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聚恩
放眼天下,全球化不可逆转,对航空航天这样的高科技领域,驰骋的舞台早已扩展到全世界。
2016年,当今世界航空航天“大哥大”波音创建100周年。读《波音100年》,感触良多。每个成功企业的基本面都相同,但一定各具特色。波音的两个结合——军民结合、空天结合,就是它突出的特色。
许多人都坐过波音系列的客机,知道耳熟能详的B系列型号——B707、B727、B737、B747、B757、B767、B777、B787等。但实际上,波音是以军机起家的,而且至今在占据世界民机第一大供应商的同时,还是美国第二大军机和航天产品供应商,在军事航空领域同样有如雷灌耳的名机:B-17、B-29、B-47、B-52、X-51、X-37B等,而在空天领域也有阿波罗工程“技术与评估”合同商、LGM-30洲际弹道导弹、卫星制造与任务控制系统等耀眼的功勋。
波音军事航空的初创
20世纪初,波音的创始人比尔·波音还是一个“木业大亨”。他未能亲眼看到1903年莱特兄弟的惊世一飞,但他酷爱机械,钟情蓝天,对航空发展前景有独到的认识。1916年,他在西雅图创建了自己的飞机制造公司。公司的第一桶金来自海军的两单合同,并诞生了为波音发展行奠基礼的C型水上飞机。在完成合同中,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人王助发挥了重要作用。1919年,波音又接到陆军合同,改装298架英制哈维兰战斗机。波音的起家源于军事。
波音民用航空的初创
1919年,美国政府批准开展定期邮政航班服务业务,并在6年后颁布《美国航空邮件法案》。波音以第一款设计制造、但大胆使用钢材和焊接技术的BB-L6飞机和随后的量产飞机40A型,以及制造/运输兼营的垂直模式,跻身邮政航运业。与同时期的道格拉斯、诺思罗普等几家水平相当的公司,共同推动了邮航运输的兴盛,也带来第一波美国民机发展潮。在遭遇经济大萧条冲击时,航空制造业却逆势而上,迅速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出行方式。以至汽车大亨福特预言:飞机会像汽车一样走进家家户户,并称之为未来的“廉价空中小汽车”。一个悄然来临的航空时代,把波音的发展带到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机领域。波音军事航空的发展
在波音研制出自己的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客机247型时,道格拉斯的DC-3军民通用运输机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30~40年代,DC-3生产了15000架,而247型只卖出了可怜的74架。二战的爆发,给了波音一个难得的自救与发展机会。利用XB-15大型飞机和C型水机的技术储备,波音研发了著名的轰炸机B-17“空中堡垒”(后发展出B-29超级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314型“快帆号”水上飞机和首款带增压舱的307型平流层客机。在二战中,整个美国航空界精诚合作,竟然创造了一个年份内生产出各种军机96000架的惊人纪录。波音的B-17累计生产了12000架。军事航空把波音又一次带到发展的高地。
战后,在整体转向民机领域时,波音又一次遇到挫败,道格拉斯的DC-6赢得民机市场的绝大部分订单,此时波音不得不把员工从战时的70000人狂减到9000人。在新领导人比尔·艾伦的领导下,冷静判断,分析大势,在民机领域埋头准备的同时,把注意力再次聚焦到军机。“B-47”同温层喷气轰炸机问世于此时,且生产了1000架,这是第一种多台发动机后掠翼轰炸机。1955年服役的“B-52”同温层堡垒后掠翼、远程、重型轰炸机,更是经典之作,服役长达半个多世纪。
波音民用客机的崛起
尽管二战前后波音的民机都败给了道格拉斯,但波音在蛰伏中蓄势待发。当全世界都因英国哈维兰的106“彗星”商用客机舷窗四角应力引发金属疲劳,造成结构解体重大事故而大哗,而怀疑喷气化道路时,波音以无与伦比的勇气,承受着巨大的商业风险,做出了公司成立以来“最正确的一件事”——研发B707喷气客机(第一款后掠翼喷气客机),且一举取得成功,将1950年商用飞机市场占比不足1%的颓势彻底扭转,由此建立起喷气客机发展的优势地位。而后,一发而不可收,继B727的成功后,又开发出堪称传奇的B737(至2014年4月产量突破80000架)、巨型喷气客机“空中女王”B747(1968年首飞)和B757、B767、B777等一系列型号。进入21世纪后,又研发出B787“梦想飞机”,发展出B747-8、B737MAX和B777X等改进型,占据民机世界第一的地位。
波音的空天一体格局
冷战结束后,世界开始进入空天一体的新时代。波音敏锐察觉并正确地把握这一趋势,制定了均衡发展的多样化战略。在坚持军民航空结合的同时,向太空进军,进入火箭、导弹、空间飞行器、卫星和电子通信等新领域。波音在航天领域最具历史意义的贡献是,在阿波罗工程中,被NASA授予“技术集成与评估”合同;艾伦派出2000人参与工程,为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立下殊勋。波音开发的洲际弹道导弹“民兵”LGM-30是规模最大、耗时最长、复杂度最高的项目(35000家供应商),大获成功;1962年进入作战序列,并在4年间部署1000枚。20世紀70年代以来,卫星逐步成为波音的主营业务之一;在GPS项目开始后,空军自1979年发射的62颗卫星里波音制造的有40颗;旨在提高地球上的导航与定位精度的新卫星和任务控制系统也不断取得新的进步。此外,上世纪80年代获得的40亿美元的空射巡航导弹ALCM开发项目、2014年由NASA授予的CTS-100宇宙飞船研发项目等,都表明波音在航天领域已拥有大量优势技术,也为公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波音的市场多元化
波音在百年历程中屡受磨难,遇到过多次危机,由于逐步形成市场多元化战略,而获得相对平稳的发展。形成对比的是,原来足以同波音抗衡、甚至屡占上风的麦克唐纳与道格拉斯的业务发展未能做到均衡与兼顾,而陷入困境。即使在两家于1967年合并后,仍未逃脱业务相对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弱等弊端,终于在1996年被波音收购(当然这一收购,还有搅局之嫌,釜底抽薪,摧毁了当时麦道与中国的民机合作,使我国蒙受了巨大损失)。而在1997年收购罗克韦尔的“航空航天与防务”分部、2000年收购休斯的“空间与通信”分部后,波音的多样化更加均衡,综合实力有了新的提升。
如今的波音,正在全球化浪潮里,谋求更高水平的多元化发展。为确保在空天领域、军民航领域的绝对技术优势,波音以年销售额的7~8%投入研发,并不断壮大它的世界闻名的创新团队“鬼怪工作队”。波音研制的“鬼怪眼”高空长航时无人机、X-51“乘波者”验证机、X-37B“轨道测试飞行器”、B797超大型客机概念设计以及虽在1971年下马、但技术储备犹在的超声速运输机等项目,让人们对波音的未来不能小视,未来的多样化色彩会更丰富,水平也一定会更高。
在阅读《波音100年》之后,慨叹这个百年老店曲折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也在思索对我们应有的启示。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国情,中美国家禀赋有很大差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两大集团均为国有企业,肩负崇高的国家责任,有与生俱来的业务定位。但是,放眼天下,全球化不可逆转,对航空航天这样的高科技领域,驰骋的舞台早已扩展到全世界。正像波音董事会主席兼CEO吉姆.麦克纳尼所说:“过去,你在美国赢了,就意味着你赢得了世界。如今,你必须赢得世界,才能赢得美国。”
市场化在不断深入,军民融合在不断推进,所有制改革在不断出新,这是发展的大势。在这种大势之下,要想成为比肩世界先进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应该扑下身子,认真研究波音等西方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力争在相关多元、均衡发展、军民结合、空天一体的发展道路上,在合纵连横、共享分享、分割兼并、产业扩展等发展方式上,以及组织变革、科技创新、战略推进、团队建设等发展实践上,作更多探索与尝试,以取得更大的、无愧于时代的成就。
模式或难复制,道路可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