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新+蔡普民+王淼
(天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387)
摘要:绿色发展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习近平绿色发展观具有多重维度的价值考量:绿色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绿色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总之,习近平绿色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前和今后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关键词:绿色发展;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观,形象地概括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简称“两山论”),是习近平2005年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时提出的理念。 习近平绿色发展观具有多重维度的价值考量:绿色生产力、绿色自然观、绿色发展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绿色价值观和新的生态经济伦理。绿色发展观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绿色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到了新常态,绿色化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发展趋势、发展要求提出的发展新思想、新理念。绿色,指的是环保、低碳、高效、节约、安全、和谐、健康。“化”,是动态的过程,意指改变、发展、教化、同化等。绿色化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的双重建构,是制度建设和价值共识的一致达成,是资源观与发展模式的高度契合,是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相互交融与渗透。 在狭义上,绿色发展,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科技进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能耗,保护、修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经济生态化,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从广义上来看,绿色发展至少包括以下含义和要求。全面发展。其实质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定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既不是不分主次,也不是单打一,而是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協同发展和动态平衡,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五大建设领域取得长足进步,但仍有亟待补齐的短板。只有把各个领域的短板补齐,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建成全面的小康社会。
协调发展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提出了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 他多次强调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习近平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战略构想和战略举措,比如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上海)自贸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习近平区域发展新观念,将引领中国区域发展迈进新的时代。持续发展。习近平强调,把经济发展简单化为GDP 决定一切,这是GDP崇拜,是“要钱不要命”的发展。绝不能吃祖宗的饭,断了子孙的后路,坚决反对要钱不要命的发展,要把火焰山变成花果山。习近平指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是良性互动的关系:经济要环保,环保要经济。 经济生态化,生态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绿色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概念的发展
“两山论”是针对解决保护发展生产力与生态环境的现实矛盾提出来的,彰显了新一代领导人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担当,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逻辑。习近平的“两山论”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两山论”把生态环境与社会生产力理解为一个整体性的存在,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使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内涵得到丰富和提升。“两山论”摒弃了把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单向度思维,实现了发展与环保的共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生产力的一时发展,这是经济上的短视,是必须破除的误区。“两山论”实现了生产力发展、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是对发展与环保“二律背反”的矛盾的解决与克服。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生产力概念外延涵盖多种生产力,包括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肥沃土地、稀缺的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属于自然生产力,其完整性和丰满度决定了生产力系统总体的容量、空间、潜力和未来趋势。
三、习近平绿色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绿色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的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绿色自然观以实践为基础和出发点,阐述了人类、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只有三者和谐相处才能求得持续理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绿色自然观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将人类看为自然的一部分和普通一员,而不是高于自然的存在,人与自然不存在谁是中心的问题。 恰如德国哲学家海尔格尔所言,人与自然界是一体共在的关系即“在世之在”。在马克思的视野中,自然界虽然是个有缺陷的存在物,但自然界却为人类社会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离开了感性的外部世界,人类什么也不能创造。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人与自然通过生产实践互相作用、相互影响,人类通过改造自然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界也对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影响。 反之,如果人类违背自然规律,那就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惩罚,遭致自然的报复。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绿色自然观认为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绿色自然观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于建设绿色中国有着深远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习近平指出,人类应该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然,像珍爱生命一样珍惜自然,人类应当承担对自然保护的义务。人对自然做了什么,就是对人类自身做了什么。因此,绿色发展是解决中国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引擎。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绿色自然观的重新诠释和解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龚刚:论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南 开 大 学 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2]程恩富,谭劲松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1).
[3]吴敬琏:以供给侧改革应对 “四降一升” 挑战 ,中国经贸导刊.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