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国威 高文欢 张 泓
基于军民融合的军用运输机装备保障问题研究
■ 梁国威 高文欢 张 泓
从军民融合装备保障的概念出发,在分析基于军民融合的军用运输机装备保障意义的基础上,针对军用运输机装备保障特点,积极探索了基于军民融合的军用运输机装备保障方法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部署,为军队装备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军用运输机装备保障作为装备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深刻认识军民融合发展的时代性和必然性,积极探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方法途径,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军用运输机装备保障工作创新发展。
军民融合装备保障是在国家保障资源规划中,打破军队建制保障与装备承制单位研制生产的分割局面,充分考虑军队建制保障和地方保障两方面的需求,建立军民融合的装备保障体系,实现军地保障力量在保障资源规划建设、保障技术开发、保障信息服务、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融合建设。军民融合装备保障,关键是“融合”。“融合”不是简单联结组合在一起,而是按照内在联系,统筹军地两大“板块”进行聚优增效的系统集成。
要科学完整认识军民融合装备保障,必须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实行军民融合装备保障,是军队装备保障从自我保障为主的封闭式保障,逐步过渡到由社会力量承担军队装备保障任务的开放式保障。这种保障能够打破军地分割,在全社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保障效益。二是实行军民融合装备保障,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将军队装备保障领域的部分保障任务交给社会完成。三是军民融合装备保障,是一个渐进的、逐步展开、不断深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通常要根据军队装备保障体制改革整体推进的程度,而逐步扩大范围和走向深入。
基于军民融合的军用运输机装备保障,是相对于军用运输机完全军方保障而言的,是指运用市场经济的条件和手段,统筹安排装备保障任务,合理配置保障资源,突出军方的主导地位,在军地双方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互动关系,充分利用地方保障力量,完成军用运输机的装备保障工作,达到节约经费和提高效率的双重目的。下文提到的地方保障力量主要是指军用运输机承制单位及其配套厂所,统称为承制单位。
(一)落实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客观需要
装备保障工作必须以提高军队战斗力为标准,按照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要求,必须坚持以可靠性为中心。作为承制单位参与装备保障是真正意义上实现装备全寿命、全系统的基础。通过参与军用运输机全寿命的装备保障,可以促使承制单位在军用运输机开发的初期就开始重视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和测试性的提高,通过“优生”赋予军用运输机高的固有保障性能,降低其维修保障费用。
(二)军用运输机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装备技术发展,运输机装备品种型号多,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要求保障工作必须做到快速准确、及时有效、安全可靠。军用运输机,技术上往往涉及多专业多学科知识,给装备日常保养、维护人员掌握装备的使用维护知识带来很大挑战。而且现代装备和战争模式对装备保障的要求日益提高,仅依靠用户自身保障力量,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相应的装备保障能力。因此必须改变装备保障模式,积极构建军民融合的装备保障体系,使承制单位的人才、技术优势延伸到军队装备保障之中,才能增强军用运输机装备保障的质量和效益,为用户提供及时、高效、可靠的装备保障。
(三)联合作战对军用运输机装备保障能力的迫切要求
随着作战范围更加广阔,保障的主体、对象和环境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保障对象多元、协作面广、时效性强,对保障的机动性、可靠性和反应速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着眼未来作战需求,优化维修装备、物资和器材布局,增强体系保障能力,不仅直接关系到运输机作战效能的发挥,也将对战争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实力的大幅提升,承制单位在提高装备研制生产能力的同时,也具备了较强的保障潜力。充分挖掘承制单位保障资源潜力,有效利用承制单位保障力量承担装备保障任务,可以节省大量的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人才培养经费。因此,构建纵向一体、横向一体、军地一体扁平式军用运输机装备保障网络体系,已成为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对装备保障提出的迫切要求。
(四)降低军用运输机全寿命周期费用的有效手段
军民融合是世界上军事强国在武器装备建设领域兴起的一种潮流,也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保障效益、降低装备全寿命费用的有效途径。军民融合既有利于带动民用高技术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军用技术的发展,降低装备的采购成本和保障等费用。军民融合保障从装备的研制和建造时就开始切入,装备发展早期就明确规定承制单位的保障任务,鼓励承制单位采用成熟的商用技术,这不仅可以提高研制、建造和保障效益,而且还可以降低成本。
(五)世界各国装备保障的普遍做法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装备保障的军民融合,采取各种措施将民用保障能力纳入军队保障体系,形成军民兼容保障体系。如美军,不仅依靠地方企业进行保障装备的研制生产,利用民用产品和技术,生产、筹措装备保障物资,而且直接动员民间技术力量进行保障物资的供应并完成装备保障任务。从1998年到2003年,美国防部把陆军的16万份、空军的6万份、海军的8万份、海军陆战队的5000份保障工作承包给制造商。美国陆军40%的维护工作都由承包商负责。伊拉克战争中,民用飞机运送的各种保障物资占美军全部空运物资的22% 。
军用运输机因为自身的特点,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军用运输机的装备保障,既有与航空装备保障相同的特点,又有鲜明的不同点。基于军民融合思想出发,研究军用运输机的装备保障问题,对确保遂行任务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军用运输机装备保障的特点及要求
军用运输机装备保障的特点主要是由运输机担负的作战任务和运输机用户编制体制的特点决定的,主要包括:
(1)军用运输机编制特点决定了装备保障的多元性。运输机部队从装备配置上有多种机型或同一机型多种型号的飞机混合编制在一起的情况,甚至多种特种飞机混编在一起;从机务人员构成上通常是多种学历、多种培训渠道、多种年龄结构、空地勤混编的群体。这种编制体制的特点决定了装备保障在运输机部队呈现出多元化的状况,要求机务人员不但要掌握多种设备的维护技能,还要懂得状态差异下的飞行要求,具备打破专业界限、一专多能的本领。
(2)军用运输机作战特点决定了装备保障的时效性。运输机主要担负紧急空运和空投空降任务,要保证迅速将部队和作战物资空运到前线,要求运输机的装备保障做到一声令下即实现快速保障,随时做好出动准备,特别强调保障工作的时效性。
(3)军用运输机任务特点决定了装备保障的机动性。运输机每到任务驻地都要进行再次出动准备和装载、防护,这一特点决定了技术保障多采取机务人员伴随保障的形式进行,技术要求高、保障环境陌生、保障装备滞后、多机种保障繁重、机动性强。
(4)军用运输机维修特点决定了装备保障的使用可靠性。运输机结构复杂,检测难度大;维修项目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周期长。运输机的这些维修特点和系统多裕度安全设计决定了装备保障要突出使用可靠性,这就要求维护运输机的机务人员不但要掌握过硬的本专业维修技能,还要准确把握使用裕度,相互协作,一专多能,准确可靠。
(5)军用运输机安全特点决定了装备保障的高质量性。运输机设备复杂、价格昂贵、机组乘员多,任务性质特殊,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惨重的损失。这些安全上的特点对装备保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装备保障一定要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机务人员要提高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精心维护飞机,确保维修质量,把故障和问题排除在地面,为运输机飞行安全奠定坚实的技术和物质基础。
(二)实施基于军民融合的军用运输机装备保障建议
(1)建立军地双向信息沟通机制。要解决运输机装备技术保障的困难和突出问题,必须从顶层设计上构建好运输机技术保障的指挥协调关系,明确指挥、管理、使用各级用户的职责分工,完善使用维修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管理体系,形成沟通机制,建立用户与承制单位间的信息通报制度。尤其是承制单位要将在生产修理过程中对保障工作有指导意义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内通报用户,提供技术服务。用户和承制单位要定期开展飞机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分析和评估,根据分析数据预警一些重大故障的发生,及时调整维修间隔和修理工艺,从根本上消除故障隐患。
(2)建立运输机基地级保障体系。良好的保障体系既可以保证装备的正常维护使用,又有利于实施科学维修、开展抢修研究、减少故障停飞架日。依托承制单位建立技术保障基地,合理储备器材、完善外场检测手段、补充保障设备,是运输机技术保障的国际通行做法。基地要加强航材、备件、消耗量大的器材和技术支援储备,建立飞机发动机技术档案,形成综合保障能力。还应根据飞机使用记录、执行任务情况、驻地环境和修理次数等因素适当调整检修深度和内容,从源头上根治影响安全的质量问题,把隐患排除在地面。
(3)更新换代老旧机载设备。随着飞机使用年限的增长,机载设备故障率越来越高,由于生产厂家已经停产或转产,元器件采购困难,许多老旧机载设备修理越来越困难。承制单位要发挥技术优势,通过加改装机载设备,提升飞机可用率,降低飞机故障率,从而提升运输机整体作战能力。
(4)拓宽机务人员培训渠道。机务人员是运输机装备保障的主要力量,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影响到遂行任务完成和肩负使命的履行。承制单位要通过开展跟产培训、现场培训、专项培训等,采取集中授课、跟产作业、现场技术指导等形式,培训用户机务人员掌握维护保养、简单故障排除、专项修理技能,以提高用户自我保障水平。
(5)推进装备保障的信息化建设。组建管理部门、用户、承制单位等在内的军民一体化保障信息网络体系,实现装备管理信息、用户使用信息和承制单位保障信息的共享共用。以承制单位为主体,建立远程专家支援系统,为装备保障提供实时、高效的数字化信息支持。
(6)开展保障演练共同提高能力。军民融合保障的要素多,涉及面广泛,应当自上而下制定融合保障方案,明确承制单位技术支援保障力量的责任、义务、保障内容和组织形式,定期开展融合式保障演练,重点锻炼地方工厂技术支援人员的战场适应能力、抢修能力、心理素质和军事素质,确保战时一声令下,工厂技术支援力量和修理力量能够随时融入作战装备保障之中。
(7)建立军民融合式的攻关机制。针对产品质量、故障隐患、保障方法、保障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多种形式建立承制单位与用户双方军民融合式研究攻关机制,发挥各自资源优化,共同开展研究和攻关,提出针对性改进意见和预防措施,解决装备技术保障重、难点问题。
(三)实现基于军民融合的军用运输机装备保障主要模式
(1)“军方委托式”保障。是指军方负责装备的维护保养和小修,把部分主要保障任务委托承制单位实施的保障模式。“军方委托式”保障的主体是承制单位保障力量。军用运输机交付后,军方拥有军用运输机的所有权,通过与承制单位签订装备保障合同,由承制单位承担主要保障任务,为用户培训装备保障人才、提供技术资料,进行中修试修、大修试修;收集使用、维修等保障信息;负责装备退役的报废处理等事宜。装备保障合同的签订时机应选择在设计定型前,确定装备承制单位承担装备保障任务,承制单位会通过“优生”赋予装备较高的固有性能,降低维修保障费用;在装备保障过程中,承制单位会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质量。因此,实施“军方委托式”保障模式可以充分调动承制单位的积极性,有效提高装备保障质量。
(2)“军地合作式”保障。是指把部分装备保障业务交给承制单位实施完成的保障模式。该模式构想是:在中继级和基地级保障层次上,承制单位负责组织实施部分保障业务,军方负责管理监督。“军地合作式”保障模式的任务分工,应以实现装备维修能力最大化为原则,将维修资源安排在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在基地级与中继级维修层级中,装备保障条件和保障资源要求较高,更能适合承制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完成相对复杂的维修保障任务;基层级和部分中继级的维修保障任务,程序简单,技术要求较低,可以由用户实施完成。
(3)“地方辅助式”保障。是指以军队建制保障单位为主要保障力量,承制单位为辅助保障力量,在适当的时机提供装备保障服务的模式。“地方辅助式”保障模式中,军方负责建立运输机保障体系,建设维修保障设施,明确承制单位的保障任务、完成时效、费用支付、纠纷处理等,并根据保障情况,定期或视情对承制单位的任务分工等进行调整,以利于装备保障任务的持续开展。
在实施军民融合的军用运输机装备保障模式选择时,必须要综合分析当前的内外部环境,从而使得承制单位与建制保障力量相互并存,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为武器装备保障能力提高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实现基于军民融合的军用运输机装备保障模式的主要途经
为了确保基于军民融合的军用运输机装备保障模式的顺利运行,军、地双方都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寻求共赢的方法途径,积极创造加强军民融合式军用运输机装备保障建设的良好条件。
(1)转变观念,打牢思想基础。军、地双方都要牢固确立改革开放的建设思想,从国防和军队建设大局出发,着眼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打破自我封闭的传统思想和本位主义思想,共同研究、共同努力、共同投入,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迈大步子,大胆创新,努力推动军民融合式军用运输机装备保障建设健康发展。
(2)用户主体,强化自主保障。要始终坚持以用户自我保障为主体、承制单位服务保障为辅助和补充的建设思想,根据平时与战时装备技术保障需求和军地双方实际技术力量状况,准确定位融合保障双方的职责,科学划分工作界面,防止推诿扯皮。
(3)平战结合,突出战时保障。要坚持平战结合,以战时融合保障需求牵引带动平时融合保障的建设,以平时融合保障建设奠定战时融合保障的基础。平时融合保障重在排除故障、技术研究、人才培养等基础能力建设上;战时融合保障重在技术支援、战场抢修等应急能力建设上。
(4)试点先行,逐步全面推开。基于军民融合的军用运输机装备保障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要结合军用运输机特点和任务保障实际,开展相关研究和先行试点,再总结经验,逐步推开,最终实现基于军民融合的军用运输机装备保障模式的全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