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艳
内容摘要:作为英国于20世纪末提出的经济发展理念,“创新驱动型经济”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普及。我国自“十八大”以来,也逐渐确立了创新转型的经济改革发展思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微观企业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挑战与机遇并存。本文以我国创新转型阶段下的经济环境为依托,对微观企业创新活动中面对的现实约束进行解读,并分别从政府监管、社会科研体系、货币金融体系、劳动力资源配置体系等角度对解除企业创新活动束缚、提升我国新兴市场经济活力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创新型经济 全要素生产率 市场竞争
引言
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思想以来,“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就成为企业参与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指导方针。我国大量企业处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垄断与竞争交叉空间较大的市场环境中,充分的劳动力和要素产品供给环境为局部地区、新兴行业带来了广泛的竞争,传统行业受制于“尾大不掉”的弊端,在竞争中日渐处于劣势,企业创新积极性降低,在整体上拖累国民经济的转型和创新步伐,为政府干预经济留下较大的市场空间和操作余地。
企业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
(一)不同市场成熟度下的差异
创新型经济体的外在顯著特征体现在全社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在不同成熟度的市场体系中,相同全要素生产率的企业数量占经济体系全部企业数量比例具有较大差异。以中、美两国为典型的、分别代表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的不同经济发展环境而言,在企业经济总产出和总投入既定的条件下,美国市场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了相同全要素生产率条件下的发展容量。
如图1、图2所示,在全要素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的条件下,我国有较大比例企业位于这一区域,印证我国企业创新不足、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低的既定现实;在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条件下,我国具备生产竞争力的企业数量占比明显较少,与被称为“创新驱动源”的美国市场存在较大差距。相比而言,我国企业创新步伐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倒挂”解释了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异,这一事实也为我国经济转型从微观企业层面瞄准“创新”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供了实践支撑。
(二)同一市场不同企业的差异
在同一市场环境下,企业创新步伐越快,对应市场竞争越激烈,经济从寡头垄断、垄断竞争直至完全竞争的偏移倾向性也就越强,企业进入该行业的数量也就越多。如图3所示,美国经济学家Hsieh和Klenow在对我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制造业资源配置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研究时,发现这一规律即“竞争越激烈、行业中进入企业数量越多、行业创新氛围越浓厚(曲线A代表示意),则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越快;反之,在具有‘因循守旧特征的传统行业中(曲线B代表示意),创新氛围不浓厚,创新速率较慢,企业继续进入这类传统行业则面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的发展局面”。
我国企业创新活动中的现实约束因素
从以上第二部分分析内容可知,市场经济成熟度、中观行业发展环境等对企业创新主观能动性均产生影响,并体现在全社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的差异,进而在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等宏观领域发挥调节作用。我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和发育尚不完善,经济亟待转型,在传统与新兴、破局与重建的现实格局中,微观企业的创新活动面临着许多约束因素,这些束缚条件不“破”,就不会有新经济、新市场之“立”。
(一)垄断格局降低企业创新活力
受制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制度和政府行政干预经济影响,我国大量关乎国计民生的传统行业具有较强的垄断色彩。无论是资源垄断还是投资垄断,行业中的微观企业在依托垄断优势就能获取较高边际利润的条件下,再度进行业务创新或产品创新的动力就会变小,而企业实行业务或产品创新需要的激励力度就会变大,在这种双重作用的影响下,企业创新活力逐步降低。
(二)专利竞赛混淆企业创新目的
在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和跨国经济往来中,我国企业对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的意识日渐增强,一批占据先发优势的科技创新企业和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专利权转让等形式迅速建立具有领先优势的专利池,依托无形资产受益权对外施行严格的技术保密并征收高额专利使用费,使得行业后来者或可能具备潜在颠覆能力的企业望而却步,形成企业创新过程中“先来者失去挑战、后来者裹足不前”的发展局面,挫伤国民经济整体创新效率。
(三)制度与创新的负面棘轮效应
在企业创新和政府实行创新激励的制度培育、角色互动过程中,后者倾向于对企业创新激励设置短期目标,并对下一轮创新激励设置更高的考核标准和创新要求,这很容易使得企业陷入政府创新激励的棘轮效应,即企业预期到下一阶段的创新激励能够实现需要达到更高的标准,一方面会降低本阶段创新的标准,减少创新成果数量,间接拉低下一轮创新考核标准;另一方面也会无形增加企业创新难度,在科研投入之外增加创新的无形门槛。
(四)政府监管缺陷扭曲创新体系
我国政府从市场公平性和减弱新兴行业步入垄断老路的角度,对企业创新成果的工业化定价进行了规定,企业创新成果定价可以高于科研活动的边际成本,但也对创新企业能够获得的创新利润设置了最高限定,这种非市场化的创新监管操作方式虽然可以有效稳定市场秩序,但是从自由市场经济角度来看,无疑是对创新企业研发动力的削弱,“看不见的手”的力量被剥夺,经济创新体系扭曲。
(五)投资推动经济发展的短期性
我国现阶段形成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是在国内消费不振、出口外向型经济回落的环境下形成的。一方面,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只具有短期效应,因此形成的社会福利外溢对于培育创新环境也是短期的;另一方面,国家经济的长期稳健增长最终来源于创新,投资拉动型经济实质上取代了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国民经济无法获得长期稳定的促增长来源,在发展经济和取得经济发展福利的过程和途径上“本末倒置”、“资源错配”。
解除企业创新活动现实约束政策建议
我国企业从提升创新活力、增加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出发,突破创新活动中的一系列有形、无形约束条件,需要政府部门、科研系统、金融体系、劳动力资源配置体系等多重协助与配合。
(一)政府监管体系
政府监管体系在助力企业创新活动中,发力点和立脚点是解决企业创新活动中遇到的激励错位、定价权缺失以及垄断行业既得利益者的排斥创新行为。政府对于企业创新的补贴和激励方式应以“可检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补贴可逆”的原则进行,对不同企业建立差异化的补贴标准和考核标准,充分利用市场化的力量实现创新成果定价,改革政府创新激励为市场创新激励。此外,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降低部分行业的垄断程度,为民间资本设计参与辅助国企创新的路径,平衡垄断行业先行者和后进入者的利益天平,如此方为合理的创新监管建立原则和实施路径。
(二)社会科研体系
企业解除新经济条件下的创新活动约束,主观上还是要着眼于配合完善我国的科研创新体系,科研资源下沉有利于中小企业摆脱专利竞赛为企业创新带来的负面效应,改观优势企业、资金、科研力量单边归集造成的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低迷、创新实力欠缺以及创新动力不足的局面。在具体实施路径上,一方面可以对中小企业建立自主研发设施和输出自主创新成果给予经济和政策扶持,通过激励措施鼓励中小企业自主研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实现院校资源和企业资源的有机结合,以“校企结合”的形式持续转化科研成果,有效输出科研创新的产业化果实。
(三)货币金融体系
国家货币金融体系对于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从体制设计和金融运维思路角度来看,本身就是社会大创新体系下的重要分支,包括企业融资、财务体制设计、资金资源调配、金融机构与实业企业设立合作基金等金融创新行为,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科研、业务和产品创新活动中面临的资金周转、资本运作、财务管理等现实问题,通过金融专业性解除投资拉动型经济短期效果为企业创新制造的前进障碍,国家在宏观调控领域通过控制货币投放速度、把握财政与货币政策叠加利用的时机,最终达到变革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为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目的。
(四)劳动力资源配置体系
从企业创新驱动全社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角度来看,劳动(L)和资本(K)始终是在其中发挥杠杆和桥梁作用的重要资源。在货币金融体系之外,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既影響企业创新成果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广度,同时本身也是企业创新活动效率的成果展示。我国目前的创新人才资源分配呈现地区分布不均等、行业重点不突出、薪酬阶梯差距大的特点,要解决这一问题,重点是依托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重点发展未来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标杆行业、增加对创新人才资源培养和扶持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改革中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大量外流的非均衡发展局面,这也是需要从国家层面加大力度发展的系统工程。
结论
“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和确立的将创新置于国家经济战略发展全局高度的重要方略,也为企业在国家经济创新中的角色进行了定位。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内需不振、出口下滑、投资呈现强弩之末的“疲态”环境下,经济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工业创新、技术进步则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政府、社会为企业创新开辟适宜土壤、解除有形和无形限制,“向创新要效益”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变革也才能满载憧憬。
参考文献:
1.马正升.财政税收制度创新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5)
2.李雪灵.新企业创业导向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积极型市场导向的中介作用[J].中国工业经济,2010(6)
3.黄奇.中国省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
4.马朝良.中小企业创新项目众筹模式选择及定价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
5.朱云浩.科技企业孵化器效率对区域创新经济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