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汇波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表达的称谓复杂多样,基本形式有对学生的称谓和自我称谓两种。教师使用不同的称谓,表达的是不同的含义,可警醒学生注意学习,可激活师生对话,也有可能造成师生间的隔离感,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好称谓,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确立其学习者角色,还可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使用称谓,应注意灵活应用,摈弃随机叫号,不使用贬低性称谓。
关 键 词 称谓;教师语言;表达本位;教学有效性
课堂中教师称呼学生或指名道姓,或随机叫号;自我称呼时,或单用“我”,或用“我们大家”……教师表达中的称谓复杂多样,其意义如何大多数教师则不明,这就影响了教学有效性。
一、教师课堂表达中的基本称谓
(一)教师对学生的称谓
对学生的称谓,教师以名字来称呼,不叫姓,这种表达较为生活化,是一种常态。为显示对学生的尊重,名字称谓的变式为“名+同学”,即“XX同学”。有时以“姓+名”称呼学生,即所谓的“指名道姓”,较常用于严肃或批评场合,可能是学生表现不好需提醒的场合,故“姓+名”的称谓方式应慎用。如此“指名道姓”的称谓,为了突出其作用,教师会提高声音、加重语气、放慢速度、咬字清楚,增强其表现力度。
称呼学生职位,是向其他学生表明某一学生的职责,肯定该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努力及成绩。如“班长,你来向同学们……”“X小组的‘小老师(‘小博士),你来说说你们小组在X方面是……”
教师对学生的称谓有时使用第二、三人称。面对学生称“你”“你们”,似有对立意味,亲和性较弱。如果面对学生称“他”“他们”,有隔离感和疏离感,这样称呼原因有二:一是某些学生表现非常出色,教师把其表现抽取为样本,独立出来,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二是某些学生表现不好,教师把其孤立出来,以警告其“出格”,促进其改进。
(二)教师对自我的称谓
教师对自己用得最多的称谓是第一人称,但不是用第一人称单数的“我”,较多使用“我们”,且有许多变式,教师会把具体情境里的其他人称称谓都化为具有第一人称意味的称谓,如“同学们”“大家”“我们大家”等,是体现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称谓。
教师用好自称的原则,一是要确立与学生的平等地位,二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用“我们”“咱们”“大家”等第一人称称谓,表明教师自身与学生平等,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激发其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第一人称还有利于教师自身融入学生群体,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
二、教师课堂表达中称谓的意义
(一)激发学习驱动力
教师称呼学生:“科代表,你把XX阐述一下!”内涵很清楚,“你”是这个学科的科代表,这个学科的学习“你”最强,“你”的表述应该最好,“你”的表述应该让其他同学听懂、学会。完成“科代表”的任务,除了课堂上的优异表现之外,课外的自主学习成为“科代表”的必需。反之,如果没有明确的称谓,任务指向不明,学生就可回避思考,可偷懒,可抄袭。长期以往,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逐渐淡薄,自主学习动机及投入程度降低,课堂活动参与性下降,学习效率就会处于低下状态。
(二)确立学习者角色
学生在学校里,是学习者;在学习群体里,因互动协作关系又是更具体的某一角色。如果称谓不明确或不规范,可能学生就会有非学习者的错觉,“不利于学生建立规则意识”[1]。如学困生与优等生在结对子活动中的称谓,无论如何称呼,结对帮扶时就有“师傅”与“徒弟”的存在,“徒弟”应努力探索,有困难及时向“师傅”提出;而“师傅”应随时督促、及时指点。
(三)转变教学观念
课堂上,有的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时气势逼人,“手指学生‘你,你地叫着,或以方位词‘前面的这位,边上的那个,后面的那位等指称”[2],这样的课堂称谓并不少见。教师目中无人,只有知识、任务,以教学和知识为中心,没有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如果教师在课堂中摈弃以上粗暴做法,用“我们”“咱们”等称谓,表明教师放下身架,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互动。称谓平和亲切,表现出对学生的关怀,师生间关系变得亲密,能有效召唤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教师称谓的改变,体现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四)构建学习共同体
教师表达中使用第一人称“我们”“大家”,表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考虑学情,考虑如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教师逐渐融入课堂学习共同体中,与学生一起完成课堂学习的任务。
三、教师课堂中用好称谓的建议
(一)化用第二、三人称
教师表达时称呼自己为“我”,指学生为“你”,或指向大集体中的某一小群体,就显得冷冰冰的,气氛紧张;课堂上如果用“XX同学”“有的人”“他们”等第三人称,就有强烈的隔离感、疏离感,感觉到强制或批评的气氛,充满不满或失望的情绪。以上两种对师生双方关系发展都不是好事。
教师与学生互动时,少自称“我”,少指学生为“你”或“你们”,少用或不用第三人称的“有的人”“他们”等。需用“我”“你们”称谓的场合,教师应灵活地改为“我们”“你们大家”,降低师生间关系紧张度。“我”“我们”“大家”“老师”,课堂里都应视为第一人称。如“老师我”的“老师”,若独立出来,当然是第三人称,后面再加上一个“我”,“老师”就成为了第一人称,两个人称叠加,亲密意味更浓。“你们大家”,“你们”是第二人称,加上“大家”,群体大了,承受力强了,淡化了隔离给学生带来的可能挫伤,如果教师的口气缓和一点,就有教师自己也带进群体里的意味,有“我们大家”的意思。
如此,教师使用人称代词自称时,第一人称更多是复数称谓,表示与学生在一起,显示师生关系的亲密性,表明对学生的关怀。当使用第二、三人称时,应转移观察点,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一起,让第二、三人称带有第一人称复数的群体意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如教师会说“XX同学,你来做做我们刚才……”,虽是第一人称,但话中之意蕴,师生是共同体,是在共同活动。
(二)摈弃随机叫号
虽然叫号或摇号式随机检查,有促进学生做好“迎检”准备的积极意义,但从人文角度审视,随机叫号没有关怀,缺少情感因素和价值意义,于学习动机激发或学生持续发展均没有意义。学生单纯而机械应对的行为,即使再高效,也应摈弃。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学习活动是学生生命存在的重要体现。名字或称谓,是生命的表现方式。尊重生命,尊重生命存在方式,就应把学生当成一个人来看待,把学习当成生命尊严体现来看待,以确切、亲近的称呼确立生命存在、尊重生命的活动与发展,是教师对教育意义的最基本理解。
(三)不使用贬低性称谓
贬低性称谓,指称呼学生绰号,或人为给学生标上“行”与“不行”的标签。如有的教师称呼学生“一号种子”,依成绩、依能力给学生排位。如此,其他学生会怎么想?他们都不行了?如有的教师把某一合作小组里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XX小组,C同学回答问题!”这样的称谓带有贬低性或歧视性,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理念相悖。
(四)称谓句中增加激励性内容
无论是给优秀者鼓励或是给困难者机会,更理性的做法是在称谓前加上适当的修饰。如教师可表达:“我们请见多识广的XX同学来做……”“我们请不怕困难的XX同学来……”“请屡败屡战的XX同学来……”或是亲切的称谓后再加上肯定性和鼓励性的话语:“XX同学,你在……上有自己的发现,如……,你还可以……,来,试试看!”
教师用好称谓,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成效。认识教师课堂表达中称谓的意义,探索使用规律,用好称谓,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及实现专业成长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华应龙.称呼里的学问[J].人民教育,2013(11):59-60.
[2]陈为强.构建魅力课堂從“称呼”开始[J].教学与管理, 2013(10):15-16.
责任编辑︱李 敏
读者热线:010-62027830
投稿邮箱:zgdy_xuesh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