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洁勤,黄秋霞,陈 松,黄美秋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 百色 533000)
预警性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班洁勤,黄秋霞,陈 松,黄美秋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 百色 533000)
目的探讨预警性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预警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88%,平均住院时间(16.42±0.72)天;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57%,平均住院时间(21.53±2.07)天;两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警性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有积极预防作用,短患者住院时间,效果良好,值得借鉴。
预警性护理;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预防效果
本研究为确定预警性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随机将102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分成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预警性护理,现报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具备髋关节置换术指征,排除合并重要脏器以及造血系统严重病变者、精神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全者,均知情同意。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78例,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 IV期)4例,单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0例,合并高血压8例、糖尿病3例、强直性脊柱炎1例。手术方式:单侧股骨头置换术6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34例(其中双侧全髋置换术2例);年龄范围:60~69岁24例,70~79岁50例,80~89岁26例,90岁2例;依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平均年龄、骨折类型以及手术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评估、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康复锻炼以及出院指导等,不强调特殊护理内容。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则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应用预警性护理,其护理内容如下。
1.2.2.1 超前评估和强化健康宣教
(1)术前充分了解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全身情况,查看其可能影响病程的各种因素,如心、脑、肺、肾、血液、内分泌、免疫系统、营养状况,同时检查手术所涉及的重要器官功能,如心脏危险指数,DVT高危人群,对手术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自理能力等评估。(2)责任护士做好上述人群健康宣教工作,为其详细讲解髋关节置换术最常见的并发症类型以及预防措施;同时,针对不同的病种患者给以相应的指导,如: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床上大小便等。(3)股骨颈骨折患者行皮肤牵引术,以解除髋关节周围肌肉痉挛,为手术治疗创造条件。
1.2.2.2 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
(1)深静脉血栓形成:①护理人员应充分掌握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前兆,严密监测其患肢皮肤颜色、肿胀、温度等变化。②术后6~8 h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等预防血栓药物。③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麻醉清醒后指导患者行患肢足趾活动,踝泵锻炼及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同时按科室自制术后功能锻炼护嘱单,指导患者完成股四头肌收缩训练、臀肌收缩训练,要求至少30下/次,4次/d,逐渐过度到直推抬高练习,屈膝、屈髋运动,助行器练习、拐杖练习等;④指导患者穿逐级加压弹力袜,必要时应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2次/d,1 h/次,加速下肢静脉回流。(2)压疮护理:患者入院1~2 h内,责任护士应按照Braden压疮风险评分表对患者的感知能力、潮湿程度、活动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同时,利用骨科床吊环指导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正确抬臀,每日使用温水擦浴,保持髋关节周围皮肤清洁卫生。对于不能自主翻身抬臀的患者,应卧气垫床、臀下垫水垫。(3)肺部、切口感染:①术前严格做好骨科备皮,病房消毒,安排患者住单人房间或与非感染患者同室,预防交叉感染。②手术前后应用抗生素,以降低感染的风险系数。同时,严密监测患者体温变化,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
1.2.2.3 术后心理干预
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容易产生抑郁、忧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表情、行为等变化,了解其心理动态,及时消除其负性情绪,使其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免影响其康复效果。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88%,低于对照组的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是(16.42±0.72)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是(21.53±2.07)天,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51,P<0.05)。
老年人普遍存在骨质疏松,一旦受到外伤则容易产生髋部骨折,引发行走障碍[1]。目前,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临床上相对成熟的技术,对于不可逆性的髋关节损伤病的治疗效果肯定,不但可矫正畸形[2],还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但对老年患者所致创伤比较严重,并发症多[3],影响患者手术安全性,需辅以恰当护理干预。现阶段,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多采取常规护理,但常规护理内容缺乏全面性、系统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有必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警性护理,弥补常规护理的缺陷。
在预警性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必须掌握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首先,超前评估有助于医护人员发现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潜在风险因素,从而在术前排除,保证患者手术安全;其次,因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管内膜产生病理性改变,其血液粘稠度较高,加上凝血因子水平上升等因素,患者容易并发深静脉血栓,诱发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肢体肿胀和皮肤颜色紫绀等表现。因此,护理人员提前做好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干预,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因运动缺乏协调性,容易引发人工髋关节脱位。还有老年患者因自身皮肤的耐受性较差,加上疼痛导致肢体活动受限,术后因医疗的限制和长时间卧床,压疮风险率高。因此,要求护理人员高度警惕,加强防范意识,做好心理疏导保持患者身心健康,主动参与治疗护理,有效的避免并发症,提高功能康复效果。
本研究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2.8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1.57%,P<0.05,充分证明了预警性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同时,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实践证明预警性护理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有助于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王晓庆,高佩佩,刘 洁,等.老年髋关节置换围术期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6):87-88.
[2] 杨万凤.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髋骨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104-106.
[3] 张洪英,李贵香,范文菊.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及预见性护理对策[J].医药前沿,2016,6(23):281-282.
本文编辑:吴 卫
R473.6
B
ISSN.2095-8242.2017.009.16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