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成人自我状态”与人相处

2017-05-22 18:55涂俊礼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7年5期
关键词:成人状态德育

涂俊礼,德育高级讲师,从事德育教学与研究20年。2015年在本刊开设《跟着涂涂学带班》专栏,引起职教界同人广泛关注,后创建涂涂老师德育工作室,为中职德育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交流平台,著有《爱的智慧——班主任管理札记》一书,被誉为“来自一线,最接地气的德育专家”。

“老师,我想请假。”办公室里我和几个学生正在商量事情,“半颗心”突然敲门进来了。

“请假去干什么,能给我说说理由吗?”接过假条,我看到上面写的理由是“有事”。

“请假去死!”这句话把我吓住了,我看她一点也不像开玩笑的样子。

“怎么回事,怎么受那么大委屈?”这样的状态,我是不能把学生放出校门的。

“我不想说”,“半颗心”的眼泪掉了下来。

“来会议室吧,我们聊聊。”考虑到可能是因为办公室有其他同学在,她不好意思说,我提议到隔壁的会议室。

“老师,您就别问了,我不想说具体的事。”尽管她不愿意说,但从她和相关好友的“空间说说”里,我已经隐隐约约地感觉出来了,应该是与好朋友在某件小事上产生了误会。

“既然你不愿意说,我也就不多问了。不过,你这轻生的念头,我可不赞成。你的生命可不是属于你一个人的,你不在了,让你爸爸妈妈怎么活?同学们该多伤心啊!你还经常叫我老爸,没有了你这个女儿,我也会很伤心的。以后,这个‘死字可不能再随意出口了!”

看到她情绪有些平复,我安排一个同学陪她出去散散心。晚上7点45分,“半颗心”给我发来信息:“涂爸,我回到学校了,现在计算机教室听课呢。”

担任班主任以来,我发现经常有学生因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苦恼。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同学关系可以说是除了血缘关系之外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然而,许多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常常由于不知道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而感到孤独。

全国少工委的调查发现,现在的孩子常见的烦恼有28个之多,其中与人际交往、人际沟通有关的占了很大比重。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青少年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

交互作用分析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三种自我状态,即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当一个人处于某种自我状态时,他就会表现出相应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模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各自三种自我状态之间的交往。

当一个学生以儿童自我状态与同学交往时,他的情感、想法和行为就会表现得像个孩子。儿童自我状态分为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和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听话、服从、讨好、友爱、敌意、反叛和拒绝等,是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的典型表现;天真、冲动、自我中心、富有创造力、爱憎分明等是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的典型表现。儿童自我状态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被积极面影响的学生,具有创造力、好奇心、探索精神、活力、热情、好学等特点,而被消极面控制的学生,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感情用事、任性、自卑,会对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当一个学生表现出父母自我状态时,其感情、思想、行为等都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年幼时自己父母的样子。父母自我状态分为营养型和控制性两种。营养型父母自我状态表现为像妈妈一样地关心、爱护、照顾别人,有深刻的同情心和包容精神;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表现为试图要别人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喜欢教育、批评、教训和控制别人,有严格的价值观和道德感。这两种情况做过火了,都会适得其反。

当一个学生处于成人自我状态时,其思想、行为、情感都是针对此时此地的事情的反应,并能够利用现有的资源去思考、评估、选择并做出决定。成人自我状态可以出现在任何年龄层次的人身上,他与人的年龄并不成正比。

当前,青少年学生的重要成长任务之一就是把儿童自我状态或父母自我状态中的积极因素吸收到成人自我状态里,使自己处于积极的“三我整合状态”。处于整合后的成人自我状态的学生,能够客观地看待别人,对亲密关系有觉察和反应的能力,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停止自己负面的内部谈话,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是留在恐怖想象和假设中无法自拔。

整合后的成人自我状态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平衡的。健康的人是懂得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自由转换自我状态的人。

“老师,我是来认错的。”下午放学后,“Hg”敲门进来。“今天中午,我和‘Cn打架了。起因是我有午睡的习惯,‘Cn在说话,我让她不要说话,她说‘你凭什么管我,我们两个就吵了起来。”

在这个寝室中,很明显,“Hg”就是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而‘Cn就是儿童自我状态。

“老师,我们寝室还有小爸、小妈呢。”同学们口中的“小爸”“小妈”就是营养型父母自我状态。早上要喊她们起床,每次出去玩,回来都要给处于儿童自我状态的同学带东西。稍不留意,就会闹别扭。

同学之间相互交往时,三种自我状态可能会随时转换。学生按时就寝时,就是处于成人自我状态;感觉睡不着,想打电话和同学聊天时,就是儿童自我状态占了上风,这时父母自我状态就会以内部对话的方式提醒他;如果父母自我状态成功了,就会恢复成人自我状态,继续睡觉。反之,就会扰乱就寝秩序,影响他人休息。

心理学家杨眉教授认为,人际关系分为两大类,一是可以选择的,如朋友、恋人、配偶、孩子;另外一类是无法选择的,如父母家人、同学、同事、老师、上级等。而无论哪种关系,其本质上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大家一起做成一件或者几件事。

于是,我对同学们说:“对于自己可以选择的关系,在关系建立之前一定要慎之又慎。‘一见钟情钟的不是情,而是脸。草率的决定之下,能够建立良好关系的几率很小。关系建立之后,我们要相互包容,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要以成人自我状态处理,彼此珍惜,好好合作。经常以父母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待人接物,只会增加彼此的不愉快。

对于自己无法选择的关系,既然有缘相聚,就要求同存异,互相体谅,实现双赢。”

我向同学们推荐了“5种爱的语言”,即服务、礼物、时间、语言、触摸。

服务:在成人自我状态中增加营养型父母自我状态和儿童型自我状态,既要学习关心别人的感受,注意观察他人的需要,积极为同学服务,并在别人需要时及时伸出援手,也要请同学为自己服务,让同学们体现存在的价值感。

礼物:同学喜欢什么,他有什么想要拥有的礼物,哪些日子对他特别有意义,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满足他,以增加彼此感情。

时间:要留出专门与同学相处的时间,逛街、聊天、游玩等等,这段时间只以他为中心。当然,也可以请同学为自己花时间。

语言:在聊天和談话中,要实事求是地赞美与欣赏对方,必要时进行真诚地反思与检讨,尽量寻找话题,也可以交流学习上的问题。

触摸:在生活中,不由自主地靠在对方肩膀上,或者挽着对方的胳膊一起走等,都是增加双方好感的举动。

社会心理学有一个研究发现:人不仅喜欢为自己服务的人,也会喜欢自己为之服务的人。所以,同学之间,要以整合后的成人自我状态相处,双向运用“5种爱的语言”,共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收获珍贵的感情。(责编 李亚婷)

猜你喜欢
成人状态德育
养大成人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智珠二则
神奇的太阳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The Doll’s House——成人世界的缩微模型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