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讲话稿的写作反思高校应用写作教学

2017-05-19 07:17侯占香
牡丹 2017年6期
关键词:讲话稿动笔应用文

侯占香

目前,我国高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只讲理论知识、不注重实践应用的弊端,这一问题在讲话稿中得到了集中体现。本文从语言基本功、角色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讲话稿的写作特点

作为一种常用的事务文书,相对于应用写作的其他文种,讲话稿是一个难度相对较大、实践性非常强的文种。其务实性要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联系实际,体现出政策和理论水平,用语庄重严谨;其可听性要求以讲话人的声音为媒介,以听众为对象,注重表达效果,用语讲究通俗易懂;号召性则需要通过话语表达使听众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在理智上接受,应注意气氛的渲染。这些都对讲话稿的写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从讲话稿的写作反思高校应用写作教学

一直以来,讲话稿的写作都是应用写作课的重中之重。但这一与现实生活联系如此紧密的文种在教学中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一方面,由于教师本身就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教材照本宣科,列举一些苍白无力的案例,理论大于实践;另一方面,学生认为讲话稿距离自己的生活很远,没有相应的环境与氛围,很难有切身体会,自然也就写不出出彩的文章。

通过对讲话稿的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训,笔者发现学生在讲话稿的写作中存在着很多不足,而这些不足恰恰像一面镜子,折射出高校应用写作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表达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两方面的表达能力,写一篇成功的讲话稿必须同时具备这两方面的能力。具体说来,应满足以下三方面的要求:信、达、雅,即用词准确、表达流畅、庄重得体。除了要分清近义词之间的差别、避免使用词义不确定的词语、语句要合乎语法与逻辑等基本要求外,更应学会根据具体的场合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何时使用明白易懂的口语词,何时使用严谨庄重的书面语,即如何使用得体的语言。学生在写讲话稿时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不会使用得体的语言。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在写讲话稿时,很多学生很难准确把握词语使用的分寸。所谓得体指的是语言应适用不同文体和场合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措辞、语气和语调等,讲究分寸适度。讲话稿的可听性就决定了其语言必须根据场合和听众的变化随时调整语言风格。用语应当符合行文关系,体现出作者的地位与身份。如讲话对象是上级,用语应尊重简要;是平级,则应体现出诚恳配合,自愿协作的态度,用语谦和礼貌;是下级,则应注意用语明确具体,分寸得当。

表达是应用写作过程中关键的一环,能否正确表达是应用文写作的關键。应用文有着鲜明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想达到目的,在写作时就应该注重针对性,即内容的针对性和明确具体的授受对象。对象不同,语言风格也不相同。例如,求职信的阅读对象是用人单位,用语应诚恳真挚;广告的受众对象是消费者,用语允许适当夸张,但又不能产生误导;祝酒词的对象是开放性的,用语则应面面俱到,讲究分寸。

教师只有帮学生把好语言关,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表达语体、掌握应用文的语言技巧、运用恰当地表达方式,才能为应用文写作打下牢固的地基,写出真正优秀的应用文。

(二)角色意识欠缺

讲话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无论是布置工作还是动员总结,都需要有一定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讲话稿需要能把讲话者的思想和感情传递给听众,使听众在感性上达到共鸣,理性上得到认可,以发挥鼓舞、教育作用。这就要求讲话者在动笔之前就要有相应的“角色”意识。

“角色”意识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人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能自觉地按照角色的行为规范来衡量与调节自己思想言行的心理活动。应用文文种的多样性决定了学生必须具有强烈明确的角色意识,这也是应用文写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要写好讲话稿,尤其是领导讲话稿,角色意识尤为重要。

而这一点也恰恰是学生写作时遇到的拦路虎。毕竟,从单纯直接的学生到沉稳老练的领导者,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两者之间的差别也不仅仅是年龄,更重要的是生活的历练和心理的成熟。要让学生写好一篇领导讲话稿,但这一点就很难逾越。缺少角色意识,文章肯定写不好,具备了角色意识,文章也不一定能写好。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秘书人员在写领导讲话稿之前需要做那么多的准备工作了。

以“2003年国考试题”为例,很多学生之所以不会使用得体的语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讲话者的身份角色意识不强,定位不准。

假设给定资料B中烟花厂爆炸事故发生三天后的现场。作为当地政府派出的事故调查处理的负责人,面对职工、死伤人员家属和有关干部的讲话。

在动笔之前,首先应明确讲话者的身份为“当地政府派出的事故调查处理的负责人”,应注意 “政府”“事故调查处理”和“负责人”三个信息点。“政府”指讲话者所说的话和表达的态度和立场代表的是上级政府,具有权威性;“事故调查处理”告诉人们的是讲话者的主要任务是调查并处理此次事故,职责范围明确具体;“负责人”指讲话者全权负责此次事故,责任主体明确。明确了以上几点,学生在动笔之时就会将自身置于虚拟的情境之中,将自己本来的学生身份替换为代表政府的负有重大职责的领导者,从说话的语气语调到一言一行都会谨慎小心,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能脱离学生的幼稚与单纯,从大局出发,思虑周全,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动笔之前如果再观看一些与此内容相关的影视文学作品或优秀范文,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讲话者的情感起伏和心路历程,写作效果会更好。

之所以会出现学生角色意识不强的问题,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关系。应用写作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角色意识必须贯穿整门课的始终。如果教师只偏重于教授相关的写作技巧,将学生置身事外,写作时便会以局外人的眼光看待问题,很难真正融入角色,自然也就写不出好的讲话稿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实现“角色”转换。

笔者认为,除去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之外,在课堂上,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实行应用写作教学与专业学习相融合的全新教学模式。应用写作课上,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之余,还应融入与课堂知识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例如,讲授讲话稿时应涉及秘书专业的相关课程;讲授调查报告时应涉及市场营销专业的相关知识;讲授广告时应设及广告学的相关知识,必要时可以邀请专业教师进课堂。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专业融合一方面可以除却专业方面的隔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写作提供必要的知识支撑,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有了专业知识做基础,学生在写作时便不会再出现因为相关知识储备不足而缺乏自信、不敢动笔的现象,而是乐于和敢于动笔,从而写出有内容有价值的应用文。

学生只有真正有了“角色”意识,在写作过程中才能摆正真实身份和虚拟身份的位置,在动笔之前便已做好角色转换,进入虚拟情景之中,完成动笔前的心理准备工作。当然,要想真正实现学生的“角色”转换,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的通力合作,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最终的成效。

(三)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差

不管是何种形式的讲话稿,每句话都必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言之有物,实用性非常强。尤其是领导讲话稿,有时会遇到非常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显然已经超越了一个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在校期间的讲话稿的写作并不会直接应用于实践,但这种写作练习是非常好的一种能力训练,也是非常必要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应用写作教学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仍以“2003年国考试题”为例,很多学生都会出现不敢动笔和无从下笔的现象,因为处理这样重大的事件在他们眼里本是领导的事,这样的情景距离他们的生活实在太过遥远。即便提出了处理意见,也往往流于形式,不够具体,缺少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如在对“死伤人员家属”讲话时仅提及“政府会想尽一切办法保障你们以后的生活”“给予适当补偿”等冠冕堂皇的话,没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很难稳定民心,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在对“有关干部”讲话时,照抄照搬一些保障安全生产的相关措施与要求,没有根据具体情况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提出具体要求,针对性不强,起不到震慑作用,自然也就达不到讲话的目的。

无论何人处理此事,都必须注意细节。在“安全生产无小事”的大背景下,要想妥善处理此事,应注意讲话的时间“事故发生三天后”、地点“事故现场”、讲话对象“职工、死伤人员家属和有关干部”。时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信息點,“事故发生三天后”,三天的时间,人们已经从惊恐和悲伤中逐渐清醒过来,开始理性看待此次事故;地点是在“事故现场”,爆炸的悲惨情形犹在,对在场的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讲话对象分别是“职工”“ 死伤人员家属”“ 有关干部”三类人,每一类人关注的焦点不同,不能搞一刀切,应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区别对待,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分析了以上信息点,即便没有亲自处理过类似事件,学生也会把握好尺度,思路清晰地完成讲话稿的写作。

之所以会出现学生在写作时遇到困难畏手畏脚、不敢下手的情况,固然跟他们的阅历、成熟度有关,也跟教师的引导有很大关系。教师把写作技巧传授给学生,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合理科学地运用理论知识,并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完成实践活动,才是应用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这也是目前应用写作课的通病。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至少应做到以下三点:

(1)理论课上应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以直观真实的案例作为素材,为学生作经验介绍,引导他们正确思考和处理问题。

(2)实训课上应模拟相关实训场景,鼓励学生以舞台剧或小品等艺术形式反映相关社会问题,从而引发思考,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3)应用写作课还应在课程设置上增加社会实践环节。学生在学习完相关理论之后,应安排他们进行社会实践,让他们带着问题接触社会。例如市场调查报告的写作,就必须具备这一环节,否则再多的理论知识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这一环节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一方面零散而专业性很强的实践活动管理起来很困难,另一方面很难找到合适的实践场地或岗位。但是毋庸置疑,这样的活动一旦实施,便会成效显著。很多学生在实践之前还很庆幸不用坐在课堂上听课,可以自由支配实践,但事件结束后往往会感叹:太累了,还不如听课来得轻松。虽然最终写出来的文章不见得有多少价值,但实实在在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三、结语

俗话说:“一叶知秋。”应用写作教学是一项伟大而繁琐的工程,教师应该做好建筑师的角色,一方面要打好地基,摆好一砖一瓦,做好基础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更应注重工程建成后的使用效果,即教学理论的实际应用成果。应用写作课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获得能力的课程,教师如果只教授学生理论知识,没有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能力,这门课的讲授便是失败的。笔者以讲话稿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反思应用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发现教学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高校的应用写作课堂。

(广西财经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财经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能力项目《新媒体背景下秘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研究》(项目编号:2016JSZXC3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讲话稿动笔应用文
陈毅的讲话稿没有字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我要写的勒阿越来越少了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陈毅的讲话稿没有字
毛毛雨
春天的雨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领导的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