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激起的涟漪有多大?
在央视“3・15晚会”曝光郑州市科视视光技术有限公司违规给中小学生验配角膜塑形镜的问题之后,本刊随继对全国各地包括中小学生家长在内的128名消费者展开了随机问卷调查,并分别对几组不同特征的消费者进行了深入采访。同时,还调查采访了部分地区的眼镜零售企业,了解在“3・15”之后角膜塑形镜验配机构的处境。
角膜塑形镜验配比例
在接受调查的消费者中,曾购买过角膜塑形镜的消费者为9.3%,其中83%的消费者选择在眼科医院进行验配,只有17%消费者选择了视光中心。深入采访后发现,选择在眼科医院验配角膜塑形镜的消费者认为,近视属于眼部疾病,眼科医院一定比眼镜零售企业的专业程度更高且更有保障;而选择在视光中心验配的消费者则认为,近视不属于眼部疾病,许多视光中心的专业程度足以与眼科医院媲美,而且视光中心的收费更加明确、合理,相比与眼科医院长期排队的情况来讲,视光中心更加具有针对性,服务也更加周到。他们还表示“3・15晚会”的报道属个别案例,不会改变选择,继续相信视光中心。“3・15晚会”事件后,部分视光中心与当地相关监管部门进行了积极沟通,因此并未给企业验配角膜塑形镜带来太大的影响。
而对46%的听说过角膜塑形镜,但未验配的消费者来说,在“3・15晚会”的报道之后,如果要选择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话,56%会坚持选择眼科医院,17%坚持选择视光中心,8%选择不再相信视光中心,改为眼科医院,19%表示不在乎或未关注“3・15晚会”的报道。深入调查后发现,担心角膜塑形镜不安全、价格较高以及护理过程较繁琐是他们未选择购买角膜塑形镜最主要的原因。
验配过角膜塑形镜消费者对机构的选择
听过但未验配角膜塑形镜消费者3・15后对机构的选择
通过对全国部分地区的大型眼镜零售企业的调查来看,在消费者方面,大多数眼镜零售企业表示消费者对角膜塑形镜的态度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只表示会更加谨慎,这与近年来信息大爆炸,消费者对真假信息的辨别能力加强有关;在政府方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角膜塑形镜监督检查》的通知,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江苏、安徽、浙江等全国各省市相继展开了专项检查活动,对正在进行角膜塑形镜销售和验配的各眼镜零售企业和眼科门诊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进行了筛查,均未发现严重违规企业。而在此次事件的发源地——河南郑州则成了重点检查对象,有消息称,当地执法部门在查处了郑州市科视视光技术有限公司之后,要求当地部分具有《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眼镜零售企业和眼科门诊停止销售角膜塑形镜。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做法容易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关于角膜塑形镜的验配和销售之间本就有着尚未明确的灰色地带,担心这样的做法对已经购买过角膜塑形镜需要每月复查的消费者来说,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