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燚
千年矿洞里的冤魂
●彭燚
一座被人遗忘的废弃矿洞里,埋藏着一百多个枉死的冤魂。这场发生在400多年前的矿难,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天崩地裂的灾难中,矿工们究竟有没有侥幸逃脱的希望?写下了《牡丹亭》的汤显祖又和这场矿难有着怎样的关系?
浙江遂昌的牛头山上,有一座古代废弃的矿洞,具体年代没有人说得清楚。除了矿山调查人员外,几乎很少有人来,所以这里基本保存着原始的状态。
陈少华是浙江遂昌金矿的一名工程师,也是一位历史爱好者。2005年春天,陈少华和浙江国土资源厅的调查人员第一次来到了这个古代的矿洞。
在这个老矿洞里,考察人员发现整个采空区从东到西100多米地段内,有一排断断续续不规则排列的巨大石块,根据采矿经验判断,这里很可能是一次巨大的塌方事故遗留的现场。这排石块中最大的一块石头长约8米,宽约5米,估计有上百吨重。根据裂痕和石块的位置判断,这块石头很可能是从矿洞的顶部突然掉下来的。
杨志法教授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也是一位古代洞窟研究专家,来这里做了实地考察后,他和陈少华的判断竟然不谋而合。
杨志法教授介绍:估计工人在当时100多米长的现场工作时,巨大的石块从天而降,产生了天崩地裂的巨大后果。
这个推测也让他们非常震惊,在如此大的塌方发生时,现场如果有正在采矿的矿工,一定会造成惨痛的伤亡。那么在这些大石块下,是不是依然有古人的冤魂在呐喊?如果有,它又是怎么发生的?
1978年,在牛头山西南麓,遂昌金矿采掘工人顺着一条海拔为500米高的平洞进行掘进。浙江西南山区是有名的金银产区,这里的矿多是金银伴生矿。
一天,一个意外突然发生了:一股巨大的水流从一个被凿破的洞口倾泻而下,滔滔洪水瞬间就淹没了整个坑道。水流又急又大,整个巷道被冲得干干净净,工人们凭借经验逆水而上,找到地势高的地方躲起来,所以当时没有人员伤亡。这股莫名的大水整整喷涌了一天一夜,估计有近10万立方米的积水从这里流出。
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矿工们根据经验判断,在500米高的平洞上方,一定有一个人们不知道的神秘坑洞,在这个大坑洞里,储存着大量的积水。
等水流完以后,人们从打通的洞口进到老洞里面,发现这个洞里面,还有大量的水车、水桶、油灯之类的东西,这些上面都有一个“官”字。这里的采矿工人可能是当时朝廷的命犯。
经过勘察,在半山腰海拔约670多米、被野草杂树掩藏的地方,人们找到了一批人工凿挖的洞口,这些洞口分布在方圆几公里内,足足有几十个。进入这些洞口前行不远,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间,这个大洞高出500米平洞大约170多米,正是工人们打通的那个巨大的古矿洞。最让人奇怪的是,这里还冲出了两具尸骨。
透水事故之后,老矿洞又渐渐被人遗忘,直到2005年陈少华和调查人员再次来到这里时,这个矿洞才又被人记起。
这个巨大的矿洞一直让陈少华放心不下,几年里,他去了不下几十次,除了那排触目惊心的大石头外,陈少华还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现场遗迹。
陈少华发现在一块巨大的石块下,还有一截被紧紧压着的木头,这截木头中间被掏空,好像一个古代的水槽。
它是用整根杉木掏空了以后做成的,它的用途是把岩石缝里渗透出来的水,从这个地方接引到另一处水渠里,再从水渠里集中到水坑里,然后用龙骨水车一级一级地排出洞口,这就是那个水槽的用途,这套排水系统因为矿难全部被砸毁。联想到从矿洞里冲出的两具人的尸骨,这些证据让人坚信,这里一定发生过一次不同寻常的事故。
要确认这个矿难的现场,就要确定矿洞开采的年代。在矿洞现场,陈少华发现了许多瓷器的残片。这些瓷器属于宋代和明代不同时期的物品,明代的瓷器最多。
在清理矿洞时,人们还在一个小洞里发现了四层淤积层,根据考古学的常识,说明这个矿洞曾经历过四次大规模地开采。在淤积层的最底层,发现了一段古代的木制工具残片,为了彻底搞清这个矿洞的开采年代,人们把这段木制工具残片送到中国地震局做碳14测定,测试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这件工具的年代大约是公元658年至892年,也就是说,这个矿洞从初唐时期已经开采,并一直延续到盛唐以及晚唐整个过程。
根据史书记载,北宋元丰年间,遂昌金银矿已开始官办,矿区已达到相当大的生产规模,《宋史·地理志》里也明确记载:“遂昌有永丰银场”,年产银3至8万两,这个被掩藏的矿洞很可能就是1000年前北宋时期著名的永丰银厂的一部分。如果从初唐算起,到明代结束,那么这个矿洞的开采年限就足足有1000多年。
这个古矿洞暴露之后,测量人员到里面进行了详细测量,古矿洞深170多米,长150多米,最宽的地方有13米,整个容积有10万立方米,非常壮观。
在矿洞内,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密布着大大小小的圆坑。因为洞内的石英岩非常硬,而当时没有炸药,用一般的工具不足以把它弄下来。当时的人们就想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用木材堆在这里烧,然后再用水去泼它。经过冷水的骤然降温,被烧热的石头表面就会形成裂缝,导致石块脱落,这种方法被称作“烧爆法”。正是大规模使用了这种方法,减轻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据这些密密麻麻的烧爆坑的情况,基本可以断定,这个古矿洞就是古人采用烧爆法一点一点挖掘的。
矿洞内尚保留部分堆积废石的平台和不规则的矿柱,这些矿柱可以防止矿洞顶部矿石的坍塌,保证了这个巨大空间的安全,也说明古人有了明确的安全意识。既然古人已经有了明确的安全意识,那么这次大塌方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在《遂昌县志》和《浙江通志》《明史》里都有一条相同的记载,明万历年间遂昌“石崩,毙百余人”。这样算来,这次矿难距今已有400多年。
万历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战争频繁爆发,军费开支较大,国库空虚,皇帝只好下旨开矿,增加收入。另外,紫禁城的坤宁宫、乾清宫等宫殿相继遭火灾,重建宫殿,需要巨大的费用,这又成为万历皇帝搜刮财富的另一个理由。
在《明史》等有关资料里,还有一个名词——矿监,引人关注。据记载,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朝政实际上由太监把持。在明代万历二十五年以来的三年间,朝廷为了搜刮金银,向全国陆续派出最信任的内廷宦官,展开了全国范围内的财富大掠夺,这些太监就被称作“矿监”或者“税使”。
几年间,陈少华几乎跑遍了古矿洞附近的山区,偶然一个机会,他从附近农民那里,听说在离矿洞不远,有一处太监府遗址,这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座太监府位于山顶的一片平地上,离古矿洞只有不远的距离,经过岁月的冲刷,如今已经只剩下了断壁残垣。在太监府遗址附近,现在还完整地保留有一池方正的水塘,从水塘的形状来看,应该是人工开凿的,这显然是太监府的配套工程。
在书上,陈少华查到了具体的历史记载,派往浙江的矿使太监叫曹金,万历二十四年12月,曹金从京城出发,代表万历皇帝来浙江督办遂昌的矿冶生产。这座建立在矿区的太监府,可能是曹金和手下的府邸。
曹金到了遂昌后就敲诈盘剥,压迫地方官组织老百姓开采。那么,这次矿难和太监的催逼是否有关系呢?
陈少华在《遂昌县志》上发现了这样的巧合,就是曹金逼迫地方开银矿时,遂昌的县令正是著名文人汤显祖。根据历史记载,汤显祖是自动辞去遂昌县令的,那么他为什么要辞去遂昌县令一职呢?
汤显祖除了在遂昌写了著名的《牡丹亭》外,还写了大量的诗文,从这些诗文里,有很多是针对矿监和开矿的事,他在《寄吴汝则郡丞》中说:“搜山使者如何,地无一以宁,将恐裂”,汤显祖把“矿监”称作“搜山使者”,说“搜山使者”每到一个地方,就将天无宁日。他还写了《感事》一诗,来表达了他此时的愤怒之情:“中涓凿空山河尽,圣主求金日夜劳。赖是年来稀骏骨,黄金应与筑台高。”他把批评矛头直接指向了派太监搜刮金银的万历皇帝。汤显祖对开矿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深感担忧,正是开矿一事直接导致了汤显祖的辞职。
在《遂昌县志》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到万历年间,老矿洞因早已废弃,已经“凿深水积,内可方舟”,也就是说,这里已经积满大水,水深已经可以行船。
在曹金的逼迫下,汤显祖不得不组织重新开发老矿洞。当时全遂昌县仅13000余人口,其中青壮年不足5000人,而仅排除矿洞积水就动用了几百人,水车全靠青壮劳力人力操作,工作强度极大。矿洞里积水很深,积水抽了三年都没有抽干。曹金又虚报开矿数目,征矿税,汤显祖组织民工开矿,矿没开出来,矿税还要交,汤显祖为了这个事感到很愤慨。汤显祖反对这样劳民伤财,他联络了一大帮士大夫纷纷上书,造成了很大的舆论声势,因此得罪了当政的皇帝。这个皇帝虽然不管朝政,但对金银的搜刮是很要紧的,汤显祖最后没办法,只好辞官。
汤显祖的愤而辞官,没有阻止太监的催逼。在太监的逼迫下,采矿活动一刻也没停止,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了矿难的发生。
因为在早期形成的采空区和矿洞的顶板之间有一条小的矿脉,小的矿脉和顶板之间存在一条裂缝,这组小的矿脉在早期唐代、宋代开采过程中,古人为了保护矿区安全不敢开采。矿柱和稳定的顶板是安全的重要保证,如果敲打它们,随时会引起矿洞的崩塌。但在太监的威逼下,矿工们已经顾不了自身的安全。
皇帝逼得太紧,但是当时的人们又不能往下开采,因为下面全是积水。所以人们只好再接着采,最后把矿柱采掉了。矿柱里面有黄金,然后把比较稳定的顶板也采掉了。由于失去了平衡,巨大石块突然撕裂了穹顶,造成了一次特别大的矿难。
因为大塌方造成了重大伤亡,一些士大夫纷纷起来反对开矿,愤怒的矿工开始闹事,万历皇帝才不得不同意这座矿洞“报罢”,这样一度热闹的矿洞终至废弃,从此渐渐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这时离汤显祖辞官仅仅一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