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彩画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2017-05-19 17:47乔熙晗班宁秋海庆伟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国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乔熙晗 班宁秋 海庆伟

摘 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木质古建筑日益减少,传统古建筑彩画技艺逐渐跟不上时代的进步,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创新研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仗彩画,宣传推广地仗彩画传统工艺,并使其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商品经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地仗彩画这项技艺尤为重要,创新研究这门艺术,使其跟得上时代的进步迫在眉睫。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古建筑彩画;创造性;中国梦;传统文化

一、古建筑彩画简介及现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古建筑地仗(油饰)彩畫是我国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装饰。地仗,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由砖面灰、血料以及麻、布等材料包裹在木构件表层形成灰壳,主要起到保护木构件的作用。后来由于封建统治阶级追求豪华奢侈的享受,在建筑木构件上做地仗、油漆及各种形式的彩画和贴金,这种工艺技术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汉族古建筑装饰工艺形式,在古建筑中起着不可缺少的关键作用。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技艺的应用越来越少,其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上的困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仗彩画技术逐渐淡出现代人的生活,这项工艺的生存濒临危机;其次古建筑的单一应用:使得古建筑工艺制作成本高,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市场需求;再次是季节的限制:传统地仗工艺,需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来做,冬夏两季不能施工,其施工的周期,一般要一到两年左右。因此,很多时候并不被广泛应用,传承上后继乏人,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难以进行与时俱进、更具设计意识的创新。

面对以上所述的困境,我们计划通过对地仗彩画的创新使其得到更好地传承,扩大市场并且增加销量,使更多人了解地仗彩画,让这项传统手工艺重新焕发活力。

遗产保护应该与创新相伴而行,将地仗的工艺制作转移到其他领域中,使其能在室内进行制作,从而打破了地仗在古建筑上的单一应用以及季节的限制,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地仗彩画制作成本较高,还可以将彩画的图案单独应用于平面设计中,从而节省了制作成本,进行批量生产以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商品经济,使其具有更高的商业价值。

保护地仗彩画,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现有的技术和研究成果之上,依托高校学术资源和专业优势,研究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创新意识的设计作品。不仅通过研究地仗彩画,了解建筑彩画的传统文化底蕴,古建筑彩画是传承有序、人文气息浓厚、寓意高深的传统绘画工艺,图案各有其特定的应用范围。我们通过对图案的研究与设计,联合研发有寓意的图案并运用于更具实用和收藏价值的材质中,把地仗彩画进行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综合,如明信片、书签、地毯等,使其有更深层的传承意义和商业价值。还要通过宣传推广地仗彩画这项传统工艺,利用绘本及PPT的制作,来让人们更广泛地了解到地仗彩画的制作过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得到推广和传承,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顺应时代潮流,进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二、色彩创新

(一)地仗彩画特有的民族风格满足不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中国建筑彩画具有自己明显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手段,是工匠们在千百年来的实践中,根据中国木结构建筑特点,总结出的一套绘制工艺。这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实用与审美的结合。

中国古建筑彩画由于其对寓意以及图案的要求,色彩大都偏向于鲜明华丽的色彩。由于色彩过于鲜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色彩的需求以及大众的审美。古建筑彩画的民族特色已经不适用于现代人的审美,各种民族图案以及色彩寓意大多数现代人已经不理解。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审美,我们需要对古建筑彩画进行创新,大胆地使用现代颜色,大胆地运用灰色系表达高贵品质,并且颜色搭配也要重新创新,让大众喜爱并且接受,重新认识古建筑彩画。

(二)古建筑彩画中,增加色彩三要素配色方案

色彩三要素即色相、明度和纯度。

色相:即色彩的相貌和特征。自然界中色彩的种类很多,色相指色彩的种类和名称。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的种类变化就叫色相。不同的色相,带个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在建筑彩画的色彩应用上,我们可根据用途和使用环境调整色相,带给人们全新的色彩感受。

明度:指色彩的亮度或明度。颜色有深浅、明暗的变化。比如,深黄、中黄、淡黄、柠檬黄等黄颜色在明度上就不一样,紫红、深红、玫瑰红、大红、朱红、桔红等红颜色在亮度上也不尽相同。这些颜色在明暗、深浅上的不同变化,也就是色彩的又一重要特征——明度变化。色彩的明度变化有许多种情况,一是不同色相之间的明度变化,如白比黄亮、黄比橙亮、橙比红亮、红比紫亮、紫比黑亮;二是在某种颜色中加白色,亮度就会逐渐提高,加黑色亮度就会变暗,但同时它们的纯度(颜色的饱和度)就会降低;三是相同的颜色,因光线照射的强弱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明暗变化。在建筑彩画中加入明亮的高调和低沉的暗调,可增加建筑彩画的色彩语言。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叫饱和度。原色是纯度最高的色彩。颜色混合的次数越多,纯度越低,反之,纯度则高。原色中混入补色,纯度会立即降低、变灰。物体本身的色彩,也有纯度高低之分,西红柿与苹果相比,西红柿的纯度高些,苹果的纯度则要低些。在古建筑彩画中,颜色多使用纯度高的色彩。为此,我们可多加入调和色,使色彩更为当代人所喜爱和使用。

(三)色彩特有的感情语言

古建筑彩画有其固定的寓意及感情,同样的色彩部分也有其特殊的感情语言。在彩画色彩的创新部分,我们不能忽视对于色彩语言的运用。色彩的感情语言非常丰富且耐人寻味,让人常常由色彩联想到相应事物。联想分为具体联想与抽象联想。具体联想是指人们看到某种色彩时,而联想到自然界的相关事物,例如由绿色联想到万物生长,由蓝色联想到茫茫大海;抽象联想是指人们看到某种色彩时,而联想到抽象的概念,例如红色引起的具体联想一般是太阳、火焰等具有热情和温暖的事物。因此我们在进行色彩创新的同时,也要把握住色彩的感情语言,迎合图案的寓意。

三、图案元素的引用与借鉴

中国传统古建筑彩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古代汉族建筑装饰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根据等级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图案具有装饰性强——大量使用金饰、题材广泛——为皇家服务、工艺精美——制作过程繁复的艺术特点。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蓬勃发展,对彩画提出了新的要求。彩画的图案元素不止具有為皇家服务的寓意性,也应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审美的装饰性。因此,图案元素的引用和借鉴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与现代图案结合

将传统彩画图案与现代中国画元素进行结合,创造出具有新中式美的艺术图案,在保留彩画图案寓意性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画特有的造型和表现技巧,使图案更具有神韵。

在现代日常生活中,探讨形式美法则,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理论基础知识,是所有设计学科共通的课题。形式美法则是艺术形式的一般法则,它是形式构成的规律。将传统彩画图案进行重新再设计,从点、线、面的形式进行构思,将形式美法则中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多样统一运用到传统彩画图案中,使传统彩画图案更具有现代美术设计意味。

(二)与古代图案结合

传统彩画图案仅有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三种艺术表现形式,且图案多以龙凤纹饰为主,吉祥图案、写生画为辅,为皇室服务,现代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需求众口难调,传统单一的表现形式难以满足商业性质的需求,因此将传统彩画与传统图案相结合,增加了其装饰性及商业价值。

与商周时期青铜纹样相结合,从庄重的饕餮纹、富有韵律的窃曲纹、环带纹,到清新的蟠螭纹、宴乐、攻战纹等,其动物纹饰狰狞的超自然魔力使具有吉祥寓意的传统图案更具神秘诡异的氛围。与画像石画像砖的图案元素结合,将画像石画像砖中所记录的劳动生产场景、社会风俗和社会生活场面、神话故事等融入传统彩画图案中,丰富了彩画图案的图案种类,满足了各阶层人们的需求。与陶瓷器纹饰结合,将古代陶瓷器中的几何纹和绘画运用到彩画图案中,丰富了彩画图案艺术表现的形式同时又不失彩画图案原有的寓意性。

(三)与国外图案结合

在全球化时代,彩画图案不仅仅局限于中式图案设计,与国外图案结合的设计更有利于彩画图案传播的同时还能增强图案的多样性和创意性。

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以及情感热烈的奇异装饰的巴洛克式风格与传统彩画图案进行结合,赋予传统图案享乐主义色彩以及浪漫主义风格;清淡鲜明的颜色,具有精致曲线构图的洛可可式风格,使传统图案在色彩和构图方面变得优美而又神秘;以孤独、黑暗、恐惧、绝望为主题的哥特式风格,将其蝙蝠、玫瑰、乌鸦、十字架等代表元素融入传统彩画中,使原本艳丽美好的彩画加入了黑暗、恐惧、孤独等内心世界的挣扎,与彩画所表现的繁荣富丽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趣味性。

四、结语

随着科学的进步,技术的提高,许多传统技艺相对落后,而这些传统技艺中所蕴含的文化却不能被替代。传承与发展,逐渐成为了时代的主流,而面对地仗彩画这项传统的技艺,我们应该取其精华,跳出陈旧不变的圈子,不断推陈出新,让地仗彩画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创新,随着技术的提高而革新,随着人民的需求而变革。让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以适应现代化潮流,让这项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让传统技艺真正地“活起来”,从而被更多地人们所接受并认同,进而达到保护传承地仗彩画这项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大伟.颐和园建筑彩画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何俊寿.中国建筑彩画图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3]庄裕光,胡石.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彩画)[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4]杜爽.古建筑油漆彩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5]赵立德,赵梦文.清代古建筑油漆制作工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中国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