃了吧,挺贵的,别剩啊。”老妈一边扒拉着盘子里的东西,一边劝老爸。“歇会儿,歇会儿,这要在国内,配上点白酒,那就美了。”老爸说。到最后,也没能实现“光盘行动”。
平心而论,这里的海鲜味道不够10分,比如说生蚝,如果你在海鲜市场上品尝过商贩现场打开的带着浓郁海水味道的、嫩滑清甜的生蚝,那么这份68欧的大拼盘中的生蚝可能无法满足你的味蕾,但是,就这一大盘子海鲜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饱腹能力来說,仍堪称豪华,必须点赞。
但是,故事的结尾还要接一句“但是”,我没敢告诉老爸老妈,这是一家开在法国的葡萄牙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