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是重生

2017-05-18 21:25林聪聪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冈仁波齐沙砾

林聪聪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脸上,温暖了整个身子;当清风洗刷了前日疲惫的身躯;当悦耳的鸟啼唤起了心中的理想,顿时感觉我又重生了。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开始惧怕死亡了。24岁在别人眼中正是风华正茂,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是不知何畏勇敢拼搏的年纪,但是我却开始惧怕死亡。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可能是从华山登顶差点失足掉落开始,也或者是弟弟突然疾病去世,更甚是西藏了无人烟的悬崖峭壁间……一点点的积攒,让我更加珍惜生命。

去爬华山,那还是20岁刚出头的年纪,无所畏惧,胆子大的能战猛虎,不知害怕为何物。也许太过于狂妄,在擦耳崖拍照的时候,由于重心不稳,差一点在从崖上滑落下去,还好被同伴扯了一下,但是那一秒脑中的空白,心中恐惧真的是无法言表的,我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活着,我还没有结婚,没有好好孝顺父母,没有好好看这个世界。然而在这之前我没有怕过,甚至曾经一度因为生活中的琐事想过要自杀。回头看过来,当时的想法是多无知,无耻。从那一刻开始慢慢害怕死亡。大四毕业回到家,母亲说弟弟的病可能不会好了,我觉得天都塌下来了,很少见母亲哭得我几乎每日都看见她坐在床边默默流泪。那是我所有弟妹中最懂事的一个,懂事到每次我姨下晚班,他都会从床上爬起来煮碗面,他才13岁。那个时候我多痛恨老天爷,那么好的孩子为什么就让他这么走了,我也痛恨自己,为什么自己这么无能没能帮到他。现在想来,或许他该是幸福的吧,他心地那么善良的孩子,会觉得月亮上老爷爷太孤独去陪他了吧。在月亮上重生,只希望他幸福。我开始惧怕死亡。那么可怕,那么不幸,就在我身边发生,是我的至亲,眼睁睁看着却又无能为力。

6月份的时候去冈仁波齐转了山,進行了一场灵魂的洗礼,我以为那时候的我会毫无私心杂念,但是却没做到。我还是怕死了,就在下山途中,我再一次与死神擦身。冈仁波齐的下山路大多是40度左右的斜坡,布满沙砾,因为地处高原,前后十里了无人烟。十个多小时的跋涉,再加上严重缺水,我开始有些体力不支,沙砾特别打滑,下一段感觉是滑下去的,最难走的估计是过江的那一段。一条蜿蜒的小路只脚掌大的地方,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还有小坡和石砾。在过一段小坡的时候鞋子打滑了,手根本抓不住东西,身后一位来自四川的老大哥扶了我一把。这一下,就等于扶了我一辈子,让我如今能坐在电脑前写下这一段话。那些日复以夜的岁月更迭,如何放下一回又一回触摸死亡的痛苦。

如今,看见许多成年人也好,青年也罢,为了一丁点感情的小事,工作的烦恼,生活得琐事而要跳楼或者其他的一些自残,不顾惜自己的生命。有多少人想活而不得活,有些人想死却还活着。有时候想想,命运对于我们而言会不会太可笑了,拼了命想要幸福的人,却一次又一次经历悲痛的变故;愤世嫉俗要死的人,却被幸福一次又一次的光顾。那些努力想活的人把每一天都当成自己的重生。太阳升又落,反反复复,不曾停止。一次偶然间在微博中遇见了一个跟我弟弟生病的人,姑且跟网友们一样喊他“小公举”好了,大家不要误会了,他可是个堂堂正正的真男人。天上徜徉的龙,云龙。他永远都是那么乐观、向上,他对每一天都是充满期待,最后一天他还在说“长辈告诉我:8号在北郊殡仪馆芙蓉厅呆一天后,9号将随青烟升天,12号早上10点起到阆中千佛岩陪伴我爷爷!相信天堂欢笑多余疼哭!”同是病魔缠身的熊顿,也是满满的都是正能量。她用80后的语言,以漫画的形式玩笑间真实地展示了在很多人还远未接触过的在医院里等待接受生死审判的过程,她给人们的是感动,简单而有分量。罹患恶疾是偶然,但由生到死是生命的必然;创作漫画是偶然,笑看人生是必然;生命中的一段不可避免的被尘埃遮掩是偶然,把自己的生活投诸于生命之火中燃烧、灿烂是熊顿的必然。她用最简单地画笔从一个侧面教会我们用自己心中的必然笑看生活中种种偶然,在浮躁的大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我们永远都不能够预知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到,唯一能做的就是过好今天,因为每天都是崭新的,每一天都是重生。

猜你喜欢
冈仁波齐沙砾
冈仁波齐
逐浪
贺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
冈仁波齐的祈祷
跪拜
肖波齐教授
普兰:荒芜之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