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思维

2017-05-20 23:19丁勇
湖南教育·C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直觉塑料袋科学

丁勇

科学是一门让学生在一个个科学探究中培养科学素养的学科。操作活动仅仅是科学探究的外在形式,其中内隐的科学思维才是它的灵魂。杜威曾经指出,探究是对任何一种信念或假设的知识进行的积极、持续、审慎的思考。对学生而言,经历真正的探究过程就意味着经历思维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要善于抓住课堂的每一个活动环节,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他们的乐学而教。

一、发展逻辑思维和想象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巧设问题,促使学生进行联想、推测,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例如,教学“认识空气”一课时,教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空气是无处不在的,但又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怎样证实它的存在呢?”学生感到此问题确实有趣,但一时又找不到答案。教师趁此机会进行点拨:你把迎风张开的塑料袋口迅速合拢,塑料袋内有东西吗?为什么塑料袋会鼓着?学生在此启发下思维被激发,从不同的角度去想象、思考,有了精彩的回答:看水中的气泡、听气球漏气的声音、用塑料袋装空气后用手挤压……

二、培养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直觉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判断、猜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直觉思维是完全可以有意识地加以训练和培养的。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主动地去观察,养成观察的习惯。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确定观察的目的,教会观察方法,引导学生细致深入地观察。例如,学习“植物的花”一课时,学生通过对花的直接观察,掌握花的基本形态,了解花瓣是由萼片托住的,花瓣里面有花蕊,花蕊分雌蕊和雄蕊。按照这个观察程序,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在观察中掌握花的组成。除了在课堂上,课外也要注意让学生养成勤观察的习惯,比如可以经常布置一些观察作业,让学生在大量常见的现象中捕捉信息,培养直觉思维。

三、训练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当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止一个答案的时候,或当目前没有现成的途径和方法来解决问题,或没有过去经验可以参考时,就需要采用发散性思维,从不同方面寻找问题的答案。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探究的气氛是非常重要的。教“空气”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空气是占據空间的”这一知识点,一开始可以提问:老师手中有一只杯子,现在我把它倒放到水里浸没,你们说杯子里面是干的还是湿的?学生作出各种猜想和假设。这时教师不直接肯定或否定他们的猜想,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学生的探究积极性高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设疑点,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的空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会得到很好的训练。

(作者单位:临澧县停弦中学)

猜你喜欢
直觉塑料袋科学
巧用“直觉”解数学题
点击科学
你的直觉靠谱么?
科学大爆炸
欧几里得和塑料袋
有些塑料袋不能装食品
科学拔牙
昆虫料理,你敢吃吗?
对塑料袋说“不”
塑料袋:正确还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