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联”成立 征信业迎来洗牌期?

2017-05-21 01:10王砾尧
中国信用 2017年8期
关键词:机构信息

◎文/ 本刊记者 王砾尧

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考拉征信、鹏元征信等首批个人征信试点机构以及百度、网易、360、小米、滴滴、开鑫金服、宜信等行业相关机构联合发起成立一家个人征信机构“信联”,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进行牵头建设。据悉,该联合机构将效仿第三方支付“共建、共有、共享”原则的“网联”模式,以期在传统金融之外,实现对互联网金融和小微金融个人征信的全面覆盖。

记者了解到,目前多家参与方已经签署投资意向书,机构筹建已进入实质阶段,机构名称、公司章程等内容已基本明确,但具体并未透露。有业内人士分析,该机构的成立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征信行业规范发展,同时加强个人隐私信息保护。但也有不同声音认为,“信联”成立并非政府部门发起,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挑战,其究竟能否落地,尚待时日观察。

破局

早在2015年,央行就印发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等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然而两年多后个人征信牌照仍未落地。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近日连续发声,明确表示由于让人意想不到的现实情况,8家民营征信机构都没有达到央行的准入和监管要求。

据了解,8家民营征信机构主要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各家为了追求依托互联网的所谓业务闭环,市场信息链被分割,信息覆盖范围受限,产品有效性不足,不利于信息共享;二是8家机构各自依托某一企业或企业集团,业务上和公司治理结构上不具备第三方征信的独立性,存在利益冲突;三是8家机构对征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规则了解不够,而且也没严格遵守,在没有以信用登记为基础且数据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根据各自掌握的有限信息进行不同形式的信用评分并对外进行使用,存在明显的信息误采误用问题。

因此,独立获得个人征信牌照难关重重。

“征信,就是征集信息,集中度越高越全面,征信系统的功能就越强大。”万存知指出,征信平台要少而精、少而强。征信需要将信用信息集中起来,信息效果集中才有价值,集中度越高越全面,征信系统的功能就越强大。万存知也曾表态,“由第三方机构牵头,很多有共同意向的机构联合起来,共同申办个人征信公司是可行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一个由多家征信机构和关联公司参股的“信联”,可能更符合监管要求和市场期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独立性的问题的同时,也能打破传统银行征信信息和民间征信不通畅的局面。

例如在互联网金融方面,“信联”的成立就将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央行征信中心已经较为全面地掌握了个人在持牌金融机构中的债务信息。截至2017年5月底,累计3000家机构接入央行征信中心运营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通常被称为“征信系统”),该系统收录了9.26亿自然人的相关信息。

据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分析,非银行渠道借贷的信用信息尚未纳入央行征信系统,但这几年互金或者网贷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征信系统显得很迫切。很多借款人存在多头负债的情况,“信联”的成立就是要解决多头负债,打破传统银行征信信息和民间信息不对称的局面。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市场其实对于多元化的征信机构有着强烈的需求,与央行个人征信系统相比,“信联”在数据源和数据结构上会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在人群覆盖上可以更多元化,能够很好地填补市场空白。

此前有文章分析指出,前几年P2P盛行的时候,很多P2P公司没有能力甚至没有意识要做征信,但是,为了防范风险,各平台就会选择与现有第三方征信公司合作,常见的有同盾科技、鹏元征信和前海征信等。购买这些数据服务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买的家数越多成本越高,而且各家数据之间难免会有重复,这就花了冤枉钱。“信联”一事一旦做成,P2P平台接入“信联”一家就够用了,覆盖面大,不用重复购买,好处显而易见。

据零壹财经孙爽分析,由于非持牌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中掌握个人债务信息的主要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和小微金融机构,“信联”的使命正是实现个人征信对互联网金融和小微金融的全面覆盖。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李子川表示,如果“信联”由中国互金协会牵头,多家互联网巨头参与,那么之前较为局限的信息共享模式会再上升一个层次,从汇集共享到应用输出形成一个桥梁。

挑战

据业内人士透露,“信联”其实筹备了大半年,各家巨头都在成立协议上签了字。“信联迈出了联合持牌的第一步”,云蜂科技杨立恒认为,“大家把数据拿出来共享,合法合规利用这些公开的数据,能够打破信息孤岛,这是一个好事。”甚至有人认为,“信联”会是第一个拿到征信牌照的组织。

但是,“信联”会如愿成为征信行业的“救命稻草”吗?多位业内专家表示,“信联”要想真正落地并发挥作用仍面临着防止信息泄露、利益公平分配、数据真实准确共享等多重挑战。

实际上,早在2013年,央行牵头上海资信设立全国首个网络金融征信系统,当时被认为是“监管层为P2P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所做的准备”,但效果并不理想。

“申请试点的多数机构彼时并不真正了解征信,有的希望拿牌照提高估值,有的为了囤积稀缺资产,为此后发展方向埋下隐患。”据业内人士分析,其发展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P2P对共享自身数据并不积极。“一方面,他们视自身的借贷数据是核心资产,压根不想共享;另一方面,也没有明确,在数据共享之后,各企业能得到什么好处?”据接近央行的知情人士透露,这次“信联”中的一家巨头CEO,就曾在内部明确表示:“绝不把数据拱手相让。”“他们的逻辑也可以理解,公司投入了几千万上亿的资金,建立的征信业务和核心资产如果直接共享,难免会心中不顺”,该人士称。

“需要征信数据的就是信贷机构,大家都是竞争对手,你想采集别人的数据,人家不可能给你,在自由市场环境下征信机构不是独立第三方并非前置禁忌,而是在业务模式上就根本做不通。”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专家、央行征信中心原资深顾问李铭表示。

可以看出,“信联”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数据共享。各个平台的数据都是经历了多年重金投入才积累起来的,各方又多少存在竞争,如何才能让他们放心的向对手开放数据?而且越是拥有数据多的机构,共享积极性可能越低。“如果我贡献出1000万数据,但其他家数据一共才共享500万,显然参与进来是吃亏的。”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到。

第二个挑战,如何保证共享数据的真实性?民间也有一些数据共享的尝试,比如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黑名单”共享,能防范恶意欺诈,多头借贷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平台会动歪脑经,在“黑名”单中,掺杂“白名单”,防止别家“抢客户”,最终导致整个数据被污染,“黑名单”效果大打折扣。

第三个挑战,能否保护个人隐私?如果“信联”成功落地,海量征信数据将被共享,那么也存在一个隐患就是有参与者乘虚而入,获取用户的隐私信息,因此加入“信联”必然存在着门槛的问题。数据库里的优质用户很可能存在着被多头放贷的情况,用户被骚扰的可能性也大大的增加。

第四个挑战,能否对参与筹建公司和非参与公司一视同仁?算话征信CEO蒋庆军认为,“信联”的参与方是坐拥数据的民营机构,通过何种方式让他们共享数据,显然需要照顾到各方利益。”需要认识到,个人征信机构是公告基础设施,征信数据也是公共数据,BAT等公司参与了机构的筹建并输入数据,但是“信联”并不是专属于这些公司的服务机构,而是服务于社会全体。那么“信联”能否一视同仁的对待所有的公司,平衡好公平问题,都是“信联”需要面对的难题。

业界专家对记者表示,一方面,“信联”成立并非官方发起,监管层对于“信联”是否认可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另一方面,“信联”需要设立很好的商业利益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保证数据完整性的同时,也能实现利益共享、互利互惠,这样才能建立起真正有公信力的平台,才能发挥真正作用。

所以,“信联”之前,各方必会经历一个分歧与磨合的阶段。

洗牌

“对于民间独立征信机构而言,‘信联’代表一种模式,但也带来了冲击”,某资深征信业人士表示,市场化的征信机构如何做,还需要边走边看。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提供的最新材料显示,目前全国注册登记的企业中,企业名称或业务范围中含“征信”字样的公司,有50多万家。而万存知表示,这50多万家公司中,有大约20万家想从事个人征信。2016年有大量大数据征信公司获得融资,也在某种意义上象征着征信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不过这或许只是市场的错觉。对此,今年年初万存知就明确表示,互联网大数据企业钟情于将自己的业务形成闭环,是因为人们的想象力预先就沉浸在所谓的“征信蓝海”即将来临的巨大预期收益中,认为征信是一个可获利巨丰的行业,进而把征信作为资本市场的一个概念或噱头加以想象和利用,这是对征信的极大误解和误用。

在这种背景下,征信和大数据行业,或许逐渐步入了洗牌期。

“尽管当前征信市场监管日趋严格,但市场上对大数据征信确实存在刚需,监管部门需要在满足市场需求和保护消费者隐私及信息安全方面做好平衡,不能因噎废食,在相关方面的管理也可以参考国外经验。”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万存知曾指出,“受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的核算基础、管理体制、技术能力、队伍素质等众多因素的制约,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业务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难以对持牌金融机构以外的债务人负债信息做到全覆盖。这就客观上要求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之外,再培育一些社会征信机构,主要在持牌金融机构之外,采集债务人的信用信息提供征信服务,实现与人民银行征信中心错位发展、功能互补。只有形成这样一个完整的征信体系,才能满足社会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征信需求。”

“有竞争的市场才是健康的市场,希望'信联'的成立不会影响到征信市场的活力。”一位资深行业人士表示。“信联”是否能发挥监管层所期待的功能,除了需要克服诸多阻力之外,还要符合监管层越发严格的要求。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此前征信行业的数据黑市交易、个人隐私泄漏、应用边界模糊等问题也迎来了规范治理的契机,到底走向如何,还需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机构信息
订阅信息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机构鉴股
展会信息
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