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行为结构简析

2017-05-17 23:30狄爽施长君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2期

狄爽+施长君

摘要:课堂教学行为是由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和师生互动行为构成的受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能、知识背景、身心健康,学生的心智水平、成长经历学业状态及教学环境、课堂气氛、师生关系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的结构复杂的组织行为系统。本文试图从课堂教学行为的含义、种类、结构等方面系统准确的阐述课堂教学行为。

关键词:课堂教学行为;教的行为;学的行为;课堂教学行为的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187-03

课堂教学行为是一个具有高度实践品质的问题,是一个随内外教学情景而变化,又有一定规律性的问题。我们通常把教师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意图而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师生活动称为课堂教学行为。

一、课堂教学行为的概念

关于教师行为的定义,不同学者从各自的视角和侧重点出发,得出了各自的结论。有学者从教师素质出发(林正范,2006),认为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或意图所采取的具体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它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外在表现。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态度、教学能力、身心素质都会通过其课堂教学行为以外显的形式表现出来[1];有学者从教师行为影响因素出发(唐晓静,2012),認为教师行为应是教育信念及教育价值的外在表述,这种外在表述是教师的习惯性行为[2];有学者从教学目标出发(田静,2010),认为课堂教学行为是一定的社会规范、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观念以及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场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有学者从教学过程出发(陈霞,2008),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教师在课堂这一特定的情境下,为实现教学目标和意图所呈现的教与学的活动系列[4];有学者从教学技能出发(柳夕浪,2003),认为课堂教学行为是对复杂的教学动态变化因素的整合。它是课堂内讲述与聆听、提问与应答、评价与理解、辅导与练习等一系列具有可感的师生活动方式与操作系统[5]。上述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阐释,但他们仅从教学过程的表象和侧面描述课堂教学行为,忽视了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事实上,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育影响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课堂教学行为是在课堂上教学行为主体(教师)、教学行为客体(学生)以及教学行为主、客体之间在通过一定的媒介、手段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它是由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师生教学互动行为构成。

本文的教学行为特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即教师基于自身的教育观念、教学态度、知识储备、教学能力、教育实践等,在教学的准备、实施和评价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教学行为方式的总和,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和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系列显性和隐性的行为的总和。

二、课堂教学行为的种类

课堂教学行为是一个多层面,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复杂结构系统。根据不同维度和表征,课堂教学行为可有多种不同的分类。

1.根据使用的媒介可以把教学行为划分为: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直观行为、指导行为[6]。言语行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所要传授的内容和信息。非言语行为是伴随行为,自身不能独立存在,是伴随言语行为的表情、体态和动作,其对言语行为起到补充、渲染和强化。直观行为主要指教师使用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行为,如使用文字、符号、图表、图形、图片、图像、影像等。指导行为主要指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智力技能的行为。

2.根据在教学中的地位可以将教学行为划分为: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和教学反思行为[7]。

3.根据师生交互程度可以把教学行为划分为:教师独立行为和学生协助行为。教师独立行为指讲述、呈现、演示、评价等,这类行为自身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支持和配合不是该行为存在的必要条件。学生协助行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在学生的支持和配合下才能完成的行为,如提问、讨论、实验、指导等,是必须依靠学生参与和协助才能够完成的教学行为[8]。

4.根据发生机制可以将教学行为划分为:常态教学行为、动态教学行为和机智教学行为。常态教学行为是指教师经常使用的常规教学行为。动态教学行为是指针对课堂教学进程中的特定对象和情境而使用的针对性教学行为。机智教学行为是指处理课堂偶发事件而使用的教学行为[9]。

5.根据发生的时间顺序教学行为可划分为:课前教学行为、课堂教学行为和课后教学行为。课前教学行为是指课堂教学前的准备行为,如备课、说课、试讲等。课堂教学行为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师生所展现的教学行为。课后教学行为是指课堂教学结束后的总结、评价、辅导等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行为[10]。

6.根据教师行为的构成可以把教师行为可划分为:教学基础行为、教学技术行为和教学组织行为。

7.根据教学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形式,可将教学行为划分为:陈述、指导、展示、提问、反馈、管理、观察、倾听、反思以及评价等行为[11]。也可分为讲授、指令要求、提问、倾听、引导、评价和奖惩、管理、活动组织和辅导、展示、板书、演示、示范等行为[12]。

8.根据目标达成的效果可以把教学行为划分为:有效教学行为与无效教学行为。有效教学行为是指在特定的教学投入(物资、时间、智力)下,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教学行为,也有人称之为最优教学、高效教学(课堂)。无效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违背教学规律,偏离教学目标,忽视教学对象,没能实现教学意图,而产生的诸多背离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13]。

三、课堂教学行为的结构

关于教师行为的结构,研究着有不同的视角和关注点。施志毅、廖可珍(1999)从行为个体心理特征和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认为个体行为是个体心理特征和所处环境的函数,个体行为只有在个体心理特征和所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时才能产生[14];David H.Hargreaves(1993)从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来研究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行为,认为教师行为由教师教的素质(管理班级、传授的知识与方法、综合与关联)和学生学的素质(学生行为的适应性、学生的能力与动机、学生的社会背景、学生学业和成就的结构与程度、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构成[15]。Rosenshine通过对优秀教师行为特征的研究,认为教师行为应该包括:表达清晰、变化、不呆板、热心;工作取向;给予批评;非直观性教学;提供学生学习的机会;使用建设性评语等[16]。近年来对教师行为结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傅道春、施长君教授直接从教师行为构成要素入手研究教师行为的结构,他们在吸收外域教师行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之与中华文化相融合使之本土化,提出教师行为结构应该分为三个模块,即教学基础行为、教学技术行为和教师组织行为[17];邓志伟教授从教师素质角度讨论教师行为,认为教师行为应由教学素质(专业素质、个人素质、管理素质),个性和经验(经验、意识、技能、智慧、意图)和操作模式构成[18];唐松林教授从教师的任务(教学生求知、教学生为人、形成有效的教学过程)和活动目标(经师、人师、审美与操作能力)入手研究教师行为,认为教师行为由真的尺度,善的尺度和美的尺度构成[19]。

上述研究从不同侧面描述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结构,使我们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研究还仅是对课堂教学行为的现象和表征的描述,没能从教学过程的本质上把握课堂教学行为的结构。事实上,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育影响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课堂教学行为是由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和师生课堂互动行为三者构成的相互作用系统(见图1)。

从教师自身出发,课堂教学行为结构应为:教学基础行为(教学口头语、教学书面语、教学体态语等)、教学技术行为(教学设计、讲授、课堂管理、教学诊断等)和教师组织行为(人格适应、环境适应、师生关系等)。从控制和引导教学环境出发,课堂教学行为结构应为:掌控教学环境行为(课堂氛围、课程进程、纪律维护)、创设情境行为、使用媒体行为。从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出发,课堂教学行为结构应为:激发动机(兴趣)行为、引导智力操作行为、引导自我控制行为。

参考文献:

[1]林正范,徐丽华.对教师行为研究的認识[J].教师教育研究,2006,(3):23.

[2]唐晓静.教师行为综述[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76.

[3]田静.农村初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偏差的质性研究——基于对某农村初级中学的课堂观察[J].中国教师,2010,(8):118.

[4]陈霞.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2008,(6).

[5]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74-175.

[7][8]高巍.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的关系解析[J].教育研究,2012,(3):100-101.

[9]丁亥福赛.教学机智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J].甘肃高师学报,2009,(5):110-112.

[10]夏志芳.物理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58-66.

[11]裴娣娜.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02.

[12]姜芬.基于优秀课例的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13]雷权.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无效教学行为探究[J].中学生英语:中旬刊,2014,(4):67.

[14]石欧.教学别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15]David H.Hargreaves,A commonsense Model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eachers [A]//In Reconstructing Teacher Education [C].Edited by John Elliptt,The Falmer Press,1993.

[16]熊川武.学习策略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17]施长君.培训教师的新思维新模式—教师行为研究成果简介[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1999,(1):3-5.

[18]邓志伟.再论教师的教育素质[J].外国教育资料,1998,(5).

[19]唐松林.教师行为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Structure Analysis of Classroom Teaching Behavior

DI Shuang,SHI Chang-jun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Heilongjiang 150025,China)

Abstract:Classroom teaching behavior is composed of teachers' teaching behavior,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r and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It is a complex sturcture of orgabizational behavior system contains the teaching concept,teaching skill,knowledge background,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students' mental level,growth experience,academic condition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Classroom atmospher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other factors of the complex structure.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systematically and accurately expound classroom teaching behavior from the meaning,category and structure of classroom teaching behavior.

Key words:classroom teaching behavior;teaching behavior;learning behavior;classroom teaching behavior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