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花寻蜜谋脱贫

2017-05-19 20:49谭路
中国扶贫 2017年10期
关键词:黔江区蜂箱养蜂

谭路

什么是奇迹?在一个普通重庆老汉的字典里,奇迹就是怀揣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不懈努力,最终改变了全家生活境遇,甚至还能带动其他村民脱贫。这个老汉,就是重庆市黔江区担子坪中蜂养殖股份合作社社长王贞六。

绝处逢生

命运之神似乎从来没有偏爱过王贞六,今年67岁的他出生在重庆大山深处,世代务农,靠天吃饭。娶妻过日子后,确实有过一段平静却幸福的时光,谁知大儿子因患脑膜炎后遗症,生活无法自理,需要老两口照顾,片刻不能离身。因久劳成疾,妻子罗啓碧每到夏季便会关节作痛,无法下蹲,平时只能坐高凳。全家生活的重担就压在这个身材消瘦、文化水平不高、又无技术傍身的老汉身上。“过日子肯定难啊,但我是一家之主,我不管谁管?”听似云淡风轻的回答,背后的辛酸外人却难以想象。

为了生计,经同村人介绍,王贞六进入一家规模不大的私人爆破公司,多年来辗转于黔江附近的彭水、酉阳、秀山等县,从事危险系数高、劳动报酬少、安全保障差的爆破工作,一年下来,仅挣得5000元左右贴补家用。屋漏偏逢连夜雨,2013年,这家公司的炸药许可证被取消,员工被遣散,王贞六连这个临时的工作都没了,家里也失去了最主要的经济来源。生活越来越困难,全家在贫困线下挣扎求存,整个家庭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下。

2015年7月,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开展脱贫攻坚行动的大背景下,黔江区也开始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时任黑溪镇副镇长张孝华,以及村支书、村主任等人向村民宣传了国家的一系列扶贫政策,那是王贞六生平第一次听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作为贫困户代表,王贞六的家境引起了张孝华副镇长的注意,对他们一家问寒问暖,并数次登门查看情况。在一次聊天中,张孝华无意中得知王贞六饲养了两箱中华蜂,王贞六虽有养蜂的热情,却因技术和养殖规模的限制,没给家里增加多少收入。王孝华便积极推荐王贞六参加在重庆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养蜂培训班。该培训班为期五天,期间还为王贞六提供往返路费、免费食宿并每天补贴30元。

带着结业证书和满满的信心,王贞六回到家乡,准备大干一场。他先托亲友从江津带回8箱中华蜂,以十足的热情投入养蜂中,谁知现实再一次狠狠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蜂蜜产量远不如预期,还损失了2箱蜂。痛定思痛,王贞六总结了经验教训,自己学到的相关知识有限,且理论归理论,实践归实践,两者之间仍有不小落差。2015年9月,王贞六第二次参加培训班,不但认真学习吸收专家的讲课内容,课后还积极向同班同学取经。回家后,王贞六立刻着手开始扩大养殖规模。当时,恰逢政府发放到户产业补助金,王贞六拿着到手的2000元,在村干部面前表态:“我一不拿去抽烟,二不花在喝酒上,全部用来养蜂。”

从江津区买来的35箱中华蜂,新添置的蜂箱、隔王板、取蜜机等设备,无不彰显着王贞六的决心和信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首批中华蜂所产的花蜜每斤售价120元,每批可产700多斤,算下来这就是七八万元的收入啊!

将“甜蜜”传递

摘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可王贞六没有忘记自家脱贫靠的是国家的好政策、人民的好干部。“政府帮助了我,我再去帮扶其他贫困户,以点带面,实现大家共同脱贫致富。”他决定带动更多贫困户发展养殖。

2016年7月,王贞六牵头成立了黔江区担子坪中蜂养殖股份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首批加入合作社的5户农户中,有4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王贞六带着他们风餐露宿,起早贪黑,辗转于周边的彭水县朱砂镇、秀山县清溪镇等地赶花期、携蜂采蜜。“赶完乌桕赶油菜花,赶完油菜花赶五倍子。从来只有人赶花,哪里由得花等人,这一行的辛苦就在这里。”王贞六对此感慨万千。

以前自己单枪匹马外出趕花期,一切从简,还都好安排,如今带着合作社的蜂户结队去,一行人的蜂箱、炊具、行李等物品,虽不能说浩浩荡荡,但规模也不算小了。大家出门在外,住宿及安置蜂箱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王贞六对此感慨最深:“我们的蜂箱一般需要放置在较空旷的地方,很多当地村民看到我们这些外人,都不太友好,说我们的蜂箱占地方,蜜蜂嗡嗡嗡地乱飞,怕蛰到人。

辛苦总算没有白费。在王贞六的带动下,合作社由最初的5户发展到如今的35户,其中30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村的郭先涛一家四口原先住在老祖屋内,家中地少粮少,无固定经济收入。妻子常年多病,两个孩子都在上大学,属于典型的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王贞六找到他,表达了邀其入社、共同致富的想法。郭先涛看到这些年王贞六他们养蜂纷纷脱贫致富,而且也不耽误农活,于是决定跟着他们一起干。事实证明,郭先涛的决定是明智的,他所养的六七箱中蜂每年能为他带来五千多元收入,随着蜂群规模的扩大,这个数字继续能上涨。挣钱的同时,还可以照顾妻子,兼顾家里农活,如今的郭先涛浑身充满干劲,逢人便夸王贞六和合作社给他家送来了福音,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目前王贞六的蜂蜜销路主要靠买家口碑相传,虽有不错的销量,但冲着蜂蜜的过硬质量和极佳口碑,镇村两级干部对他及合作社的期许可远不止这些。干部们找到王贞六,计划利用电子商务帮助合作社进一步提高销量。“我也要开网店了,别看我年纪大,心态还是很年轻的。我愿意接受这些新鲜事物。”王贞六高兴地对记者说。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也许说的就是王贞六吧。

猜你喜欢
黔江区蜂箱养蜂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黔江区茧丝绸全产业链建设发展
黔江区蚕丝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悬崖上的蜂箱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黔江区多措并举打好乡村振兴开局之战——专访重庆市黔江区农委主任杨泽迁
养蜂女状元
止盗妙招
黔江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