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在这次“大过中国节端午遂昌行”的活动中,我见到了中国青年作家学会副主席、国家二级作家俞宸亭,她笑着说她可能是当代写遂昌最多的作家,不保守估计,已经公开发表了50万字。当时的我内心在想,我是不是算得上写遂昌写得比较多的女记者了。从遂昌打造农村电子商务的“井冈山”写到遂昌如何让汤显祖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再到遂昌打响复兴传统年节的“第一枪”。即便不是遂昌人,我也已经对这座浙西南的山区小县写出了感情,仿佛也见证着它的成长。
这次的遂昌端午最初吸引我的是情怀,我们的传统节日太缺乏仪式感了,以至于根本不会满怀期待,更加不会心存敬意。我还记得台湾作家姚任祥,耗费7年时间,写下的27万字的《传家》,里面“岁时节庆”部分详尽地描述了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就是因为作为三个孩子母亲的她最担心的就是接受西方教育的孩子会遗忘中华文化和年节的“仪式感”。在最初策划这个活动的时候,无论是作为遂昌乡贤的赖惠能副社长还是自然造物的张书雁,他们都用那句“不要忘记根”触动了我的内心。
从策划到落地到最后开新闻发布会,停滞了近半个世纪的“龙排祭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龙粽”、“梦回明朝”的穿越摄影、星空下的帳篷酒店、茶园里“最美的一餐”,一个一个亮点不断涌现,最后形成合力把遂昌打造成了端午三天的“网红”,这才是更加吸引我的地方,是这些真正落地、带给我们全新遂昌记忆的点。
5月29号晚上,我从星空下帐篷依依不舍地离开,从帐篷走向停车场有蛮长一段路,我们几乎没有打开手电筒,因为头顶的星空实在太美,这种和自然真正交融的感觉让我觉得特别不真实,甚至想流泪。“别谈什么诗和远方,你是否还会为家乡热泪盈眶”,这是星空下帐篷酒店创始人孙博在公众号中写下的文字。因为这个端午,远在外乡的遂昌人纷纷转发有关遂昌端午的报道,他们的家乡让他们热泪盈眶。当然,热泪盈眶的还包括我这个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