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向云
数学源于生活,又寓于生活,而最终目的是为生活服务。教学中如能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孩子们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还能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然而教材中提供的一些学习素材及习题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比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这一内容有如下例题(如图所示)。
同时,在教材的配套练习“做一做”中有这样一道习题(如图所示)。
以上内容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问题,编者选取这样的题材是非常好的,学生很感兴趣。但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可以做适当的改进,使之更有利于教学。
1.教材中呈现收集数据的方法及过程有碍学生的思维发展。
教材中采用对话的形式呈现收集数据的方法及过程,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资源,这样将思考方法及过程呈现给学生,学生的思维会因此被教材束缚。为此,笔者建议教材只呈现问题情境,给学生留出自主思考的空间。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并结合自己的思考,通过参与收集整理数据的全过程,掌握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2.例1表格中呈现的统计数据没有真实感。
教材以这样的方式呈现素材是否意味着老师就不需要做现场调查了呢?因为只要是现场调查,不可能与表格中的数据相吻合。那下面的问题又将如何回答呢?面对这一系列的疑问,笔者认为表格中没必要呈现数据。这既不符合各个学校各个班级的实际情况,也不能反映孩子的真实意愿,更不能代表这一问题的真实调查结果。原本一个很贴近孩子们生活的数学问题也变得离他们甚远。每个学校都要订做校服,校服的颜色也一直是师生们关注的问题。如果能利用这个学习内容来做一次校服颜色的真实调查,那将是一举几得的事情。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掌握收集数据的方法,在一种真實的情境中完成学习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校选择校服颜色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将“以人为本”这一教育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每一项工作之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孩子们划去了表格中的原始数据,填上了我们班同学现场调查的结果。并对问题做了修改:
(1)我们班共有()人。
(2)最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我们班订做校服,选择()色合适。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3.“做一做”表格中列举出的春游地点不切实际。
教材只是教学的蓝本,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学生选择春游的地点是不同的,教材没必要在表格中列举春游的地点,应该设计空白表格。教师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设计调查的项目,通过现场调查完成表格,体现数据的真实性。教学时,在调查之前,我问孩子们,学校今年春游的地点如果由他们自己确定,该怎么确定?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现场调查。
我参照本市的景点对表格做了如下修改:
通过调查,我们班学生选择去“酷贝拉”的人数最多。但孩子们知道,一个班的数据不能代表全年级,还必须看看其他各班的调查结果。于是我们年级的数学教师又将各班调查的结果交给学生再统计,最后发现喜欢去“酷贝拉”的人最多。最终学校选择去“酷贝拉”春游。这一学习活动让孩子们在学到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感受到了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作决策。
通过这样对教材的处理,孩子们真正经历了收集数据,记录数据的全过程,真切地体会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