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达人张爱玲

2017-05-20 09:27荆墨
文史博览·文史 2017年5期
关键词:豆腐渣苋菜大饼

荆墨

民国才女张爱玲从小就对美食有种天然的敏感。私塾先生教她读“太王事獯于”这样难念的句子,她死活记不住,不过她的脑子转得快,自己私下改为“太王嗜熏鱼”,这样就记得一清二楚。

张爱玲在《谈吃与画饼充饥》一文中,提到童年在天津吃到的各种美味。其中一道是鸭舌小萝卜汤,对于这道童年美味,张爱玲的描述很有趣:“咬住鸭舌头根上的一只小扁骨头,往外一抽抽出来,像拔鞋拔……汤里的鸭舌头淡白色,非常清腴嫩滑。”短短的文字,色香味俱全,细致入微,只有真正的吃家才能体会得到其中的味道。

张爱玲笔下的食物,通常都很平常。胡蘿卜、腌菜、烧鸭、紫菜、蛋花汤……最可爱的当属臭豆腐。她曾描述自己追着买豆干的滑稽情形:“听见门口卖臭豆腐干的过来了,便抓起一只碗来,噔噔奔下六层楼梯,跟踪前往,在远远的一条街上访到了臭豆腐干担子的下落,买到了之后,再乘电梯上来,似乎总有点可笑。”

张爱玲是极爱豆制品的,就连豆腐渣也有妙用:“豆腐渣浇上吃剩的红烧肉汤汁一炒,就是一碗好菜,可见它吸收肉味之敏感;累累结成细小的一球球,也比豆泥像碎肉。少掺上一点牛肉,至少是‘花素汉堡。”

在上海与母亲同住时,张爱玲常去对街的舅舅家吃饭,而每每母亲都会带一份清炒的新鲜苋菜。这道菜是色彩丰富,性感怡人:“苋菜上市的季节,我总是捧一碗乌油油紫红夹墨绿丝的苋菜,里面一颗颗肥白的蒜瓣染成浅粉红。在天光下过街,像捧着一盆常见的不知名的西洋盆栽,小粉红花,斑斑点点暗红苔绿相同的锯齿边大尖叶子,朱翠离披,不过这花不香,没有热乎乎的苋菜香。”

老上海飞达咖啡馆里的香肠卷,也曾在张爱玲的味蕾上开出花来。某一日,好友炎樱坐在张爱玲公寓的阳台上,拿着相机随意拍着,边拍边问:“如果离开上海,你最想念的是什么?”张爱玲脱口答道:“飞达咖啡馆的香肠卷。”说这话时,张爱玲一手叉腰,头微微扬起,淡然的神情中夹着几分傲然。炎樱按下了快门,这就是张爱玲的那张经典照片。

热恋时,张爱玲领着胡兰成到街上去吃大饼油条,她说:“大饼油条同吃,由于甜咸与质地厚韧脆薄的对照,与光吃烧饼味道大不相同,这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有人把油条塞在烧饼里吃,但是油条压扁了又稍差,因为它里面的空气也是不可少的成分之一。”

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曾回忆,张爱玲小时候特别爱吃一道合肥丸子,是家里的女仆做的。先要煮熟一锅不硬不烂的糯米饭,凉了后捏成一个个小团,把调好的肉馅塞入小团里,加鸡蛋汁,放入油锅中炸熟。丸子外皮金黄酥脆,丸心滋润鲜美,张爱玲百吃不厌,这小小的丸子是她一生钟爱的美食。这个合肥丸子想必是来自张爱玲的曾外祖父——李鸿章,他是合肥人,家仆会这道菜顺理成章。

对于吃,张爱玲甚有心得,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她还喜欢一种菜汤面疙瘩:“一锅淡绿的面糊,嘟嘟煮着,面上起一点肥胖的颤抖……”这段绝妙的描述再一次显露了张爱玲资深美食达人的本色。

猜你喜欢
豆腐渣苋菜大饼
“苋菜红”来自苋菜吗
苋菜食谱两款
“苋菜红”来自苋菜吗
偷吃了大饼的贼
香喷喷的绮园大饼
豆腐渣喂鱼的注意事项
再见了,老朋友
储藏豆腐渣有妙招
豆腐渣喂猪五不可
“数百年才塌的工程,还能说人家是‘豆腐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