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洁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小儿喉罩置入应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分析
常 洁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目的分析小儿喉罩置入应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60例患儿为实验对象,按照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常规组患儿瑞芬太尼剂量为1 μg/kg,研究组患儿瑞芬太尼剂量为2 μg/kg,两组患儿并同时联合丙泊酚3 mg/kg静脉注射麻醉。结果两组在麻醉前(T1)、麻醉后(T2),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无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喉罩置入时(T3)及置入后1min(T4)的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 μg/kg瑞芬太尼联合3 mg/kg丙泊酚予以静脉注射,能有效稳定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可将其作为患儿置入喉罩的麻醉诱导方案。
丙泊酚;瑞芬太尼;不同剂量;麻醉诱导;喉罩置入
喉罩在临床呼吸道气道管理中,存在创伤小、操作简单、血流动力学不影响以及对咽喉部刺激小等特点,在小儿麻醉中备受青睐。喉罩插入实际过程中,对麻醉深度、操作方法以及肌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要求,置入喉罩条件越好,可避免喉痉挛、咳嗽等不良反应,同时还能对患儿肢体运动进行有效预防[1]。此次实验以我院60例择期手术患儿为实验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纳入的患儿,均在我院于2016年02月~2017年02月间行择期手术的患儿,按不同剂量,将此次纳入的患儿60例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并同时予以丙泊酚3 mg/kg静脉注射麻醉。研究组中18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年龄1~9岁,平均(4.23±1.33)岁;常规组中19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年龄1~8岁,平均(4.11±1.01)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比较发现两组的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两组患儿均禁饮水4 h,禁食6 h,构建静脉通道。手术之前30 min,予以阿托品0.02 mg/kg肌内注射,在进行麻醉诱导之前的2~5 min,给予利多卡因1 mg/kg。基础麻醉:丙泊酚3 mg/kg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各自取1 μg/kg(常规组)、2 μg/kg(研究组)。喉罩置入前,予以面罩吸氧,观察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患儿咽喉、下颌松弛,并置入相匹配的喉罩,予以纯氧,进行辅助呼吸,与麻醉剂相连,将PET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31~45 mmHg。维持麻醉:瑞芬太尼0.2~0.3 mg/(kg·min)联合丙泊酚8~10 mg(kg·h)。喉罩选择时,参照患儿体质量,通常情况下,体质量低于5 kg的患儿取喉罩1号;5~10 kg患儿取喉罩5号,10~30 kg患儿取喉罩2号。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前(T1)、麻醉后(T2),喉罩置入时(T3)及置入后1 min(T4)的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在麻醉前(T1)、麻醉后(T2),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无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喉罩置入时(T3)及置入后1 min(T4)的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不同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s)
表1 对比两组不同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s)
指标 T1 T2 T3 T4 MAP 研究组 94.5±9.1 70.4±6.5 75.6±5.1 76.6±6.2常规组 95.4±7.7 82.2±8.1 96.7±8.5 95.6±6.6 HR 研究组 125.6±10.3 100.5±4.5 104.7±9.9 107.8±10.1常规组 124.5±9.1 112.5±9.1 120.4±9.5 125.6±8.9
喉罩在现阶段临床麻醉中,应用十分广泛,大部分的临床研究报道都认为喉罩通气,有助于使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会相应的减少。另外,曾有研究指出,喉罩拔出若是在适当的麻醉深度下进行,能够防止患儿术后出现不良的负面情绪[2]。患儿呼吸系统在静脉全身麻醉中,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呼吸道阻塞的发生几率有可能会增大。虽然通过气管插管予以全身麻醉,安全性较高,但插管这种具有侵入性的操作,会刺激到患儿的气管粘膜、舌根以及会厌黏膜,此外,在麻醉深度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要求,与此同时,还会容易发生插管难度大、多次插管的现象。
现阶段,瑞芬太尼麻醉剂量尚未有特定的标准剂量,通常剂量范畴在1~4 μg/kg,本次实验结果发现,两组在麻醉前(T1)、麻醉后(T2),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无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喉罩置入时(T3)及置入后1 min(T4)的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差异较大(P<0.05)。表示2 μg/kg瑞芬太尼联合3 mg/kg丙泊酚,血流动力学变化更为稳定。
[1] 谢 骏.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用于患儿喉罩置入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14:96-98.
[2] 张生长,王世祥,王福生,陈玉培,刘晓军.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23:4537-4540.
本文编辑:吴 卫
R614.2
B
ISSN.2095-8242.2017.13.25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