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星兆
吴春晗是浙江省义乌市人,19岁时独自离家出走,辗转到达杭州考入之江大学预科,第二年之江大学停办,他只能前往上海,考取中国公学。进入中国公学,吴春晗很快写出《西汉的经济状况》,得到校长胡适之高度评价。
没有过去多长时间,胡适之离开中国公学,前往北京大学任教,吴春晗随着他去北京,通过燕京大学教授顾颉刚介绍,在燕京大学图书馆中日文编考部任馆员。吴春晗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出《胡应麟年谱》,成为他正式研究明史的开端。吴春晗写信向胡适之请教,在收到信件的第二天,胡适之就给他回复,在赞赏作品之余,还约他有空闲时去交谈。
到北京的第二年,吴春晗报考北京大学,文史、英语取得满分,数学竟然零分。按照北京大学的规定,在需要报考的文史、英语和数学三科里,如果哪科成绩零分,就不得录取。遭到北京大学拒绝,吴春晗只能报考清华大学,文史、英语都是满分,只是数学零分。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以吴春晗的文史成绩特别优异为理由,将他破格录取为历史系二年级的插班生,专攻明史。
在清华大学读书的三年里,吴春晗勤奋创作,发表40多篇文章,得到史界名流青睐。从清华大學毕业前夕,吴春晗成为众多用人单位争抢的毕业生。中央研究院院长傅斯年和清华大学联系,要吴春晗到中央研究院工作;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之多次与吴春晗交谈,要他去北京大学任教;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蒋廷黻十分器重吴春晗,坚持要他留校任教。
当时的清华大学,教员职称在助教之上、讲师之下。由于多个用人单位争抢吴春晗,蒋廷黻只好开出优越条件,同意免去助教这个台阶,直接破格聘请他担任历史系教员,并让他给研究生上明史课。尽管吴春晗仰慕胡适之的学问和人品,不过考虑到自己是清华大学培养的,首先应该为清华大学效力,经过慎重考虑,最后他选择留在清华大学。
吴春晗报考清华大学时,罗家伦破格录取,毕业的时候,蒋廷黻破格留用。清华大学的两次破格,让吴春晗在学习、工作中如鱼得水,最终凭借突出贡献,成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教育家、文学家。人才是培养出来的,培养人才不能过分机械,而要随机应变,有时候故意打破常规,反而会造就杰出人物。
(编辑/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