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
区域产业能耗评价研究
——以四川为例
张义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
根据区域产业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内涵,重点对四川产业能耗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得出近年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的提升,对于区域降低能耗利用未有明显改善作用;同时得出四川近年整体技术创新速度最多维持4年左右静止发展需求,工业技术创新进度相对发展严重落后,甚至停止不前;同时预测得出四川区域近9年的单位产出能耗的控制发展目标,2017—2025年单位能耗目标应控制在0.681~0.566 t标准煤/万元。
能耗评价;技术创新;发展目标
21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降能减排也成为关注的焦点,近年国内对经济产出过程中的能耗研究也层出不穷。张红霞等[1]、吴旭晓等[2]运用DEA效率分析方法对我国不同区域间高能耗产业的有效性比较和绿色经济效率进行了比较性研究;胡大立[3]、冯碧梅等[4]分别从低碳发展的内涵分析入手,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不同侧重的发展目标角度构建了个性化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纵观国内研究,均为从因素分解和分析、运用层次分析、脱钩分析等方法对区域碳排放或能耗进行了评价性研究,缺少了从区域产业能耗的整体宏观视角和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进步的视角进行评价性研究。“十三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在“十二五”将绿色发展放到突出位置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绿色发展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在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同时,大力倡导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开展全民节能运动。从产业绿色发展内涵来看,无论是绿色型产业还是工业等都需要消耗能源,因此,产业能耗利用量和能耗利用率状况是评价区域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直接反映区域产业能源利用状况的指标,所以,进一步创新对区域产业能耗评价方法,对实现区域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生产能耗看,四川生产总值与能耗呈现0.951高显著相关性,近年能耗率(t煤/万元)逐渐呈下滑趋势,2005—2015年区域整体能耗与生产总值回归均值弹性系数为2.506,近年回归均值系数明显上升至0.700左右,表明能源消耗总量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对地区生产总值的价值贡献仍然处于重要地位,进一步表明区域能源的利用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工业能耗率下滑速度明显快于区域总能耗率下滑速度,但工业生产总值仍呈逐年上升趋势,不过近年增幅大幅下降,但增幅下降与能耗下降并无显著相关性(R=0.628,P=0.052>0.05,无显著相关性),表明工业近年增幅疲软并不是由能耗下降引起,而是市场的其他因素,或者可认为区域能耗下降在不影响区域发展的同时,对改善区域环境、资源保护的效用显著。另一方面看,能源加工转换率也逐年呈改善上升趋势,但改善增幅波动不稳,且近年逐渐呈瓶颈式放缓,2016年比2015年改善幅度下降4.13%。总体看,四川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对于资源投入利用状况不仅在数量方面,而且在质量方面都有所改善,但改善状况也因遇到技术瓶颈越来越难进一步提高。
依据可操作、科学性等原则,利用单位产出值能耗表示产业发展能耗的环境状况变量,对区域产业总值进行拟合回归,笔者假想技术等与进一步降低能耗相关的创新进步因素消失或者进步速度不能再快了,从而假想短期内能耗控制曲线表现为二次形式,认为单位产出能耗值一定时期内会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下降,但是因能源生产要素投入的必要性,未来人口急剧增长和新型产业等出现,技术尚不成熟性,单位产出能耗下降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达到一个最低值后缓慢上升,在此选择二次回归方程并不是说,当单位能耗下降到最低值后回升的速度如此,而只是用于说明单位产出能耗何时下降到一个最佳值,仅为一条假想的短期控制曲线,如式(1)。
其次,技术等创新因素持续存在,将能耗趋势表现为持续下降,但是因生产投入量的必要性,其下降速度越来越慢,但不可能为零,能耗趋势表现为类似幂函数曲线形式(图1)。在此回归形式采取幂函数形式如式(2)。
图1 区域单位产出能耗的短期和长期趋势变化图
分别利用四川产业总值和工业总产值进行拟合结果如下。
单位总产出能耗短期回归,如式(3)。
单位工业产出能耗短期回归,如式(4)。
四川单位产出能耗与产出之间幂函数的长期关系回归(因变量为LN(CT))结果如图2。
图2 区域单位总产出能耗长期回归结果
从短期假想控制拟合结果来看,单位总产出能耗对四川产业总值以及单位工业产出能耗对工业产出回归拟合优度R值均达到了0.99以上,系数回归结果检验也非常显著(P=0),从极值点即最佳拐点来看,按照当前增长趋势,工业单位能耗于2016年恰好达到了拐点,而四川产业总值单位能耗仍未达到极值点,据拟合预测,以当前经济发展现实条件,预计2019年达到极值点。这也说明四川产业经济发展整体亟需增强技术创新力度,加快应用性技术创新速度,尤其是降低能耗技术的创新。同时,工业方面已经出现能耗进一步降低瓶颈,为突破瓶颈,四川政府在注重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型产业的同时,有必要更进一步加大工业技术创新力度,不可对工业技术创新发展造成忽视态度。
从技术进步长期拟合结果来看,拟合效果R2为0.976,系数回归也显著,对此进行长期下每单位产出的能耗预测,首先对GDP时间序列采取指数平滑趋势外推法进行保守性预测(保守性强调的是一般情况下指数平滑化预测值略低于实际值),预测结果如表1。
表1 四川总产出年保守预测结果
再代入长期能耗模型,得出能耗的预测区间值(表2),预测结果得,近3年的单位能耗在0.681~0.647,近5年单位能耗在区间0.681~0.616,至2025年单位能耗控制在0.681~0.566,可供区域进行能耗生产技术进步的中长期规划目标参考,不仅可以将产出和能耗值严密挂钩,也可以将产出和生产技术(包括组织管理流程优化的提升等)进一步紧密挂钩。同时,工业及各产业同样可以如此规划发展,因此,将控制产业能耗纳入区域产业规划发展,不仅是区域提高生产技术阶段性评估,也是区域产业实现绿色化发展的关键一步。
从发展过程的能耗评价角度来看,以往传统的单位产出能耗监控性评价指标,不能够反映出因不同区域或者不同年份产出结构变化和能耗利用结构变化的差异而突出区域产业能耗整体评价的差异性特征。且近年四川三次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三次产业比重明显上升,区域整体能耗规模前期上升趋于稳定,但随着2013年以来,区域能耗规模指数明显下降原因是区域政府响应国家去产能化号召引起。因此,三次产业结构占比提升未能有效降低区域能耗规模。2013年以后,去产能化效果明显,行业能耗利用差距回归甚至低于历史水平,区域单位产值能耗正逐渐降低,但是工业能耗利用遇到技术瓶颈,对于区域降低能耗利用未有明显改善作用;创新速度过慢,四川整体一次能耗技术创新效应可维持4年左右,工业技术创新进度相对发展严重落后,甚至停止不前。在面临着人口加速增长,产业规模化速度加快,资源能耗需求越来越大等现象,区域整体能耗利用技术创新力度仍显不足,技术创新速度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有必要将产出和能耗挂钩以及技术进步挂钩,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实施阶段性评价性监控,促进区域产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以及绿色发展。为此,给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表2 四川单位总产出能耗年控制发展预测结果 t标准煤/万元
3.1 完善产业能耗科学评价体系
完善产业能源投入产出监控体系,特别是各行业能耗数据的监控体系,完善能耗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能耗评价指数,如能耗利用率结构指数和能耗规模指数,不仅可以反映出区域各产业的具体能耗状况,也能够反映出因区域产业结构不同而导致评价指数不同的差异化特征,更能够准确定位能耗亟待降低的短板行业所在,有利于规划好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投入的重点发展行业。
3.2 将产出与能耗及生产技术创新发展挂钩,纳入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规划
如近 3年的单位能耗发展目标为 0.681~0.647 t标准煤/万元,近5年在0.681~0.616 t标准煤/万元,至2025年,单位能耗目标降到0.681~0.566 t标准煤/万元。此举不仅有利于区域产出的监控,也有利于各产业能耗的监控,更有利于区域技术创新进步的监控性发展。
3.3 加大行业生产利用技术创新支持,尤其是工业能耗技术创新的支持
目前四川产业绿色发展遇到多项技术瓶颈,尤其是在提高能耗利用率、垃圾废物处理等生产技术方面发展速度缓慢,这些生产技术的革新不仅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品质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提高要素利用效率。而生产的边际成本降低除了依靠企业生产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外,更主要是靠投入的资源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来实现的,现实中各产业对于资源能耗又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需求,因此,从产业绿色发展角度来看,生产技术研发中能耗降低技术的创新显得尤其重要。政府除了加大社会技术创新资金支持以外,还有必要牵头制定规范和支持创新机构发展的政策制度,号召产业内民营企业以创新股份形式参与技术研发,为能耗依赖性强的产业成立生产技术的创新研发机构,如从军民发展融合的角度成立国营和民营企业合作的产业绿色发展技术研发机构。这一举措也必将提高政府支持资金的专业化集中利用效率,加快技术创新,提升技术生产力生成的速度。
[1]张红霞,刘起运.我国高能耗产业的地区间相对有效性及其影响[J].统计研究,2008,25(4):50-55.
[2]吴旭晓.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2014(9):27-32.
[3]胡大立,丁帅.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7(22):161-164.
[4]冯碧梅.湖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3):54-58.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regional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a case study of Sichuan
ZHANG Yi
(School of business,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
According to the connotation of green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dustry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this paper focus on the evaluation of industrial energy utilization in Sichuan,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three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s in recent years,especially the promotion of the third industry proportion,don't hav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for the region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In recent years,the overal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peed in Sichuan remains in the static development demand in 4 years.The progres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development is lagging behind,and even stopped.At the same time,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development target of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of output in Sichuan area in recent 9 years should be controlled at 0.681~0.566 t standard coal/million from 2017 to 2025.
energy consumption evaluation;technical innovation;development target
F205
A
1674-0912(2017)04-0016-03
2017-04-01)
张义(1989-),男,江苏宿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