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航
民企助力精准扶贫
:脱贫攻坚是我省“十三五”时期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指出,民营企业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实施“千企帮千企村”精准扶贫行动,体现了当代民营企业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时代风貌。省工商联是怎样落实这项工作的?
李汉宇:我省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一个省,到2020年实现同步小康,时间紧、任务重。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于2015年12月制定《贵州省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实施方案》,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以贫困村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互利合作为主要形式,动员全省1000家以上民营企业结对帮扶1000个以上贫困村,助推贫困村在“十三五”时期加快脱贫进程,增强我省发展后劲。
据初步统计,目前已有1393家民营企业(商协会组织)参与结对帮扶1702个贫困村,实施帮扶项目2736个,签约金额110亿元,直接帮扶贫困人口38.86万人。
:省工商联是如何引导民营企业深入推进“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的?
肖向阳: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以产业扶贫、商贸扶贫、就业扶贫、智力扶贫、捐赠扶贫等多种帮扶形式,因地制宜、创新途径开展帮扶,结对到村、链接到组、精准到户。
产业扶贫。引导民营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和帮扶村的资源特色,通过实施项目、兴办企业、联合开发等提高生产力、提升附加值,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发挥好“公司+农户”等富有成效的帮扶机制,鼓励企业与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商贸扶贫。发挥民营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以及渠道和信息优势,通过采购、代销、委托加工、农企直通车等形式,帮助结对村对接外部市场,利用互联网技术推销地方特色产品,带动农户增收。
就业扶贫。引导民营企业采取多种形式,通过本企业或上下游企业为结对村提供就业岗位,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就业质量,增强劳动力的可持续就业能力。
智力扶贫。借助民营企业的人才优势开展智力帮扶,为结对村经济发展把脉问诊、出谋献策,教授群众实用技术,更新生产生活观念,提高生产技能和生活质量。
捐赠扶贫。通过捐款捐物、助学、助老、助残、助医等形式,特别是要注重关爱贫困村留守儿童,改善结对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其他扶贫。积极创新扶贫模式和途径,指导致富带头人创办企业,激活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组建或参与管理农村专业合作社,提高贫困群众的生产组织化水平;设立产业帮扶基金,以金融手段帮助农户发展生产;选派人员驻村帮扶,带领贫困群众发掘优势、创业致富;组织企业员工开展志愿者服务等。
真帮真扶见成效
:自开展“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以来,我省在广泛动员省内外商会、民营企业家参与大扶贫战略行动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汉宇:“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开展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探索了较好的模式,为深入推进“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各市州工商联齐发力。继“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动员会召开以来,各市州工商联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实施意见,广泛动员各级商(协)会组织、民营企业参与,创造性地开展民营企业家担任“荣誉村主任”“百企帮百村”“千凤还巢”等帮扶形式。安顺兴伟集团对普定县秀水村进行结对帮扶,形成“秀水五股”精准扶贫经验,成为全国精准扶贫行动标杆。
各商(协)会热心响应。商会作为同地域、同行业的企业家组织,与单个企业相比,开展结对帮扶优势明显。通过“一会帮一县”或“多会帮一县”的形式组织实施开发式扶贫。目前,我省共有66家商会,1004家企业与834个贫困村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实施帮扶项目2191个,投入项目资金61亿元,帮扶贫困人口9.6万。
创新思路引外力。利用全国工商联对口帮扶织金县的契机,省工商联组团赴京、津、沪开展精准扶贫项目推介,北京贵州商会、上海贵州商会、广东贵商联盟、福建贵州商会等异地商会纷纷加入我省的扶贫工作。
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民营企业家运用产业、商贸、就业等多种扶贫方式,把民营企业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与贫困地区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等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帮助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探索就业扶贫新模式。坚持政府引导、商会搭桥、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原则,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带动一片”的目的。
打造升级版实现共赢
:如何引导民营企业把“企业家、致富带头人、荣誉村主任”三重身份有机结合,实现企业和农村发展双赢?
李汉宇:开展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贵州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既能为贫困地区带来先进生产力,又能帮助企业拓展发展空间,是一种扶贫主体与扶贫对象互利共赢的有效扶贫模式。
我们把做好企业与原材料基地、企业家资金技术与所任职村自然资源、企业用工与任职村劳动力、企业所在行业商(协)会与村支“两委”班子的“四個对接”促进双赢,拓展农民增收新渠道。
目前,在全省1393家民营企业(商协会组织)参与结对帮扶的企业家中,80%均担任帮扶村的荣誉村主任。
:如何进一步夯实基础,深化“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
肖向阳:当前,我省扶贫攻坚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形势的发展,任务的需要,对扶贫工作提出更高、更严、更实、更细的要求。我们将在前一阶段实践的基础上,把“千企帮千村”行动纵深推进,打造升级版。
在帮扶理念上升级。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尊重基层和企业的首创精神,探索创新扶贫方式,推动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与生态保护并重、与外向经济联动、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发挥民营企业优势,努力提高脱贫攻坚质量。
在帮扶主体上升级。深度挖掘商会组织的潜力,发挥商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集中、与企业联系最直接最广泛最紧密的优势,充分调动各类商会组织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立足县域经济,兴办企业,发展产业,扩大就业,促进建立脱贫长效机制。
在帮扶方式上升级。引导企业立足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特点,适应地区间产业梯度转移新趋势,用好用足产业扶贫政策,促使企业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向贫困地区流动,把企业转型升级与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推动发展一批特色产业。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更多贫困群众分享农村改革发展的红利。
在帮扶机制上升级。引导贫困地区因地制宜探索市场化扶贫新机制,把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集中到扶贫工作上来,放大扶贫资源效应。推广“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机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种养殖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广“秀水五股”模式,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山水自然风光等资源活起来、贵起来。(责任编辑/蒙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