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正向激励成为毕业教育的支点

2017-05-22 18:56齐德才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7年5期
关键词:离校支点母校

齐德才

毕业季,对于任何学段的毕业生群体来说,都是他们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段时光。此时的毕业生既有分离的伤感、前行的兴奋,更有摆脱束缚、龙归大海的畅快,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狼奔豕突,如果疏导不当,将有可能演变为一种破坏性的群体行为。

毋庸讳言,对于很多中职学校而言,毕业季往往是学校管理的混乱季,有些学生觉得反正自己快毕业了,开始罔顾学校纪律:要么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报怨,对宿怨已深的同学大打出手;要么急着搭乘恋爱的末班车,争取交上个女(男)朋友再离校;要么挟私报复,将对学校、老师的不满发泄在教学设施上;要么犹如溃败之兵,离校以后教室、宿舍一片狼藉……面对这一乱象,有些学校管理者不是辨证施治,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采用严密巡查、严格管理和严肃纪律等方式严防死堵,这样做的结果可想而知。

中医讲究“治病必求其本”, 就是说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病根进行治疗,这一点在学生管理中尤其是毕业教育中,具有非常现实的借鉴意义。种种毕业乱象的背后,究其根本,是因为学生积蓄了太多的怨气、焦虑、烦躁、不平,在缺乏正向教育引导的情况下,负面情绪在离校前转化成破坏性行为而造成的。这就需要我们知常达变、因势利导。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应该首先找到“撬动”毕业教育这块铁板的“支点”。那么,毕业教育的“支点”是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毕业生同样渴望被肯定,他们的破坏性行为并非不可逆转和改变。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石家庄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摒弃“冷、横、硬”的管理方式,告别板着面孔的说教,坚信引导胜于禁止,将正向激励作为毕业教育的支点,以激励、褒扬等方式为主对毕业生进行正面情感培育和价值引导,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正面强化,从而将其负面情绪转化为建设性行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培育正面情感,让学生带着感情离校

2011年5月26日晚自习时,第二天即将毕业离校的2008级计算机网络1班的班长朱丽敏同学交给了笔者一封信,她眼含热泪地说:“齐老师,我们马上就要参加转段考试离开母校进入大学了,一想到这我们心里就非常难受,对学校有好多的不舍,我代表我们全班给学校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写道:“……转眼间,三年的时光就那么悄悄与我们告别了。几天后,我们再也听不见早操时悦耳的铃声;几天后,我们再也坐不到这间熟悉的教室上课;几天后,我们再也不能穿上校服漫步在校园里。突然,浓烈的酸楚涌上心头,要离开母校了,才发现原来内心有万般的不舍得!母校,请原谅孩子们无知的青春,我们多么想再跑一次早操,再上一节课,再听一次校会……”

笔者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教育契机,利用第二天的早读及时召开了校会,饱含深情地宣读了《2008级计算机网络1班写给母校的一封信》,在充分渲染了毕业班同学对母校的深深依恋之情后,也表达了学校及老师的感动、欣慰和不舍,并顺势倡议“有爱大声说出来”,鼓励毕业班在离校前大胆表达对学校和老师的感恩之情,鼓励他们在学校贴吧开设“寄语母校、恩师”的主题帖,由此在全校毕业生中引发了一场感恩热潮:

“我依恋您、敬爱您,在我眼里,您,云卷云舒甚是唯美,花开花落同样倾心!母校啊!您听到我的声音了吗?如此深沉的爱意,我只愿献给您。”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别了,母校!今天,我以职教中心为荣;明天,职教中心以我为傲。”

“在学校这三年中,我们西藏班的孩子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得到了赵主任、张妈妈的爱,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会想起母校,想起老师。我们爱你,母校!我们爱你,老师!”

“边妈妈,我们爱您!”

“岚姐,我们爱你,青春不老,我们不散……”

除此以外,他们还用宿舍楼的灯光构成心形和以身体摆出班主任的名字等方式,将感恩付诸行动。“有爱大声说出来”,让感恩成为毕业情感教育的载体,让感恩成为学生们首选的毕业情绪,让感恩成为毕业生宣泄情绪的出口。

同时,学校把《放心去飞》《朋友》《那些花儿》《启程》《祝你一路顺风》《再见》《且行且珍惜》等歌曲确定为毕业生必唱曲目,通过校园广播每天定时播放;毕业班将其作为课前歌重复歌唱。音乐的表达营造出了一种氛围,不舍的情绪在毕业生中间暗长。广播站还有针对性地推出了“毕业进行时”特别节目,设置了《点歌进行时》《祝福留下来》和《一起做节目》三个板块,让毕业生既可以由此表达感恩,又可以参与节目讨论“职教中心三年你的最大变化”、“职教生活中最难忘的人和事”以及“毕业后的打算”等话题,无声地滋养和培育了毕业生的正面情感,真正做到了让毕业生带着感恩依依不舍地离校。

二、树立正向目标,让榜样激发建设性行为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它是指正向的期待、信任和赞美具有一种能量,能够改变人的行为,让人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成对方的期待。在学生管理中,学校要善于利用罗森塔尔效应,想要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实施什么样的行为,就建立什么样的正向期待。

石家庄市职教中心开展毕业教育时,通过毕业恳谈会的方式与学生充分交流,倡导学生文明离校,确立了“做最好的自己,用优雅的背影和母校作别”这一正向目标,从纪律、卫生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了良好期许,指出“做最好的自己”无关学校、无关老师,只是为了个人的尊严和让自己留下人生美好的回忆。正向目标成为毕业生行为的导航灯,学生们自发地提出了毕业前的“五个一”公约,即“不少出一次早操、不少做一次卫生、不扔一张废纸、不作一次弊、不出现一次重大违纪”,让“做最好的自己”成为了一种风尚。

学校则戴着“望远镜+放大镜”,寻找毕业生的正向行为,以文字、照片、视频等方式予以记录,利用学校贴吧、学校微信公众号、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和广播站等方式发布、播出,笔者也通过校会予以大张旗鼓的表扬,以此固化毕业季学生的正向行为。在关注期许的目光下,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学生们喊出了“留一个美丽如初的它给你”的口号,承诺要把干净整齐的教室和宿舍留给下一届的学弟学妹,有的班级还自发地买来涂料对教室和宿舍进行粉刷,有的班级会买来钟表悬挂在教室作为送给学弟学妹的礼物,有的班级把3年来获得的几十张奖状整齐地摆在教室,有的班级则在黑板上写上一段话对学弟学妹进行殷殷嘱托……而这些都将成为下一届毕业教育鲜活生动的资料。学生离校后,笔者会亲自到每一间毕业班的教室和宿舍采集影像,并以“某某級毕业生留给母校的背影”为题,发布在学校贴吧,让其成为学习的榜样届届传递。就这样,在榜样的示范引领下,学生们在比较之中学习,在鲜活资料的纠正下规范,把捍卫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变成了自觉行动,逐步形成了“把美好留给母校,让记忆成为自豪”的毕业文化。

石家庄市职教中心把正向激励作为毕业教育的支点,文明离校工作从无到有,从点到面,毕业生由顺从到认同,变被动为主动,开创了生动活泼的德育新局面。

猜你喜欢
离校支点母校
假如给你一个支点
澳大利亚:发布离校生工具包助青年就业
告别母校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致母校的一封信
母校情结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弹性离校”应成义务教育“标配”
小学“弹性离校”值得借鉴
难在寻找那个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