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rece+Hazoume+韩雪+孙永欣+杨帆+王灵+王硕+曹广文
摘要:目的 分析上海市杨浦区2006至2015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现状,掌握其流行趋势。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杨浦区2006至2015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6—2015年,杨浦区累计手足口发病11239例,4—7月为发病高峰期。在杨浦区的11个社区中,病例数较多的社区为江浦社区和殷行社区。杨浦区手足口病患者主要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手足口病职业分布监测结果显示,2006—2015年发病患者中主要为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2010—2015年的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其他肠道病毒感染者的比例不断升高,超过了EV71及CA16感染者。结论 杨浦区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特征,建议在高峰季节对易感儿童做好监测和预防。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疫情分析 中图分类号:R512.57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常常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引起疱疹,有时少数患儿可发生由于该病引起的肺水肿、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常常感染0-5岁的儿童,并对其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手足口病在男童中的发病率要高于女童,尤其以3岁及以下的年龄组发病率最高[2]。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A16(CA16)型和肠道病毒71(EV71)型病毒所致。其中,EV71病毒较其他病毒更容易引起严重症状,甚至可以引起死亡。病原体可以通过粪口途径以及飞沫途径传播,有时也可以通过接触患者皮肤和疱疹液传播。在一年中,手足口病主要在夏季发病,并且在热带地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寒冷地区[3]。
1981年,上海市首次报道该疾病在本市区的存在,而在2008年,国家卫生部将手足口病列入丙类传染病[4]。近年来,由于手足口病在许多国家,尤其是东亚地区发生多次暴发或流行,上海市逐渐加强对该病的监督与管理。在2002年,上海市一医院针对EV71病毒和CA16病毒的研究中发现上海地区发生的手足口病主要致病体为CA16和EV71,并且发现了一例由于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合并重症脑炎的病例[5]。此外,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近年来分别报道了手足口病在金山区[6]、宝山区[7]、松江区[8]、长宁区[9]、闵行区[10]、青浦区[11]、卢湾区[12]和浦东新区[13]的流行情况。然而,关于上海市杨浦区手足口病在近十年来的流行情况仍未有彻底的分析。笔者应用杨浦区2006-2015年期间完整的手足口病登记数据,对手足口病发病率和生存率进行分析,为明确该病的发病趋势和生存情况奠定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上海市杨浦区常住户籍人口为研究对象,病例资料来源于2006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上传的个案报道卡,其监测的现住址为上海市杨浦区。各时间段全区人口资料由上海市杨浦区公安分局提供,年度人口数以辖区内户籍人口数和登记流动人口数合计为准。疫情资料则来源于2006-2015年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辖区疫情的调查,整体研究资料的可信程度较高。
1.2 方法
1.2.1 相关定义 参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和《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2012年版)》确定。
聚集性疫情: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但是不足10例手足口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或居委会)发生3例及以上,但不足5例手足口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的手足口病例。
暴发疫情:1周内,同一幼托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例;或同一个自然村或居委会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1.2.2 质量控制 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所有手足口病例进行核实,并排除非本区的病例以及重复病例。
1.2.3 调查方法 根据《上海市传染病监测方案》,由监测点医院对患者进行采样并填写手足口病报告卡,由区疾控管理人员录入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并进行逐一核实和个案调查。
1.2.4标本采集与检测 在监测点医院,医护人员随机对部分患者采集咽拭子和肛拭子,冷藏并送至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进行检测。使用手足口病病毒RNA荧光PCR检测试剂盒,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肠道病毒核酸。针对肠道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本,再用实时荧光PCR法同时检测EV71和CA16两种病毒的核酸。
1.2.5 资料分析 将手足口病报告卡导出并整理生成excel,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資料整理和统计学分析。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计算将以杨浦区常住户籍人口为基础,每年平均人口数为相邻两年人口数平均值;发病患者来源于杨浦区手足口病报告卡。利用APC(Annual Percent Changes, 年均变化百分比)模型来评估10年间手足口病发病趋势进行分析,发病率的比较泊松近似分布,其他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2006—2015年,杨浦区累计手足口发病病例11239例,平均发病率103.48/105,其中2014年发病率最高,达到了210.01/105,2006年发病率最低,达到了12.13/105。在10年内,重症病例共9例,分别出现在2009年(2例)、2010年(4例)和2011年(3例),但无死亡病例。聚集性疫情总计362起,自2006至2015年,每年的聚集性疫情分别为7、17、46、23、53、8、34、8、109和57起。其中聚集性疫情最高的出现在2014年,聚集性疫情最低的年份为2011年和2013年,见表1。此外,在2006-2015年内,无暴发疫情出现。
2.2流行特征
2.2.1 时间分布 杨浦区2006至2015年手足口病时间分布检测结果显示:(1)每月均有手足口病例发生。在2006至2015年内,每月累积发病数最高的为6月,共2051例,占发病总数的18.25%,最低的为2月,共147例,占发病总数的1.31%。(2)手足口病在杨浦区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3月发病开始升高,4-7月进入发病高峰,9月有小幅反弹,表现为一个次高峰。十年内发病高峰(4-7月)占发病总数的54.66%,,次高峰(9月)占总数的9.53%,见图1。(3)在该地区10年内手足口病发病呈现增长趋势(APC=28.5,P<0.05),其中2006-2010年间增长趋势最明显(APC=66.5,P<0.01);2010年后,手足口病发病率增长趋势有所缓解(APC=4.4,P=0.60)。
2006—2015年间,聚集性疫情在6月份数量最多,为75起,占全部聚集性疫情的20.72%。在季节性分布上,聚集性疫情的发生规律与手足口病发病时间相似,表现为在5—7月出现明显的高峰,在9—10月又出现一个小高峰。10年内,5—7月的累积聚集性疫情共169起,占总数的46.69%;9—10月的累积聚集性疫情共77起,占总数的21.27%。
2.2.2 地区分布 2006—2015年,在杨浦区的11个社区(大桥、定海、长白、延吉、控江、平凉、江浦、四平、五角场、五角场镇和殷行)中均发现手足口病病例,其中病例数最多的社区为江浦社区(1870例)和殷行社区(1809例),发病人数占总数的32.73%;其次为五角场镇社区(1390例)、五角场社区(1104例)和控江社区(1130例),占总发病数的32.24%;病例数较少的社区为大桥社区(745例)、定海社区(816例)、延吉社区(614例)、平凉社区(750例)、四平社区(613例)和长白社区(398例),占发病总数的35.02%。
从10年聚集性疫情发生总数来看,累计发生聚集性疫情最多的社区为江浦社区,共64起,占疫情总数的17.68%;累计发生聚集性疫情最少的社区为大桥社区,共16起,占疫情总数的4.42%。
2.2.3 人群分布 患者主要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8.86%,其中又以1-3岁年龄组发病数最多,占发病总数的60.00%。在2006-2015累积的11239病例中,其中男性6696例,女性4543例,男女比例为1.47:1。
手足口病职业分布监测结果显示,2006-2015发病患者中主要以幼托儿童为主,共5420例,占总发病数的48.22%,其次为散居儿童,共4962例,发病数占总数的44.15%,其次为学生,共746例,发病数占总数的6.64%,其他职业人群发病数仅占总数的0.99%。但值得注意的是,2006-2015年学生的发病率依次为0.74/105(8例)、1.30/105(14例)、2.50/105(27例)、2.68/105(29例)、5.79/105(63例)、5.13/105(56例)、6.86/105(75例)、8.43/105(92例)、21.12/105(230例)和13.99/105(152例),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他职业人群的发病例率在这十年内依次为0/105(0例)、0.09/105(1例)、0.56/105(6例)、0.65/105(7例)、0.46/105(5例)、0.37/105(4例)、0.82/105(9例)、1.74/105(19例)、3.12/105(34例)和2.40/105(26例),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见表2。
2006—2015年,聚集性疫情共涉及743人,其中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是主要群体,分别为372人和296人,占到了总人数的50.07%和39.84%。学生共有66人,占总数的8.88%,而其他职业人群仅有9人,占总数的1.21%。
2.3 病原学检测
2010—2015年,共对735例手足口病病例样本进行检测,发现阳性样本共537例,阳性率为73.06%。在阳性样本中,检测出的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16型(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分别为163、107和267例,分别占阳性标本的30.35%、19.93%和49.72%。2010年,EV71感染者所占比例较高;2011—2015年,其他肠道病毒感染者比例不断升高,见表3。对2010—2015年的7例重症手足口患儿的咽拭子和肛拭子检测发现,病原体均为EV71。
3 讨论
手足口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在春末以及夏初时多发。在上海市杨浦区,手足口病在4—7月份出现发病高峰,随后在9月份出现次高峰,与上海市其他地区的流性特征相似,而该病在杨浦区的聚集性疫情也与该病的发病规律相似。手足口病流行高峰的出现一方面受到气候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人群聚集性的影响。上海的4—7月属于春末夏初的季节,天气温暖潮濕,此时的气候因素更加适宜肠道病毒的传播与繁殖,故容易引起疾病的暴发与流行。而上海的9月份是所有学校开学的时间,在学校内有着大量的学生,拥挤的通风环境以及儿童间的密切接触也会促进手足口病的传播。
在地区分布上,江浦社区和殷行社区是手足口病主要的高发地区。这些地区均有人口密度大、外来人口多、居住环境差等共同特征。在这些地区,人员流动极其频繁,常常有集体性居住或租房居住的现象,较差的室内通风环境和卫生条件增加了儿童暴露于病原体的几率。此外,父母对儿童的关注程度普遍不够,不能及时发现疾病的出现与发展,导致聚集性疫情频繁的发生[14]。
手足口病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均可发病,但是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要患病群体。由于目前尚无针对手足口病的有效疫苗,且该病可以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快速传播,因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是我们可以采取的重要预防措施。这提示我们对该病的预防控制要依旧将重点放在5岁及以下儿童,幼托机构有必要平时定期对餐具、玩具、衣物等物品消毒,并且及时发现患病儿童,做到早期隔离,早期预防。同时,近年来学生和其他职业人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这一现象也提示不能放松对其他人群的实时监测和预防。
尽管我们没有2006-2009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的监测数据,但是在2010-2015年的病原学检测中,我们发现其它肠道病毒感染率不断升高,超过EV71和CA16的感染率,提示我们应该增加其它肠道病毒病原种类的监测。此外,通过对手足口病重症患者检查发现,EV71病毒更容易引起重症病例,这一点应当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对上海市杨浦区手足口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在该地区,手足口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2006至2015年上海市杨浦区手足口发病率平均为103.48/105,发病率高于临近的江苏省(86.70/105)[15],但却低于邻近的浙江省(188.88/105)[16]。此外,在上海市本地,杨浦区的年均发病率要低于闵行区(235.46/105)[10],却高于卢湾区(34.51/105)[12],这提示我们,杨浦区在手足口病上进行进一步的预防控制工作仍然有其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孙军玲,张静.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9):973-976.
[2] BLOMQVIST S, KLEMOLA P, KAIJALAINEN, et al. Co-circulation of coxsackieviruses A6 and A10 in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outbreak in Finland [J]. J Clin Virol. 2010,48(1):49-54.
[3] JIANG FC, YANG F, CHEN L, et al.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ffect th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epidemic in Qingdao, China [J], 2007-2014. Epidemiol Infect, 2016,144(11):2354-2362.
[4]乔鹏,胡晶晶,刘敏,等.上海市杨浦区2009-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5,36(1):44-48.
[5]杨智宏,朱启镕,李秀珠,等.2002年上海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 2005,43(9):648-652.
[6]刘天,宋灿磊,金玉其,等.上海市金山区2014-2015年幼托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6,28(11):784-786.
[7]袁国平,金凯,梁慕明.上海市宝山区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2010,22(7):352-353.
[8]叶慧青.上海市松江区手足口病小型爆发疫情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04,16(10):514-515.
[9]李颖,袁祖英,庄建林.上海市长宁区2005—2007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J]. 上海预防医学,2008,20(12):584-585.
[10]申惠国,李治俊,王君燕,等.上海市闵行区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0,22(8):426-428.
[11]潘引君.上海市青浦区2006-2007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0,22(7):354-355.
[12]郦佳莹,陆璐,袁家麟.2008—2009年上海市盧湾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1,23(4):163-164.
[13]储强,薛曹怡,傅益飞,等.上海市浦东新区2009-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4,31(3):186-191.
[14]曹慎,王琳,黄慧敏,等.上海市杨浦区2009-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6,28(7):479-481.
[15]嵇红,李亮,吴斌,等.江苏省2008至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12,50(4):261-266.
[16]缪梓萍,吕华坤,秦淑文,等.2010-2011年浙江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7):53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