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霞俊
(成都市金牛区沙河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 成都 610000)
手足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剧烈的瘙痒,可伴有渗出,目前西医针对于湿疹的治疗主要以抗组胺药物、激素类药物为主,虽可一时缓解症状,但病情反复发作,无法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1]。
古代文献中无湿疮之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浸淫疮”。“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浸淫疮黄连粉主之。”《诸病源候论》中有关于“湿癣、干癣”记载,生于脐而发者为脐疮;《医宗金鉴》将发于耳处称为“旋耳疮、月蚀疮”;《外科正宗》将发于阴囊者称为“肾囊风、绣球风”;《疡科心得集》中将发于乳房的湿疹称为“乳头风”;《外科大成》将婴儿湿疹称为“奶癣”,手部湿疹称为“鹅掌风”;《外科启玄》中将发于小腿胫前的淤积性湿疹称为“湿毒疮”。
该病在中医属于“浸淫疮”、“鹅掌风”等范畴,本病虽形于外而实发于内,“本源于湿,再源于热及风,风湿热互结郁于肌肤,或化燥伤阴”[2]。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与脾胃失和,湿热内蕴有关,在治疗本病时以“治湿”为主,本研究中将分析应用中药健脾除湿汤加减对手足湿疹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自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20例手足湿疹患者,使用PEMS3.2软件产生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18~75岁,平均(43.2±4.5)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3.5±1.0)年。观察组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19~75岁,平均(43.2±4.5)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3.6±1.2)年,两组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使用氯雷他定片(生产厂家:三门峡赛诺维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174)口服,10mg/次,1次/d,晚上睡前服用;同时外用肤痔清软膏(生产厂家:贵州绿太阳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5745)直接涂抹于患处,2次/d,早晚各一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健脾除湿汤治疗,方药组成为:薏苡仁、扁豆、山药各30g,白术、茯苓、芡实、黄柏、枳壳各15g,萆薢、草寇、桂枝、花粉各10g。瘙痒甚者加白鲜皮15g、地肤子30g,皮损严重者加鸡血藤、当归各15g,伴有渗液者加羌活、苦参各10g,以上药物混合后加水煎煮2次,取汁300mL,于早中晚三次分服。
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变化,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
将瘙痒、皮疹形态(红斑、丘疹、鳞屑、浸润肥厚与苔藓化)按照的轻、中、重度分别记为0、1、2分,计算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痊愈:症状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积分减少≥70%且<95%;有效:症状积分减少≥30%且<70%;无效:症状积分减少<30%,以痊愈、显效与有效占比之和作为治疗有效率。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x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的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症状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比较(±s)
表1 两组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x2=4.615,#P=0.032。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0 5.89±1.55 1.55±0.30#对照组 60 6.02±1.50 2.25±0.55#t 0.467 8.655 P 0.641 0.000
观察组中痊愈8例,显效例28,有效例17,无效7例,治疗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中痊愈5例,显效13例,有效26例,无效16例,治疗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7,P<0.05)。
湿疹是由情绪、环境、饮食、感染、精神、内分泌等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疾病,主要发生于四肢,呈对称性分布,多形性损害,具有渗出性、反复性的特点,以手足部最为常见。中医认为湿疹的发生是由于饮食失节、伤及脾胃,导致脾胃运化无力,湿热淤阻,复感风、湿、热邪后,浸淫肌肤,《外科正宗 痈疽治法总论第二》谓:“脾胃者,脾为仓廪之官,胃为水谷之海……得土者昌,失土者亡……所以命赖以活,病赖以安,况外科尤关紧要……[2]”因此治疗湿疹的关键在于健脾和胃,除湿清热。
本次研究结果中可看出治疗后两组的症状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手足湿疹的治疗中应用健脾除湿汤可更好的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健脾除湿汤中薏苡仁、扁豆、白术、茯苓,燥湿利水、健脾益气,芡实补脾祛湿,枳壳行气宽中,山药补脾养胃,黄柏、萆薢燥湿泻火、解毒去浊,草寇、桂枝燥温祛寒、健脾透表,花粉清热解毒,并根据患者的症状辨证加减,诸药共用,共凑健脾和胃、止痒祛湿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3],健脾除湿汤具提高机体T、B淋巴细胞的功能,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发挥抗炎利尿的作用。因此对手足湿疹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健脾除湿汤加减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有显著的作用。
综上所述,以健脾除湿汤加减治疗手足湿疹不仅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还可提高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许经纶,解 凡,兰燕琴,等.健脾除湿汤加减治疗手足湿疹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15(3):181-182.
[2] 陈明岭,艾 华.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家丛书:艾儒棣[M].中国医科技出版社出版,2014,10.
[3] 王晓莉,刘 汶.健脾和胃汤加减联合多潘立酮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世界临床药物,2017,38(6):417-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