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物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2017-05-18 11:17徐礼辉
东方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中华民族历史

徐礼辉

(浙江省丽水中学)

摘要:立德树人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历史作为人文学科天然承载着道德教化功能,血肉丰满的人物教学成为成人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学德育;历史教学

课堂教学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历史人物教学是历史课堂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历史人物丰富多彩的个性,深挖德育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立志成才的奋斗目标、坚强的意志品质、勤奋好学的传统、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为善的人生境界。

1.以典型的人物为载体,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青少年正处于构思自己未来方向的阶段,此时最需要认同效法的对象,来鼓励他们建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在历史课的素质教育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他们的典型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往往是产生道德行动的强大动力。以历史名人为典范,找出自己内心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对象,能激发起青少年“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点燃青少年立志的热诚,建立坚定的信心,进而肩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几千年的历史之中。中华民族在屡经艰难困苦和外侮内辱中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在世界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泱泱大国,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力量的维系、凝聚、鼓舞与促进。历史有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容:如孟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 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骞矢志西域,百折不挠;班超投笔从戎,立威边塞;史可法抗清,凛然正气,虽死不屈;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陈化成、冯子材的老当益壮;谭嗣同的快哉赴死;陈天华的钟鸣狮吼等等,无不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正气。在进行这些人物的教育时,我尽量地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言论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去逐步地体会到一种悲壮、崇高的美感,从而使学生联想到,假如我处于祖国危亡的紧急关头,也应该像他们那样挺身而出,救国救民,建功立业,使学生的情感达到升华。

2.以历代贤者为模范,教育学生做具有良好品德的文明人

中华民族是文明礼仪之邦,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如诸葛亮为治理国家而“鞠躬尽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顾宪成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志向;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这些人物的崇高志向和博大胸怀,是能让我们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以此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学生树立面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民族。如孙膑双膝被残而作《孙膑兵法》;司马迁受迫害被处宫刑后发奋著成“史家之绝唱”的《史记》;王羲之练字洗笔成墨池;祖冲之历经万次演算得到圆周率数值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等。加强对这些人物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对他们所处的时代、取得的成就及其地位进行了记忆,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立志勤学是人材成长必须具有的精神;自强不息,奋勇进取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尽艰难而不衰亡的重要原因。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科学,坚持真理。如坚持“直笔”修史,正确评价人物的司马迁;著《论衡》要对古往今来的学说进行秤量和品评,而后区别是非真假的王充;拒绝高官厚禄引诱,绝不放弃自己的《神灭论》主张的范缜等等。加强对这些人物的教学,不仅在智能上使学生明白了他们的真理观点出现在当时的进步性,理解了他们的学说内容,学说出现的背景,统治者为什么迫害他们的原因,而且在情感上也使学生对他们勇于坚持真理精神产生崇敬之心。

3.以典型的反面人物为教材,弘扬正气。

历史教材中,例举了许多危害一时,为后人所不齿的反面人物。如甘当儿皇帝的石敬瑭;善于拍马屁,装孝心、暗藏夺权野心的安禄山;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先投降女真贵族,后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的秦桧;“贪污之王”和坤;贪于权势,对内镇压太平天国、维新志士、义和团,对外一昧卖国的慈禧等等。将这些人物的丑恶言行尽量地揭露出来,使学生不仅对他们产生了憎恨感,也使学生在批判中辨明了是非,弘扬了正气。

中华民族的无数脊梁,无一不是“以天下为已任”并具有高度社會责任意识的人,从战国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南宋陆游的“死去原知万能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到明末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有这些历史人物的光辉业绩和爱国遗训,都将唤起和激发青年一代的爱国责任感,使他们自觉以民族昌盛为已任。再次,教育学生具有开拓进取的实干精神,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历史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这种开拓进取的精神。

4.分析典型人物的慎独性格,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利用历史人物加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做人不变的信条。古人云: 人无信不立,君子一诺千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诚信二字,看似简单,真正做到需要付 出艰苦的努力。在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的今天,一些领域道德失范、假 冒伪劣、坑蒙拐骗、不信守合同、不讲究职业道德现象仍然很有市场,这些现象和陋习也 侵蚀着校园,给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中小学生中考试作弊、言行不一、欺 骗老师和家长的情况还屡屡发生。要 坚决刹住这股歪风邪气,这不仅仅是一个考风的问题,实际上是我们对下一代人诚信教育的问题,是一个风气问题。诚信教育直接关系 到培养什么样的人。诚信需要从小做起。作为教师,教书育人首先要做到这一点。针对这些情况,迫切要求在广大师生中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战国时,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在城门外立柱,宣布:谁能把木柱搬到北门,赏十金。国人不相信会有如此重赏,无人肯搬。上扬有奖赏额提高的五十金。有个胆大的人把木柱搬到北门,商鞅立即如数发给赏金。商鞅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对改革带来什么好处?通过和学生一起探讨,帮助同学们树立诚信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和学新主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中华民族历史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