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足球常态化思考

2017-05-19 09:30王浩
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常态体育教师足球

王浩

近年来,校园足球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彩虹,如何让足球成为校园的一道风景,是每一个关心小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人所需要思考的問题。现实教育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情形是,很多时候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校园足球还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成为学生在校生活的一种真正的新常态。

小学校园足球的现状与思考

当前,小学校园足球的现状:其一,校园足球的认同度不高。在一个不小的范围之内,校园足球其实并没有获得各个层面的认同,有的地方的校园推广只是停留在文件与会议上,有的学校从上至下甚至是体育教师都不认为校园足球有多大的价值,还有的地方干脆就是将校园足球当成了应景的手段。这显然不是校园足球推广的初衷;其二,校园足球还只是点缀。在研究中笔者发现,校园足球常常成为一些规模较大或者是条件较好的学校的点缀,这些学校的足球并没有成为提升儿童体质的有效载体,而只是成为领导视察或表演活动中的花样,美其名曰的“足球操”是其典型表现;其三,校园足球还只是低水平的“踢”足球。很多情况下,当谈及校园足球的时候,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踢”足球,问题在于,这种对踢的理解不是有技术的踢,不是有战术的踢,仅仅就是用脚对足球施力,只是将足球踢出去而已。因此,当我们看到一些小学的大课间,学生就是在操场上胡乱地踢着足球,他们并没有得到有技术含量的指导。

校园足球常态化的路径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小学校园足球如何更好地实现常态化呢?这就需要进行小学校园足球的常态化思考。

首先,认同问题。足球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运动,不仅锻炼学生的体质,而且提升学生精神层面的一些素质,如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拼搏精神等。因此,只要不带着个人偏见,真正从国民素质提升的角度来看,足球在小学校园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存在价值。

其次,将校园足球有机地融入到学校的常规工作中来。推广校园足球,对于基层的小学而言,笔者以为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过重视这项运动了,因为太过重视的东西往往就容易变成一阵风,只有融入到学校的常规工作中,才能让校园足球成为学校日常管理中触手可及的一项工作,才能做细抓实,才能具有长久性。

再次,有效培养体育教师的指导能力。其实,突破体育教师在校园足球中的指导瓶颈并不十分困难,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让体育教师先把足球踢起来。笔者所在学校所采取的促进方式,就是从高年级中挑选一些足球爱好者,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足球队,并利用开辟出的专门时间进行训练、比赛,同时给全校提供观摩。这样的足球队往往可以实现师生情感的交融,更可以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生成如何有效地指导足球教学的认识,还可以提升体育教师自身对足球运动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看足球赛所能获得的。

最后,校园足球不能走形式化之路。真正想把足球做好的人,千万不要走表演化的、形式化的校园足球之路,这一定会背离校园足球的初衷。

建立体育课堂管理体系

当前,无论是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讲,还是从教师个体的角度来看,学校的工作都是千头万绪。而将校园足球纳入到学校工作常态中来,就必须建立学校与体育课堂两个层面的管理体系,真正从认识上重视,从操作上细致,才能做好这件事情。

认识上重视,意味着在课时保证、机制保证、后勤保障等方面,需要给校园足球以成长的基础,从学校层面来看,学校可以要求每一至两周开设一节足球指导课,可以在一周的大课间活动中开辟一至两次足球活动课,可以将学生在足球方面的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定。同时,也可以建立体育教研组与各班的一种联动机制,确保足球活动中不仅体育教师在场,班主任甚至是科任教师也在场。这样校园足球就不只是学校领导或者体育教师的事,而是全校所有师生的事情了;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可以在绩效考核给予适当倾斜的基础上,让他们在外出学校观摩、考察培训等方面多一些机会,让他们在培训中获得提升,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

操作上细致的要求,主要是指足球指导的过程中,要重视点面结合。这里,点是指全校学生中对足球具有兴趣,或者是具有一定运动天分的学生,让他们充当校园足球的先锋,无论是在体能技能的训练方面,还是在足球认同与参与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而这个面自然是指其他所有的学生。校园足球要想真正成为小学生涯中一段难忘的记忆,要想让校园足球成为一片广阔的运动天地,就必须动员全体学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人人都有运动的机会,人人都可以为同学呐喊,即使将来不从事足球运动,也要在心中播下足球运动的种子。如此点面结合,可以保证校园足球真正成为学校工作的重点。

结束语

校园足球提出以来,学校足球实践活动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客观问题。尽管客观问题较多,但校园足球在小学教育中的前景可期。只要全体师生努力,就一定能够在小学校园中开辟属于足球的广阔的天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吴窑镇江中小学)

猜你喜欢
常态体育教师足球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