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颖
【摘 要】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王建中于1973年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描述的是红军长征抵达陕北时,陕北人民喜迎子弟兵的热烈场景。乐曲完好地保存了原民歌的风格特点,用琴声代替歌声。笔者通过自身演奏实践,对其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知,因此,就如何能够更好地演奏好该曲做了曲式分析与弹奏要点解析。
【关键词】王建中;复三部;情绪;细腻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096-01
一、曲式结构分析
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首商调式复三部曲式,全曲有两个鲜明的主题。在节奏与速度上都有着明显的对比特点。该曲结构为:引子+A+B+A1。
引子(1-8小节):该段是模仿竹笛的音色,旋律悠长、宽广,是极其舒展、歌唱性很强而明亮的信天游曲调。这是一段散板,音符如流水般由慢至快,再由快至慢,左右手交替上去,弹奏出一连串的分解一级九和弦,运用倚音、颤音来表现陕北人民期盼红军到来的喜悦之情。
A段(9-31小节):该段是全曲的主题,歌唱性强,旋律悠长,具有陕北特色。A段音乐的情绪是热情的,在弹奏时旋律要扬起来,力量向前推送,注意连贯性。该段是变换拍子,需要弹奏者数清楚节拍,注意强弱拍点,充分地把乐曲的句子演奏清楚,把乐感处理恰当。另外还需注意该段的切分音,注意它的强弱变化,注意力度的把握,突出主旋律声部的音响色彩。A段结尾处有一个倒影模仿的节奏音型,需要弹奏得非常弱,为突出B段做准备。
B段(32-140):该段为全曲的高潮部分,做了三次变奏。力度上音区上不断扩大加强,情绪越来越热烈,展现了一幅人民欢迎子弟兵的热烈场景。高潮段的快板让听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采用双手和弦上下大跃进的快速重复的方式演奏,与第一部分产生强大的对比,这里需要以强大的爆发力进行弹奏,背部与臂力相结合使音乐“活”起来。
B段主题的第一次变奏(60-84),主题在左手上,身体重心左移,右手音量控制好,突出左手声部。音值可弹得稍短促,以达到民族特色。进入第二次变奏前是16分音符的跑动,从左手引入到右手注意重心转移、连贯。第二次变奏(85-114),主题转移至右手开始,加花变奏,声部也不断加厚、力量加强。这一段要弹得比较轻盈欢快,特别是右手16分音符的清晰度,注意左右手主题的轮换与衔接,第二次变奏结尾处可稍作减慢,向上推送引入第三次变奏。第三次变奏(115-140)从慢到快的处理,力量不断增强、音色加厚、速度拉宽,双手要弹奏出明亮的八度,需要把力量沉下去,弹奏得非常“深”,利用背部带动臂力“插”进键盘中,达到音响效果带来的音乐满足感。
A1段(141-164):该段为主题的再现部分,音乐又回到了开始的柔美旋律中,整体比A段要辉煌,右手采取的是八度和弦的主旋律加花,左手运用的是琶音式的流水线条,需要弹奏得连贯抒情,颗粒感强,仿佛把人带入到一种波澜壮阔、豪放的情绪中。在最后的13小节里运用了很多装饰音加花,听上去比较自由,但又不能脱离节拍,需要手腕柔和地左右转动,使音在掌心里变得轻盈柔美,让听众有回味无穷,意犹未尽的感觉。
二、弹奏要点解析
全曲共164个小节,中部情绪变化最大,力度速度最难把握,引子部分节奏最难控制,装饰音是否弹到位决定这曲子是否够精致,左右手主旋律的变换是否能流畅连贯都很重要,需要细练与钻研。
首先,引子部分是自由拍,有大量的32分音符,并且是左右手交替连贯进行,需要注意两手的衔接、情绪与力度的把握,音色要干净,不能粘指脱拍,要弹奏出自然不受约束的节拍感受,时紧时松的弹性感觉,更要在音量上逐渐增强。
在引子和A1中都有长tr(颤音),第一次出现在第5小节,这里的颤音是倚音带颤音,先是一指快速送至五指,三指跨过五指,用三二指由慢至快跑动起来,注意左右手互相不受影响。第二次出现在第152-153小節,这里是完整两小节长颤音,要注意的是手指的放松和位置的变换,且不可靠手腕去弹奏,并且要控制好音量,因为左手部分的主旋律要突出。第三次出现在156小节,这里的颤音由于前面同音连线的原因,不从本音开始,而是从上音往本音来回颤动。
B段情绪跨越比较大,速度力度上都与A段形成鲜明对比,要充分运用上全身带给手臂的力量,用强大的爆发力去演奏出响亮厚实的音色与弹性,表现出陕北人民迎接红军到来的喜悦、激动之情。B段最重要的是要突出主题旋律,注意左右手轮换时音色力度的控制与衔接,这样才能很好地突出主题的音乐美。
这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作品,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细腻,不管是从织体上,还是速度、力度、乐感等方面都需要练习和探究。
参考文献:
[1]王新惠.钢琴改编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分析[J].艺术专家,2007(2).
[2]汪毓和.汪立三——为中国钢琴音乐开拓新境界[A].中国钢琴作品的分析与演奏[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3]魏廷格.钢琴改编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分析[J].艺术百家,2007(2).
作者简介:
舒 颖,艺术学硕士,江西应用科技学院音乐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