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效率模型下成渝城市群城市效率研究

2017-05-17 12:29程金龙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9期

程金龙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2000年和2014年成渝城市群城市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对成渝城市群16个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2000年成渝城市群城市效率整体较低,在空间上差异明显呈现较为分散格局;2014年在空間上各效率类型区由原来的分散分布变为呈片状和带状分布,在地域分布上集聚特征明显。此外,基于投入产出的视角对成渝城市群的城市效率的投入产出状况进行分析,发现2000年重庆、泸州、遂宁等市在投入和产出要素上存在不同程度冗余和不足现象,2014年城市效率值与2000年相比略微上升,出现冗余的投入产出指标减少。

关键词:超效率DEA模型 城市效率 空间特征 成渝城市群

引言

城市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核心,应该以追求高效率为目标。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城市效率决定了城市发展的质量。由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近年来国家重视城市化质量和城市发展效率的提升,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到中共中央“十八大”报告,再到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都提到要注重提升城镇化质量,提升城市效率。所以科学地对城市效率测度迫在眉睫,近些年来对城市效率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在研究方法上,较多学者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对城市效率进行评价;在研究内容上,城市效率研究主要经历了从注重城市经济效率测度,到注重城市生态效率测度,再到注重综合城市效率测度的过程,研究主要侧重于从某一时间点城市效率静态测度到不同时间点的、具有“时间”因素的动态城市效率的测度或者对专业型城市效率测度,且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宏观国家层面或是东部、中部相对发达省区,对西部地区研究尚少。

鉴于此,本文以成渝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研究运用超效率模型对2000年和2014年成渝城市群城市效率进行计算,得到各城市的城市效率发展水平,借助ArcGIS10.2软件对城市效率得分进行可视化处理,揭示其时空变化特征,由于城市发展受到宏观政策和微观主体两大层面的影响,在此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其资源效率的应用效益进行量化,以为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战略和政策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2016年5月4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了成渝城市群范围。本文以上述区域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2001年和2015年《重庆市统计年鉴》、《四川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二)指标体系构建

目前,国内学者对测算城市效率的指标并无统一标准,在参考借鉴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代表性、可获得性和真实性原则,从城市投入和城市产出两个维度来测度城市效率,并构建城市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三)评价方法

传统DEA的模型并不把决策单元投入产出变量的松弛性纳入考虑范围而直接进行效率分析,使得到效率值不够准确。Tone(2005)提出了SBM模型,是基于松弛变量测度的非径向、非角度的DEA分析方法,这样就解决了上述问题。但SBM模型测得效率值也无法区分决策单元同为有效率(效率值为1)的情况,无法对决策单元进行有效评价与排序。为此,Tone基于修正松弛变量提出了Super-SBM模型,该模型对SBM模型的有效单元可以进行评价和排序。超效率SBM模型为:

计算结果与分析

(一)成渝城市群城市效率水平测度评价

根据构建的城市效率指标评价体系,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0年、2014年成渝城市群16个市的城市效率得分 (见表2)。再运用Arcgis10.2软件,按照自然断裂Jenks最佳分类法,将城市效率得分划分为城市效率高水平区、城市效率较高水平区、城市效率中等水平区和城市效率较低水平区(见图1、图2)。

由表2可知,2000年在超效率SBM模型下效率值大于1的城市占该区域城市数量的50%,其中成都市超效率值最高(1.256),居第一位;城市效率值小于1城市数量占总数一半,其中乐山市效率值最低(0.543)。2014年的城市超效率值,只有成都、德阳保持在前五位;重庆、眉山、内江、乐山城市效率值从小于1到大于1,特别是重庆市由2000年的11位上升到第3位,表现突出;宜宾、达州、广安、绵阳由2000年的效率值大于1下降为小于1,下降幅度较大;雅安、遂宁、南充3市两年的排名均处于靠后水平。

(二)城市效率的空间特征分析

2000年成渝城市群城市效率区域差异分析。由图1可知,成渝城市群城市效率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城市效率高水平区主要分布在成都市、德阳市、宜宾市,究其原因:这三个城市战略地位重要,要素聚集转换程度高,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城市效率较高水平区分布在绵阳、资阳、自贡、广安、达州;中等水平区眉山、重庆、泸州;较低水平区分布在南充、遂宁、雅安、乐山、内江。效率不高的城市,主要是土地、资本等投入要素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冗余现象,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例如重庆市1997年设立直辖市,行政区域的不断调整是造成城市投入要素利用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从空间整体格局上来看,2000年成渝城市群城市效率区域差异显著,各水平区相互掺杂,分布较为零散。

2014年成渝城市群城市效率空间差异分析。由表2、图2可知,2014年成渝城市群城市效率总体差异有所缩减。具体来看,城市效率高水平区有成都、自贡、重庆3市,较低水平区有遂宁、南充2市,中等水平区有绵阳、达州、广安、雅安、泸州5市,较高水平区有德阳、眉山、乐山、自贡、内江、宜宾6市。在空间分布上,城市效率高水平区沿成渝线轴线分布,以成渝为“双核”分布于成渝城市群中间,城市效率水平在成德绵乐城市带和沿江城市带上以成都、重庆为核心向两侧递减。从整体上看,各类型区呈现“一轴两带、双核两区”片状和带状分布。就空间分布特征上来比较,由2000年各效率水平区分散分布到2014年的呈现带状和片状分布,这说明了中心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渐显现。

(三)成渝城市群城市效率投入产出分析

城市效率是检验资源投入能否带来有效产出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是否良性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投入冗余量和产出不足量,分析效率值小于1的城市要素的使用情况,总结原因,确定投入产出理想改善值。这些城市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结果如表3、表4所示,本文分别从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两个角度对效率值小于1的城市进行探讨。

对比2000年、2014年投入产出情况可以看出,建成区面积冗余现象不容忽视,各市冗余量差距悬殊,遂宁两个年份的城市建设冗余量都很大,重庆、乐山减少很多,泸州、绵阳增加很快,迅猛的城市扩张带来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指标方面,2000年重庆、泸州、遂宁、眉山、雅安均呈现冗余量,2014年泸州、遂宁、广安、达州、雅安固投出现大量的冗余。这表明资产投资利用效率不足,使城市并没有发挥其资金优势,而影响城市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在从业人员投入指标上,2000年8个城市中有泸州、遂宁、内江、南充4市存在冗余现象,2014年8个城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从业人员的冗余说明劳动力资源投入过多,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劳动力投入过多会增加城市的管理成本,也不利于最大限度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也将成为制约城市效率提升的因素;在邮电业务总量投入指标上,2000年除泸州市、眉山市外,其余6个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冗余,2014年各市不存在邮电业务总量投入冗余情况。邮电业务总量用来表示城市信息投入,其投入冗余也将是影响城市效率的重要因素。

从产出角度看,2000年只有乐山市GDP产出不足,在地方财政预算收入指标上,除重庆外,其它7个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产出不足现象;2014年上述城市GDP皆不存在产出不足状况,但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产出不足的现象,今后要注重提高经济产出效益。

结论

本文构建了包括土地、资金、劳动力、信息4个投入指标和经济总量、社会投入收益两个产出指标在内的城市综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0年和2014年两个时间断面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定量评价成渝城市群城市效率,分析效率值小于1的城市投入产出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2000年成都、德阳、宜宾效率比较靠前,重庆、遂宁、南充等城市相对靠后;重庆、泸州、遂宁等城市在各投入要素上存在不同程度冗余,其中大多同时存在产出不足现象;城市群城市效率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不同类型水平区相互掺杂。

第二,2014年成都、资阳、重庆效率靠前,遂宁、南充等市依然靠后;泸州、绵阳、遂宁等城市在前三个投入要素存在不同程度冗余,并且都在地方财政收入产出要素上产出不足。

第三,2000-2014年,總体上来看,成渝城市群城市效率较低,城市效率值最大值在减小,最小值有所提高,城市效率的总体差异有所减小;在空间上,由2000年的各水平区分散分布转向2014年的带状和片状分布。

参考文献:

1.李郇,徐现祥,陈浩辉.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效率的时空变化[J].地理学报,2005,60(4)

2.覃成林,郑云峰,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1)

3.李广东,方创琳.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3(7)

4.郭腾云,陆大道,甘国辉.近2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及其效果的对比研究[J].地理研究,2002(4)

5.潘竟虎,尹君.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发展效率差异的DEA-ESDA测度[J].经济地理,2012,32(12)

6.许新宇,陈兴鹏,崔理想.基于DEA和Malmquist模型的甘肃省城市效率及其变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9)

7.杨晶,杜宏茹,楚新正.基于DEA方法对新疆城镇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5,38(5)

8.王嗣均.城市效率差异对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影响[J].经济地理,1994(1)

9.王恩旭,武春友.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省际生态效率时空差异研究[J].管理学报,2011,8(3)

10.胡彪,付业腾.中国生态效率测度与空间差异实证—基于SBM 模型与空间自相关性的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30(6)

11.谢志祥,任世鑫,李阳,刘静玉.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效率水平测度及空间分异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24(10)

12.方创琳,关兴良.中国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J].地理学报,2011,66(8)

13.张军涛,刘建国.城市效率及其溢出效应—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1,31(4)

14.刘贺贺,杨青山,陈长瑶.东北地区城市效率与开发程度的时空耦合[J].经济地理,2015,35(10)

15.崔大树,张晓亚.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效率测度研究[J].地理科学,2016,36(3)

16.周晶晶,吴思慧,沈能.超效率视角下的我国创新型城市效率评价—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15(16)

17.郭腾云,徐勇,王志强.基于DEA的中国特大城市资源效率及其变化[J].地理学报,2009,64(4)

18.孙威,董冠鹏.基于DEA模型的中国资源型城市效率及其变化[J].地理研究,2010,29(12)

19.TONE K.A slack-based measure of supper-efficiency in data envelopment.analysi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2,143(3)

20. Clarke,G More evidence on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5,47(2)

21.刘合群.河南省各地市商贸流通业投入产出效率比较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13)

22. Kuijs,Louis.Investment and Saving in China[J].World Bank China Research Paper,2005(1)

23.高明.城市效率动态演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以天津市为对象[J].商业经济研究,20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