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名师: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2017-05-19 11:25倪锦辉
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师爱名师教育

倪锦辉

社会发展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迫切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实现快速成长。名师可以说是每一个教师心目中的一座高峰,渴望得到名师的指点,追随并学习,是教师健康成长,走向成功的途径。如何才能实现教师的愿望呢?需要明确以下三点。

名师的概念

名师,是指热爱教育事业,坚持教书育人,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在教育教学领域中被公认的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学者或优秀教师。无论老一代名师,还是新生代名师,他们都具有教育良知,具备教育情怀,拥有自己的教育风格,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创新的教育之路。真正的名师不是打造出来的,而是磨练出来的;不是捧出来的,而是干出來的。先要成为一个“明师”,明白自己,才能明朗地发现名师。

向名师学习什么

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总结起来,不外乎两点:德才、道术。比如,渊博的知识、精妙的口才、崇高的人格魅力、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的探求精神、饱满的创新激情、民主平等的教学思想等等。关键是不仅要学习名师高超的教育艺术,精湛的教学水平,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要学习名师对教育的赤诚与热爱,对教育信仰与理想的执著与坚守,对教学研究的痴迷等。具体说来有三点:

大爱尽责的无私奉献精神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走进名师的课堂,可谓爱乐融融,教室的每个角落都洒遍了名师对学生长辈般的关爱和朋友般的挚爱,他们用爱凸现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里,呵护着、浇灌着、引导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正因为名师有大爱,他们才具有崇高的师爱、人格魅力、民主意识、平等思想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同时也影响着周围其他教师。

活到老学到老的钻研探索精神 周总理曾经讲“活到老,学到老”。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更要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名师大都淡泊名利、勤学钻研,注重自身的积累、修炼和发展。特级教师魏书生从1978年开始每天写一篇日记,他最喜欢逛书店,博览群书,从“盲目读”到“兴趣读”再到“计划读”,为他以后成为名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名师对待教育教学如同艺术家对待其心爱的艺术品一样,非常专注,极其用心。名师对待课堂教学有着创新的内驱力,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敢于纠正当前教育的弊端并且以先进前卫的教育理念引领教育的发展。透过名师的课堂,可以看出名师有深度和广度地钻研教材,创新和精细地进行教学设计,有效把握和调控教学实施过程……由此呈现出来的课堂教学,仿佛是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令人啧啧赞叹。

精湛高超的教育技艺和教学风格 名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反思和提高,才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风格,有了高超的教学技艺。名师的有效、有益的理念和方法值得教师学习。比如,南通教育家李吉林穷其一生进行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36年持之以恒地引领基层学校和教师潜心探索、静心研究,实验推广情境教育的理论及操作方法,不断丰富发展情境教育理论及操作体系。再如,南通特级教师李庾南,经过35年教改实践,撰写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一书,始终在探索和求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会学,自主自由地学习”“教师的使命是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享受生命”。

如何向名师学习

培养自己的教育理想,提升自己的师爱 一个人总要有点理想,总要有点精神。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就应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尤其是需要满满的师爱。名师大都有教育信仰,转化为爱。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确立自己的教育理想,比方说提高班里学习成绩、获得学术称号或职称晋级等,同时提升自己爱的能力,那就是师爱的能力。学习名师如何教育好学生,转化学困生,厚爱学困生等。

培养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升自己的师能 教学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只要通过内因,努力学习,不断钻研,阅读经典教育书籍和教育教学杂志,勇上教研课,参加教学比赛,磨课摩文,撰写反思笔记。另一方面积极学习业务,参加名师教学观摩活动、名师讲座及观看名师光盘,阅读名师的文章。尤其是课堂教学中名师所呈现先进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技艺、独特的教学设计以及融洽的课堂气氛,名师的个性化“绝招”值得学习,但不可复制。如果生搬硬套,只会适得其反。学习成功名师的“术”背后的“道”,才是正理。

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提升自己的师缘 首先管理好自己,定位合理,调适恰当,对自己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要作精细化管理,以求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有所长进。其次管理好学生,这是重头戏,一定要跟学生搞好关系,严爱善管。跟身边的老师搞好关系,有个和谐融洽的教师团队。向身边的名师请教,不断学习,争取成为名师工作室成员,在良好的环境中促进自己不断成长。

名师是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学习榜样。名师并非遥不可及,但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日积月累,需要厚积薄发,需要智慧提升。只有学习名师,才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名师。学习名师,不仅要崇拜名师的外在“气场”,而且要虔诚学习名师的内涵“精神”,形成自己的“道”和“术”,促进自己的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民主小学)

猜你喜欢
师爱名师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以师爱诠释教育
有一种师爱叫欣赏
师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