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走向微观:“系统思考”支撑下的精细化管理

2017-05-20 16:50李兴远��
关键词:制度目标课堂

李兴远��

摘 要:彼得·圣吉在他的著作《第五项修炼》中提到了“系统思考”这个概念,“五项修炼”是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而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系统思考”本是用于企业管理的技术,我们尝试把它运用到年级管理层面,以求在年级管理上寻找最佳的途径,达到最优的效果。从年级系统来看,“目标、制度、教师、课堂、学生”等是构成系统的要素。“目标”是团队的共同愿景,是核心要素;“制度”是实现目标的保障;“教师”是实现目标的主导;“学生”是实现目标的主体;“课堂”是实现目标的主阵地。

关键词:系统思考;目标;制度;教师;课堂;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03-2

三月份全市高三模拟考试成绩揭晓,我校再创佳绩。在全市高三模拟考试成绩分析会上,我校就“精细化管理”作了交流发言。分析高三以来三次全市模拟考试,我校成绩呈现稳步递增的良好态势。

本届高三年级的精细化管理,基于一个理论支撑——这就是“系统思考”。彼得·圣吉在他的著作《第五项修炼》中提到了“系统思考”这个概念,“五项修炼”是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學习、系统思考,而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

“自我超越”是不断理清并不断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的观察现实。能够自我超越的人,总是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才能胜任自己岗位。

“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开放心灵,倾听吸纳别人的想法和观念,这是团队成功合作的保障。

“建立共同愿景”就是团队拥有共同的理想,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会为了这个共同的理想而努力,而这种共同的理想就是团队中的“凝聚力”。

“团队学习”是指团队中的所有成员,在各自思考的基础上,形成团队的共同思考,提升了团队素质,使团队的力量超过个人的力量之和。

“系统思考”就是从全局宏观的角度思考群体的价值取向,进而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达到个人价值与全局价值的平衡。

这五项修炼可以理解为:个人在目标(自我超越)的影响与激励下,与企业文化或学校文化(共同愿景)相结合,形成一个共同学习、提高的团队(团队学习),去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心智模式),进而完善自我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对事件整体的思考能力(系统思考),最终形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去实现个人和组织的最终目标。

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按一定秩序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它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维持一种稳定的状态。系统思考就是把所处理的事物看作一个系统,要看到其中的组成部分(元素或子系统),还要看到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以总体的角度把系统中的人、财、物、能量、信息加以处理和协调。

“系统思考”本是用于企业管理的技术,我们受到这个理论的影响,尝试把它运用到年级管理层面,以求在年级管理上寻找最佳的途径,达到最优的效果。

从年级系统来看,“目标、制度、教师、课堂、学生”等构成系统的要素。“目标”是团队的共同愿景,是核心要素;“制度”是实现目标的保障;“教师”是实现目标的主导;“学生”是实现目标的主体;“课堂”是实现目标的主阵地。

一、目标有梦

在年级系统中,“目标”是“系统思考”中的核心要素,它是团队中共同追求的愿景,起引领作用。因此,“目标”要有高度,有梦想。从高一年级开始,根据学校确立的“一抓三年”的思想,通过召开班主任座谈会、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制定了多项目标。如高考达成目标:高考要有想象力,要捍卫学校的尊严,要续创辉煌;班主任班级管理目标:让学生把班级当成家;教师课堂教学的目标: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学生的学习目标:成为最优秀的自己,等等。正是有了目标的引领,师生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推动了系统中其他要素的和谐、高效运转,使高三年级团队越来越优秀,考试成绩的不断进步也成为必然。

二、制度有理

“制度”是“系统思考”的保障要素,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就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落实。学校提出了“从宏观走向微观”“从精细走进精致”的管理理念。“制度”既要顶层设计,也要征求于民;即要科学,更要合理。只有接地气、便于检查落实的“制度”才是有生命力的。我们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团队学习”,不断优化“心智模式”,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使我们的制度能有效落实,从而促进目标的有效达成。

如“达线促达标”制度。根据我校的生源状况,梳理了制约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提出了 “以学生语数英总分达线,促进学生选修达标”的策略,优化“三科”与“选修”的课时,制定了作业时间分配、考试时间安排等管理制度。事实证明,成效是显著的。

如“计划先行”制度,本学期刚开始,高三年级就以“周次表”的形式,制定了高三年级工作“行事历”,把高考前的模拟考试、停课复习、考前热身训练、最后一讲、高三毕业典礼等时间确定下来;各备课组再按照这个“行事历”安排学科教学,精细到“每一节”课的授课内容;最后把各科的教学“行事历”张贴在教室里,便于学生提前知道各科的复习进度,同时监督学科教学。为学生的有效备考提供了知识和心理上的双重准备。

如“年级值班巡视”制度,管委会主任带领值班老师从楼层到班级,把“好的现象”用手机拍照发到“学校中层班主任群”“高三年级教师群”“高三年级家长群”等,进一步传播正能量;把“不良现象”用手机拍照发到“高三班主任群”,以便班主任及时处理跟进,同时对学生也起到了威慑作用。

如“课堂巡课”制度。我们采用“坐标定位法”来反映学生的课堂表现,细化到某节课、某年级、某班级、某学生,通过校内短信平台向全校教师公布,便于年级、班主任及时处理解决问题。

三、教师有爱

“教师”是“系统思考”中的主导要素。教师的身上往往都隐藏着一个教育杀手,那就是——每当我们看到学生有不良行为出现,就本能地从“恶”的角度去评判学生,同时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置于道德的裁判者的高度,带着刻板与严肃、冷漠与偏见去教育学生。事实上,当我们从“恶”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时,我们就不自觉地站到学生的对立面,于是,学生成为我们工作的对立面;而当我们时时事事从“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并试图帮助学生,学生就成了我们的亲人和朋友,学生就会成为教师的好帮手。

以善的名义、从善的角度去思考教育问题,去处理种种班务,我们就站在善的国界里引渡学生,学生就能走向善良;如果一开始认定“恶”,以恶的名义、从恶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行为,这个时候,其实我们——教育者本身就站在了恶的地界里,试图把学生从“恶”里驱赶出去,这样做,也只能事倍功半了。

“感人心者,莫过乎情”,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動之中。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用对待生命的态度办教育”。学校对教师提出了“有爱”的教育,把“有爱”教育落实在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如 “学生成长导师制”。 学校在每学年的开学初,通过校内网络平台,介绍每班任课教师的情况,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选择任课教师担任自己的成长“导师”;每位“导师”负责4~8名学生,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从“导心、导行、导学”方面开展工作,引导学生心理、行为、学业等方面协调发展。

如“学困生”“边缘生”帮扶制度。根据学校的生源结构和多元化发展目标,学校制定了对“学困生”“边缘生”的“定点”帮扶和“坐诊”帮扶制度。“定点”帮扶就是在班主任的统筹下,任课教师负责对班级学科“学困生”“边缘生”进行帮扶,在课堂提问、作用面批等方面给予更多关注帮扶;“坐诊”帮扶就是在年级的统筹下,利用自习课时间,在年级“学科专用教室”安排学科专家义务“坐诊”,为学生释疑解惑。这些帮扶制度,体现了学校、年级对“学困生”“边缘生”的关爱,无处不闪耀着教师“爱”的光辉,促进了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四、课堂有效

“课堂”是“系统思考”中师生交流互动的主阵地,使课堂有效乃至高效,是校长、教师的共同追求。我校用“对待生命的态度做教育”,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以生为本,努力打造“自然、自由、自主、自觉”的“生命课堂”,构建“生命课堂”教学模式(如图所示),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凸显学生的参与,释放学生的潜能,显现课堂的灵动,实现课堂的延伸,使学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学校在全力推进“生命课堂”,激发和释放学生潜能。教师提前三分钟进教室“候课”。 课堂上,教师激情投入,有的教师使用“实物投影仪”辅助教学;有的教师让学生到黑板展示,讨论交流。课堂上,学生“听”认真专注、“说”积极主动、“记”条理清晰。课后,教师定期对学生的“课堂笔记、满分卷”等进行检查、评比、展示。这些措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堂更加有效。

学校“极课大数据”扫描阅卷系统的使用,减少了教师的阅卷、数据统计分析时间,数据结果直接通过网络传到教室多媒体系统上,教师上课时直接使用,形象直观、数据翔实,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学生有序

“学生”是“系统思考”中的主体要素。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是紧张的,有时甚至是忙乱的。我们利用“系统思考”理论,在对学生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的基础上,制定了系列的学生管理规定,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有序、成果更加丰硕、身心更加健康。

如“学习”的管理。课前,学生自主预习感悟文本,完成学案,自学质疑;课中,学生交流展示,教师精讲点拨,自主探究文本,加深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构建知识结构,培养能力;完成反馈练习、拓展训练,为教师提供即时有效的反馈信息。课后,迁移运用,完成巩固案,内化文本的知识结构,提供反馈信息。

如“时间”的管理。对学生每天的时间安排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从住校生早上6点起床到6:20离开宿舍的时间、早读的时间与内容、午间数学小练、晚上学生就寝熄灯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值班教师参与管理。

如“激情”管理。高三年级每天早上7点“晨宣”,鼓舞士气;早读声音洪亮,充满激情;下午1:50“午歌”,振奋精神;跑操队伍整齐,口号声音洪亮;晚自习专注认真,成效显著。

如“心理”疏导。班主任要尽可能多地跟学生在一起,因为“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向,及时跟进心理预防,心理疏导,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这种关爱也是重要的生产力。

连云港高级中学在基于“系统思考支撑下的精细化管理”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深知,研究探索永远在路上,我们会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制度目标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某些单位的制度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