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意超
大学开学的第一天晚上,印象很深刻,不仅是因为老师让我们有了互相了解彼此的机会,更是因为那天晚上一个男生出尽了风头。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以“大家好”为开始,而是几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跳上了课桌,然后站在上面问我们大家是否知道这个经典动作出自哪里,没有人响应,从他口里,我第一次知道了《死亡诗社》这部电影。面前这个高高瘦瘦,自称像骆驼一样的池老师,让我再次想起了这部电影里的Keating老师。
解决我的困惑
当下,各个学校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着课改,校长们都煞费苦心地安排老师们外出蹲点学习,老师们也丝毫不敢偷懒,紧紧抓住各种学习机会,总想把好的模式借鉴来用。学生们对小组合作已经不再陌生,展示时也能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上些什么……可我总觉得这样自上而下的忙乎,似乎少了些什么,到底是什么呢?直到池老师在他的讲座中,问道“老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时,我才恍然大悟!
反思我的过错
“一个老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听起来很宏大,而我认为它很实在、也很有个性。老师的教育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他上课的风格以及他对待学生的态度。记得自己的第一次公开课,上的是一年级的拼音,结果在板书拼音时,出现了明显的书写错误,一个坐在角落里的女孩子举手示意,我也弯腰去“听”。但那个时候的我心里只想着来不及了,时间来不及了,而对她的善意提醒“充耳不闻”,至今想起来都无地自容。从那以后,我总告诫自己,上公开课不要怕暴露问题,真实地面对就好。
新教师上公开课,总免不了有背教案的痕迹,至今我仍在努力摆脱中,如果自己一心想着预设的“标准答案”,而学生又不能很好地领会意思,不断地猜,我又不断地否定,这个过程是非常糟糕的!语文中的阅读理解真的是非常折磨人的一种题型。它永远都会有一个“标准答案”在左右改卷的老师,左右答题的学生。我们太怕和别人不一样,害怕被人标签为“另类”。以前我也会不经意地说“句子画好了吗?好了的同学,看看你和周边同学是不是一样的,不一样的,说明你错了,赶紧订正”之类的话。可就像池老师说的那样,教育应当是成就一个一个不一样的人!试想,乔布斯这样的人在我们的教育里会怎样生存,老师们会很头疼这种异类的学生,甚至会把他驱逐出校外吧。所以請善待我们周边那些“不一样”的孩子吧,也许他朗读永远都读得不通顺,也许他课上老爱玩指甲,也许他常常不配合你上课,冷不丁地站起来要表达些什么……都请善意对待。
预想我的未来
对学生,就根植一颗梦想的种子!
前几天,班里的诺诺同学直言:你们老师真奇怪,整天不停地外出培训,学这学那,研究怎么教育学生,研究什么哦,老师问一问学生,你们心里最想要做什么,最喜欢做什么不就好了吗?我惊叹!她,一个十岁的小姑娘,竟和池老师的想法如出一辙!只是一个是出于本真的表达,一个是经过岁月沉淀、深思熟虑后的取舍。
正如诺诺所言,我的成长经历就是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在不断地前进。我庆幸自己进入了教师队伍,不是因为教师这个职业给我带来了好的道德评价,而是我真的庆幸自己在那么多的大学毕业生中,能够如愿以偿地实现自己从小的梦想,并且拿着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工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试问,社会上,有多少人是可以将自己的兴趣和工作结合起来的?有幸,我选择了一个积德的行业。我也可以对我的学生说:孩子们,在一天天的成长中,你要去发现自己喜欢做什么,并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我想,不管他将来成为的是厨师还是餐馆老板,是私家糕点师还是连锁店的总经理,有一天,他会为自己的存在感到自豪就足够了。
对自己,就培养一些“另类”的爱好!
前段时间,有本书很火——《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书买了,但我还没有翻页看,初翻目录,已经被吸引了,很想一头扎进去读个痛快。也许我们常常只顾追赶教学进度,赶着上公开展示课,赶着批改学生作业……我们才会那么渴望自己能有一颗静静的心,一颗淡淡的心,希望自己“悦读”不息,博览群书,让自己好好地接受一下洗礼。读一些什么《耳语者》《读库》《潜规则》《不确定的未来》什么的,别只顾着读文学大家的名作,教育专刊的哪篇文章,让自己读杂一点的书,让自己爬不一样的山,看不一样的海,闻不一样的花香,多认识一些不一样的人,去看看那不一样的世界,就让自己像野草一样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