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 迪
西班牙巴伦西亚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2016年世界丝绸之都。鼎盛时,在巴伦西亚的贝尤特区,丝绸作坊多达3000至5000家。贝尤特区的丝绒纺织工艺尤为独特,以至于这里的丝绒纺织工人都被称为“贝尤特匠人”。
“如今,这里什么都不剩了,他们称我为‘最后一位贝尤特匠人’。”毕生从事手工纺织丝绸的文森特·厄吉达诺如是说,他今年已经86岁了。
大规模工业化的来袭,让纯手工丝绸作坊几乎不复存在,如今,市面上售卖的大多是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生产的丝织品。一家传统民族服饰丝绸坊的店主阿尔瓦多·莫里内表示,手工织一匹丝绸需要大半年时间,机器仅一天左右就能完成。但他的店仍然坚持生产纯手工纺织品,一方面,他要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另一方面,依然有不少人喜欢购买纯手工丝绸。
2016年,巴伦西亚政府在位于贝尤特区的“巴伦西亚丝绸艺术学院”旧址上设立了巴伦西亚丝绸博物馆。博物馆展出了西班牙黄金时代的服装素描图和丝绸面料样品,以及数台古老的纺织机。退休近20年的厄吉达诺重新站在纺织机前,演示当年的织布情景。
西班牙传统手工艺种类丰富,包括纺织、陶瓷、皮革、雕刻、刺绣等。可喜的是,几乎每项工艺都在经历了工业化的冲击后,都找到了出路和立足点。
卡斯蒂亚—拉曼查自治区手工艺人联盟主席罗伯特·佩雷尔说,很多活下来的手工艺企业都将工业生产与手工创作相结合,在“艺术”上取胜。例如,一些小型家族陶瓷作坊购买了机械生产的陶瓷胚子,只进行上釉料、绘制纹路等需要手工创作的部分,“他们把经手的每一件都当成‘艺术品’。艺术不会消亡,手工艺和手工艺人也不会湮灭”。
佩雷尔表示,当前,西班牙传统手工艺行业已经走出低谷。卡斯蒂亚—拉曼查大区政府通过与各大手工艺人民间团体及协会组织合作,设立了专项保护资金,每年划拨20万欧元的援助,用来提高手工艺企业在销售产品上的竞争力,下一步将会改善手工作坊的工作条件。
佩雷尔说,西班牙政府十分重视对手工艺品出产地品牌的保护,授予一些企业或手工艺品特产地区以特许商标或地理标志,从机制上保护和鼓励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此外,政府还设立奖章来保护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鼓励更多“新鲜血液”加入传统手工艺行业,激发更多创作活力。2016年,卡斯蒂亚—拉曼查自治区政府颁发的“匠人奖章”数量是前一年的4倍。此外,西班牙各地每年都会举办手工艺展,为手工艺作坊提供交流平台和更多商机。
西班牙丝绸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