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超
(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 南京 211200)
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的合理用药及其药学监护分析
张 超
(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 南京 211200)
目的对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的临床合理用药及其药学监护探讨。方法选择关键词“不良反应”及“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Ⅱ)”,搜索在期刊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时间为2010年8月~2015年8月,对其检验结果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发现,纳入文献为56篇,其中68例患者,出现两种脂溶性维生素,分别为脂溶性维生素(Ⅱ)和(Ⅰ),患者年龄集中在50岁以上,不良反应种类主要为:过敏反应致过敏性休克等。结论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不良反应和患者用药时间、过敏史以及年龄密切相关,因此在临床应用中,要强化不良反应影响因素控制,提高患者的临床应用安全性。
注射;脂溶性维生素;不良反应;药学监护
作为人体六大营养物质之一,脂溶性维生素具备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更是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意义重大,主要用于不能经消化道正常进食及身体虚弱等患者体内维生素的补充,临床中常选用复方脂溶性维生素进行补充,对于1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一般用脂溶性维生素(Ⅱ),对于11岁以下的儿童则往往用脂溶性维生素(Ⅰ),随着近年来的广泛使用,发生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多[1],针对此,笔者检索了我院期刊数据库的相关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研究对象为我院期刊数据中2010年8月~2015年8月的报道,经设置关键词为“不良反应”和“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Ⅱ)”,剔除了数据不完整报告、综合文献等,所选皆为个案报道,共68;例,其中女35例,男33例,并在后续研究中统计分析其年龄、性别及过敏史、用药原因、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
2.1 病例年龄、性别分布特点
经统计分析得出,全部抽选出的68例患者中,有女35例(51.47%),男33例(48.53%),其中年龄最小的仅8岁,年龄最大的则为63岁,32例患者为50岁以上,占到了47.06%,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表。
表1 病例年龄、性别分布特点及构成比
2.2 病例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
经我院统计分析得出,病例涉及到2个品种所致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不良反应,其中18例为脂溶性维生素(Ⅰ),占26.47%,50例与脂溶性维生素(Ⅱ)有关,占到了73.53%。
2.3 病例过敏史及用药原因统计
经我院统计分析得出,出现不良反应的68例病例中,33例为各种疾病手术后用药,占到了48.53%。见表2。
表2 病例过敏史及用药原因统计
2.4 病例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
经统计分析得出,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致不良反应多于用药后1~15 min内发生,其中9例发生于用药后2 min内,53例发生于用药后3~15 min内,有6例发生于用药后15~30 min内,具体情况如表3。
表3 病例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统计
2.5 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转归
出现不良反应的68例病例中,有严重不良反应病例43例,具体细分可得,4例为双硫仑样反应,39例为过敏性休克,一旦病例出现不良反应,我院则对其立即停药,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对症处理和治疗,后续无死亡病例出现,均治愈。
3.1 控制剂量及药液浓度
综合以往的相关研究看来,常见的输液反应种类较多,诸如过敏反应、热原样反应及空气栓塞、菌污染反应等等,过敏反应轻症则有红斑样皮疹、皮肤瘙痒等表现,重症者则会表现出呼吸困难、出现气喘等,极其严重的情况下,则会导致病例死于过敏休克,此外,用药过程中,过大的添加药物剂量、药物的相互配伍及添加的浓度过高,则共同组成了影响输液反应的重要因素,不溶性微粒检验属于限度检查,某药单独使用时不超过人的致热量即为其限量,混合多种药物在一起,则显然会累计其热原量,这种情况导致的后果即为可能超过人体耐受量。
3.2 把握好适应证
综合以往的治疗及研究看来,用脂溶性维生素补充脂溶性维生素方面的治疗中,仅能将其用于不能经消化道正常进食的病例,其能在病例体内形成一定储备,不会发生禁食者短期内缺乏维生素的情况,全胃肠外营养支持4周以上者,方可对其进行此方面的补充,对于超长使用者,医院的药师则应当针对性给予干预[3]。
经我院研究得出,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方面,形成的不良反应与用药时间、过敏史及年龄相关,与皮肤无关,在药学监护方面,应当把握好适应症,对药液浓度及剂量进行合理控制等,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1] 秦红梅,宋 怡.药学监护中的人文关怀对推动合理用药的影响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2,33:76-77.
本文编辑:李 豆
R977.2
B
ISSN.2095-8242.2017.13.2553.02
张 超(1969-),男,江苏溧水人,大学本科,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