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晨晶
历史教学应该是有思想、有灵魂的教育,是发人深思的教学。正处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需要思考什么?如何进行思考?思考是为了什么?这些都成为了中学历史教学应该重视的问题。文章从“问题”、“思想”的角度出发,旨在让“问题——情境式”教学策略得到有效实施,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思考民族的未来。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以问题引导教学不断深入,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科能力为主,因此,问题探究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而依据学习内容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也已经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就以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学习主题第16课《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一课为例,紧扣“问题——情境式”教学策略的实施,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相关探讨。
1 创设情境,把握“中心”
《北魏孝文帝改革》紧紧围绕“民族融合”“改革”两条主线进行,通过对《历史教学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让我意识到,这一改革与其他的改革相比,有一个独特之处——不仅是改革,更是一场推动民族融合的过程,因为北魏孝文帝的这一次改革,从其改革的背景、目的、内容和影响都与“民族融合”这一主题紧密相关。因此,我将本课的“灵魂”,即“中心”,定位为“民族融合”这个主题。由此,在导入新课前,反复给学生播放《敕勒歌》的音乐视频,重现历史情境并设计以下问题:(1)这首《敕勒歌》是由在哪个少数民族的推动下译成汉语并广为流传的?(2)它体现了历史上少数民族和汉族间的一种什么趋势?(3)在我们的目前的生活周围,民族融合的例子还有哪些?(4)通过前面的问题,得出结论——民族融合已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和一系列问题的提出,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紧扣了本节课的主题“民族融合”,同时使学生加深了对“民族融合”这一趋势的理解和印象。
2 构建问题,创新教学模块设计
本课中,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主要跟学生讲明两个事件——“少数民族内迁”和“北魏统一北方”,因为这两个事件都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趋势。但按照以往传统的讲课方法,显得枯燥乏味,因此,首先设计问题:(1)有人说,改革是源于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那么,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趋势?(2)我国民族分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3)从东汉末年起,这种分布又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4)这种变化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当问题设计到这里,学生可能有点回答不上,因为学生的认知有限,不一定会马上想到少数民族的内迁会促进民族间的融合,要他们马上推出这个结论有点困难。因此,我又继续做了进一步的设计,向学生出示两张改革后少数民族生产情况图,图上反映的少数民族从事中原汉族的农业生产活动,于是设计问题:(1)图上是反映了少数民族在做什么?(2)与他们原本的生产活动有何不同?(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他们跟谁学的?(4)这种学习的过程,反映了此时形成了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的什么趋势?(5)什么是民族融合呢?最终引出了本课的难点之一——民族融合概念的解读,即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在长期杂居相处中,彼此学习、相互影响、民族差异逐步模糊,民族界限日益缩小的过程。通过上述分析,学生很容易得出第一个结论:少数民族内迁,使各民族趋于融合。
其次,再通过北朝时影响最大的一个民族政权——鲜卑族拓跋部的发展壮大的相关重大历史事件的概况,让学生注意到北魏统一北方所产生的影响。学生通过前面关于“少数民族内迁”的学习,很容易将“北魏统一北方”会促进民族融合这一趋势相联系,因此,学生最终得出第二个结论:北魏统一北方,使民族间交往更加深入,民族融合趋势增强。
最终,在教師的引导下进行总结:少数民族内迁与北魏统一北方这两个事件都推动着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也就是民族融合的潮流。通过上述问题的设计和层层深入的分析,使学生加深了对孝文帝改革前背景的认识,深化了对民族融合这一趋势的理解。
3 主题升华——放眼今朝,感悟历史
放眼今朝,感悟历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最后进行主题升华,加深学生的认识——各族人民缔造了中华文明。同时,将本课主题与“中国梦”相联系,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梦其实就是民族团结梦。最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思考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自己应如何做?老师的结语既要有历史感和启发意义,并要与导语在历史情感上前后呼应并理性提升。
4 教学感悟
历史的学习是无止境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而前提是教师要多阅读、多积累、多思考,要把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帮助学生形成研究状态下学习的习惯,养成反省意识与行动能力,需要将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需要不断学习,探索和总结。“构建问题、创设情境——学生参与各类活动——教师启发总结——学生领悟提高” 四个环节,既是历史学习的方法、步骤,也是历史教学的目标程序,是符合新课程“三维目标”要求的。同时,这些环节使教学目标清晰、完整,学生有章可循,老师便于操作、考量。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中学校)
青苹果·高一版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