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上一次“脱欧”

2017-05-17 07:58:59宗不争图片网络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廷利八世脱欧

文_宗不争 图片_网络

英国上一次“脱欧”

文_宗不争 图片_网络

英国的“脱欧”公投尘埃已定,看起来是心意已决,剩下的便是如何履行“离婚”手续了。好事者唏嘘感叹,殊不知这英国“脱欧”,已不是第一次,早在500年前,英国和欧洲就已经“离”过一次了。而上一次离婚,动静更大,影响也更深远。

这事说来话就长了。我们知道,西方文化有两大源头,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此二源头被称为“两希文化”,而其中的希伯来文化,也可以称为基督教文化传统。所以,宗教在西方文化的构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公元312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谕旨》,确立了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国教地位。尽管476年西罗马帝国遭日耳曼人起义而灭亡,但自此出现的西欧各国仍奉基督教为国教。英伦三岛,与欧亚大陆隔海相望,这弹丸之地,罗马人当时并未看在眼里,也疏于管理。后来日耳曼人掌权,英格兰的日耳曼人,则长期处于混战状态,文化发展迟滞,直到7世纪后期,英格兰人才普遍接受洗礼,信奉基督教。这期间自然还有诸多波折,日耳曼人本来就有原始信仰,他们信奉奥丁大神,也就是电影《雷神》里雷神索尔的父亲,北欧神话里最大的神,相当于古希腊神话里的宙斯。基督教与奥丁神教交替上位,当然,最终还是基督教占了上风。西方文化逻辑有趣得很,原本的争议地带,一旦被一方占据,反倒会成为此方的阵地。7世纪中期到9世纪,英伦三岛的各族基督教传教士反倒开始向“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老家——德意志和荷兰传播基督教。10世纪不列颠人又向维京入侵者传播基督教信仰,效果非常好,传教士甚至赶赴维京人的大本营斯堪的纳维亚地区进行传教活动。如此,英伦三岛就成为了中世纪欧洲向其他日耳曼民族传播基督教信仰的一个长期性的基地。

既然如此,那英国又是如何在宗教文化上“脱欧”的呢?原因令人咋舌,竟然是皇帝的一场离婚案。今天,我们把这段历史作为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列入整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之中。

两名“留欧”支持者分别在脸部绘上欧盟与英国旗帜,用接吻来表示对英国的挽留

日耳曼人信奉奥丁大神,即电影《雷神》里雷神索尔的父亲,北欧神话里最大的神。

众所周知,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驱非马丁·路德莫属。马丁·路德做了一件大事,就是把原本用希伯来文和拉丁文写成的《圣经》转译为了德文,拉丁文是贵族语言,普通老百姓学不会,也没地方学,这下子,普通老百姓也能看懂圣经了,就不用非得依靠教会的修道士来讲解了,教会的特权和权威也就被削弱了。在英国,中世纪大部分时间,和欧洲其他地区一样,《圣经》在英国都是使用拉丁文抄阅。14世纪的英法百年战争和黑死病后,民族国家思潮抬头,教廷的力量开始在欧洲北半部退缩,属于拉丁语族的法语在英格兰高层的优势地位亦逐步衰退。牛津大学的教授们于1382年将圣经转译为英文,这是第一次出现《圣经》的英语版本,这一进程逐步加快了英国和罗马教廷方面的分离。

16世纪前期,英王亨利八世执政。亨利八世热衷巩固王权,但并不是一个天生的宗教改革者。起初,他对英格兰的宗教改革运动态度坚决,那就是把这些异教徒送上火刑柱。他还亲自撰文抨击马丁·路德的异端邪说,教皇利奥十世授予他“信仰捍卫者”的称号,马丁·路德则将他斥为“戴着王冠的蠢参谋长”。

亨利八世给安妮写信“我乞求你,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你的心意,是否愿意与我相爱“

1873年雕刻版画《红衣主教沃尔西与白金汉公爵》

1620年9月,“五月花号”轮船载着102名清教徒及其家属离开英国驶向北美大陆,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在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登陆上岸,从此定居下来

1527年,亨利八世声称爱上了王后的侍女安妮·博琳,他以王后没有为其生育男性子嗣为名,要求与王后凯瑟琳离婚。西方的婚礼要上教堂,接受上帝的恩准和祝福,同理,想要离婚,也得通过教会。亨利八世于是向英格兰地区的教皇提出申请,要求离婚。但王后凯瑟琳的背景也不简单,她是西班牙王国的公主,最初嫁给了亨利的哥哥亚瑟,但仅仅四个月,亚瑟猝死,才改嫁了亨利。当时,西班牙王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国家,罗马教廷亦听命于西班牙王室,为了不让西班牙的公主吃亏,罗马教廷坚决不批准国王的离婚请求,一拖就是6年,迟迟没有回复。

苦等无果,亨利八世坐不住了,决定自己把握个人命运(更重要的可能是,安妮已经身怀六甲,不能再等了)。当然,程序必须合理合法,既然罗马教廷不同意,亨利八世决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1533年1月,在没有获得教皇许可的情况下,亨利八世与安妮·博林秘密结婚。随即操纵英国国会通过法案宣布脱离罗马教廷,大主教克兰麦宣布亨利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而与安妮的婚姻是合法的。6月1日,安妮被加冕为英格兰王后。三个月后,他们的女儿伊莉萨白出世,也就是后来的伊莉萨白一世女王。7月,教皇开除亨利八世的教籍。

1534年春,国会又通过了一系列法案:“上诉限制条例”禁止英国教会法庭上诉到教皇、禁止教会不经国王允许发布规章;“教职任命法案”规定教会只能根据君主指定的候选人推选主教;“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唯一的最高权威;“叛国罪法案”规定不承认国王的最高权威即是叛国罪,可判处死刑;并且,给教皇的献金也被取消了。

如此一来,英国教会独立,成为基督教的一个单独教派,史称圣公会或安立甘宗,尽管圣公会并不认为自己属于新教,而仍属大公教会(即天主教),称教宗为“罗马主教”,但在基督教内部通常认为,只要不承认教宗至高无上地位的西方教派,都属于新教。圣公会是和天主教差别最少的一种新教,除了和其它新教教派一样不崇拜偶像、不陈列耶稣受难像以外,使用的《圣经》、教职人员服装、宗教仪式等都和天主教一样。

亨利八世是不是就此找到真爱了?并没有。此后,他又接连拥有四次婚姻,一生共迎娶了六位王后。

20年后,1553年,亨利八世与第一任王后凯瑟琳的女儿玛丽继位,玛丽信奉天主教,残酷迫害新教徒,烧死异端达300多人,被称为“血腥玛丽”。1558年,信奉新教的伊丽莎白(亨利与安妮的女儿)成为女王,并恢复了国教,在“血腥玛丽”时代逃往欧洲大陆的新教徒纷纷回国。他们中一部分,主张依照加尔文教来“纯洁教会”,要求废除主教制和偶像崇拜,减少宗教节日,提倡勤俭节省,反对奢华纵欲,清除国教会中的天主教教义和教规仪式,被称为“清教徒”,激起了更加严重的宗教冲突。1620年,经过与英国殖民公司的谈判得到许可后,35位清教徒在其领袖布来莱德福德的带领下,与另外67名英国人,一起乘“五月花号”远渡美国。在船上他们签订了“五月花号公约”……后续的事情已经无关乎英国,而是另一个国家——美国——的历史了。

“离婚”后可来往,可合作,但已经不再是一家人,许多事情无法共同担待了。英国历史上的这次“脱欧”,远比今天的“脱欧”来得更猛烈些,所以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猜你喜欢
教廷利八世脱欧
屡屡残忍灭妻,王冠换金像背后是帝王的凄凉
一堂美国高中的世界历史课
台“外交部”回应中梵建交传闻
环球时报(2016-12-26)2016-12-26 06:52:07
国王离婚案引发英国宗教改革
百家讲坛(2016年7期)2016-08-09 18:4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