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蓉蓉+蔡普民
(天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市 300387)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与民主法治的确立,公民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公民教育源于国外,国外的公民教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值得我國在实施公民教育的过程中加以借鉴,以便更好地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公民教育。
关键词:公民教育;国外经验
公民教育目前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加强和改进公民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我国的公民教育起步较晚,当前公民教育的发展仍存在一些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吻合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一、当前我国实施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
1.公民及公民教育的概念
“公民”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雅典和古罗马的城邦时期。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国家的公民不仅要服从宪法规定的政治秩序及法律规范,而且要具备符合该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公民意识。现代汉语词典中,公民教育是指社会培养新加入者成为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中有效能的成员的教育过程。
2.我国实施公民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当前公民教育的理念问题。我国传统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公民义务和责任意识的教育,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个人对国家的服从以及义务的履行和责任的重要性。这样就很难唤醒公民的主体意识并调动公民的积极主动性。从理论上讲,公民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应该是对等的。但从实际操作的层面来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不可能时时都是同步的。
第二,当前公民教育的教育形式问题。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大部分比较抽象,很难让受教育者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体验到公民教育,受教育者也就很难将它们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更不能将它们转化为行为实践。在一些人的观念里,公民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让学生遵守,成为“好公民”。简单的说教式教育并不能使学生自发地接受所学到的知识,即使接受了也不能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不能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主体性意识的合格公民。
二、当前我国公民教育实施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1.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封建思想对人们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易改变的。封建社会中,人们只是隶属于封建君主的另一种形式的私人财产,封建社会残留的“臣民”意识根深蒂固。尽管在近代历史上涌现了一批企图改革、改良封建体制并引入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进步知识分子,但都没有出现过一次真正彻底的、具有完整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受此影响,我国公民普遍存在着主体性意识不强的现象,在处理个人与国家、与民族、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往往会因为主体性意识缺乏而导致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的缺失。
2.公民教育体系建构的滞后
就当前情况而言,在教育物质文化层面,国家一直注重对教育的投资,学校的教学设施尤其是城市的教学条件已逐步趋于完善和成熟;在教育制度文化层面,当前像公民教育这样的教育类别并没有独立化和制度化,有时甚至被边缘化了;在教育心理文化层面,我国一直偏重“应试教育”,许多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无论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乃至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都没有能够以培养一个合格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公民为基准和前提。
3.公民教育的教育方式接受度不高
一些教育工作者在工作理念上存在一些偏差,认为公民教育一定要通过某种教育“实体”才能完成,例如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和教材。事实上,公民教育潜藏于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其途径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各科教学渗透、个别教育等途径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以外的补充。
三、国外公民教育的成功经验给我国的启示
1.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目标
从对国外一些国家成功实施公民教育的经验来看,这些国家的公民教育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大的实效,和这些国家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明确的教育目标是分不开的。美国公民教育就是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实例。由于美国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混居的国家,美国的公民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基于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价值追求,在不同时期,美国又制定了具体的教育目标。
在美国的一些高校,学校首先会对道德和公民责任与能力进行相关的界定,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适合本校的公民教育目标。与美国相比,我国的一些教育目标,诸如“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等,虽然确实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一定的距离,有些学生甚至还不尽然了解“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深刻内涵。这类教育目标太过于宽泛、笼统,不利于公民教育的具体实施,给教育者在实际操作中增加了难度。
2.增强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加强实践教育
分析国外进行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不难发现,没有一个国家不对公民进行政治教育,但如何巧妙有效地进行政治教育却是一门艺术。在我国,学校历来是国家进行政治教育的传统阵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宗教、政党、社区以及大众媒体等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宣传途径。在学校的教育中要尽量地将带有政治倾向性的教育变成一种隐蔽性的教育。
3.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
韩国由于地缘关系,在文化传统方面有着很多与我国相似的地方。新加坡和韩国在推行公民教育的过程中,都没有一味地照搬西方的教育经验和模式,而是选取了经典的儒家文化作为基石,融合西方的一些理念和做法,成功地推行了公民教育。
新加坡、韩国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施公民教育的成功经验,表明传统文化在推进公民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我国目前公民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很多方面都在提倡学习西方的经验。全球化的进程使得各国之间有了较以往更多、更大的文化对话空间,但毕竟中西方之间存在着很多文化差异。我国在开展公民教育的同时,批判地传承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将有助于使我国的公民教育既具有时代的特点,又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
参考文献:
[1]余维武.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5(07).
[2]李明哲.大学生公民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6.
[3]胡艳蓓.当代西方公民教育思想评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2(04).
[4]冯军霞.美国高校公民教育中的服务性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