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记者 郭丝露
南方周末:“一带一路”主要是由中国政府倡导的一种理念和框架,您觉得在此之下有没有必要将之具体化,建立一个类似于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国际治理机制?
魏建国:“一带一路”的含义远远超过了FTA。
以前中国开放是外国的资本、技术、设备、管理进入中国,而“一带一路”合作是双向的,我们要“走出去”。另外,“一带一路”合作有“五通”,开放层次更高、范围更广,牵连到教育、文化、科技等。最后,“一带一路”合作开放的手段是共商、共建、共享,比如在非洲建设一条铁路,我们要思考如何保护这条铁路,大家共同商量线路、生物保护、资金、人员、车次等,各方面共建,然后是共享。
共商、共建、共享的目的首先是要打造经济利益共同体,从利益共同体达到命运共同体,最终目的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以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就“一带一路”设立一个机制,因为会将它的范围限制得太小了。
南方周末:也就是说中国将力争引领下一次全球化浪潮。那么,应该如何做才能达到您前面所说的目标?
魏建国:“一带一路”是一个长远的规划和愿景,我可以说,“一带一路”会是支持未来五十年的一个对外方针。目前中国企业开局良好,成就巨大,但仍有大量民营和中小企业和一些央企处于一种焦虑和迷茫的状态:我该怎么“走出去”?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首先是“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和规划的信息不对称。比如对一个洗衣机企业(而言),应该(去)哪个国家投资,那个国家的投资环境如何?国别研究、市场研究、项目研究以及可行性研究的信息,他们无法获得。
其次,途径不对称。对一个民营企业来说,要出去是先找发改委呢,还是找商务部,抑或找工商联或者驻外使馆?具体到法国、意大利,不同国家的门路一样吗?
最后,程序不对称,比如是先立项还是先报批,是先贷款还是先“走出去”,是先到目标国家考察然后单独设立,还是到当地的中国工业园区设立,这些都是很具体的问题。
企业为什么焦虑,因为他们看到“一带一路”政策既兴奋又高兴,但想到自己又焦虑又茫然,无从下手。
南方周末:对“一带一路”的理解,有哪些误区?
魏建国:首先,“一带一路”不是中国政府和企业与所在国之间的事情,它是开放的、包容的、合作的、共赢的,我们欢迎所有沿线国家、非沿线国家,中国企业、非中国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包括美日韩欧洲企业参加,这个一定要突破。
在资本方面,我们不能仅仅看到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体,需要撬动社会资本、民间资本,需要撬动国际银行。
此外,对中国来说,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商量很重要。不是剃头担子,一头热。比如,我想到这开工业园区,人家要不要;我想在这搞一个房地产项目开发经济适用房,人家觉得好不好。所有这些都是共商、共建、共享之后,才能市场化操作。所以这个一定要说清楚,不是依靠着中国的援外、援助,不是撒钱。
最后一个误区,“一带一路”不是针对美国的体系竞争,也不针对任何哪一个国家。“一带一路”最大的一点是以发展为核心,衡量“一带一路”成果的标准,是这个项目是不是促进了当地的发展,是不是促进人类的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