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司机的疲劳驾驶成因与对策

2017-05-16 02:59张豪赞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交路精神状态高峰

张豪赞

摘 要:地铁电客车司机的疲劳驾驶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主要还是两大部分:即外部因素和自身因素。众所周知,疲劳驾驶是安全运行的禁忌及隐患。因此,本文分析疲劳驾驶的成因,并提出对策,以期防止司机疲劳驾驶,确保安全运行。

关键词:地铁司机;疲劳驾驶;成因;对策

前言

地铁司机出勤时间不固定以及不同的交路长短各不一样,相对单一的工作环境容易造成疲劳驾驶,若继续驾驶列车会感到困倦,四肢无力,作业不够标准,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可能会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行车事故。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造成疲劳驾驶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引起疲劳驾驶的因素

(一)季节的变化

南方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7月,月平均气温达28.7℃。7至9月天气炎热,睡眠质量下降,上班途中未做好防暑,容易感到精神疲倦,后续则会影响其瞭望进路,影响司机精神状态。

(二)交路编排、班表

我国地铁线路一般客运量较大,早晚高峰客流量逐日攀升,早晚高峰时段逐步延长。因此一般将高峰时段行车间隔压缩3分钟之内,为市民带来了一定的便利。然而运能提升,与之对应的是司机精神状态的更高要求。采取四班三运转,夜中早休,出、退勤时间和地点均不固定,排班时不仅要控制好工时,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出退勤时间和地点来编排,班表要符合实际情况和随机因素,从整体上减少给每个人的作业时的精神状态带来的影响,对交路进行合理选择。

(三)一般地铁线路单程运行时间、休息时间单程运行时间较长,约为45分钟以上,而由于人员不足,到达两端终点站的休息时间较短,约10分钟。早晚高峰时,两端终点站的休息时间甚至≤7分钟,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原班折返则没有两端终点站的休息时间。早高峰司机本就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加上终点站休息时间短,早高峰过后,易产生疲惫感,精神不集中。

(四)视觉疲劳

列车在隧道运行时,司机需时刻保持清醒,瞭望进路且需监控列车内设备状态,发生异常情况,在短时间内迅速收集故障信息并汇报,通过无线电台和车载台接与行调联控。地铁隧道是一个半封闭空间,无道路景观,环境较为单一;照明与一般的道路照明存在很大的区别,隧道环境相对较为昏暗,双眼长时间集中瞭望进路而得不到放松,而列车进站后,车站站台的光及站台对面广告牌的光与隧道的光形成强烈对比,从隧道进入车厂光线强弱的巨变,司机的眼睛需要瞬间适应,一明一暗反复交替,视觉神经对光线的变化反复调整,造成眼睛高强度反应,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五)生理因素

在驾驶列车时,需要全程精力集中,虽均不需大量运动,但是肌肉的紧绷状态身体内部机体仍需急速生理反应的。长时间保持精神紧张易导致身体机能上大量能量的消耗,使身体产生疲劳感,司机生理上需保持克制状态,而褒词克制往往加剧对司机全身的影响,所以在驾驶列车的过程中的反应速度就会变慢,严重则可能会让司机出现幻觉,这对行车安全而言是极其危险的。

(六)环境因素

在司机驾驶列车进入隧道时或进入车站时,除了会受到隧道内光环境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隧道中的噪声,也会加速司机疲惫感的产生。良好的隧道照明以及列车良好的降噪设计直接关系到司机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二、疲劳驾驶调查

不同班别驾驶疲劳出现的频率根据调车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多数司机早班比较容易疲劳,其次是中班容易疲劳,夜班司机和两头班司机疲劳人数相对较少。

最容易疲劳的时段是夜、中、早每个班,司机最容易陷入疲劳状态的时间段各不相同,一般早高峰过后,9:30-10:30之间,司机在早高峰高度紧张作业后,容易出现疲劳状态,早班4:00-7:00出勤,出勤时间较早,易疲劳;其次是午饭1个小时以后容易疲劳,即13:00-14:00之间;最后晚饭后工作1个小时以后易疲劳,即18:30-19:30之间。

三、解决驾驶疲劳的对策

(一)优化交路及班表

由于采取四班三运转,夜中早休,交路表交路时长尽量缩短,难易结合,尽可能避免司机疲劳驾驶的发生。班表上出勤时间、地点都不固定,在保证司机夜班晚退勤的情况下,中班晚出勤,并根据夜班和中班的工时情况决定早班的交路,同时根据近几轮班的工时情况及交路难易情况排班。

(二)人员调整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司机的人数,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在工时控制较好的前提下,交路相应就减少了司机的行车时间,司机在两端终点站的休息时间也会增加,驾驶过程中司机的精神状态更佳,减小了疲劳驾驶的概率,能够进一步确保行车安全。

(三)对于容易疲劳的时段加强监控

9:30-10:30之间,13:00-14:00之间,18:30-19:30之间,可以安排终点站轮值监控司机折返作业及司机的精神状态;中间轮值进行抽查跟车监控及提醒;OCC轮值可以发令提醒司机注意劳动纪律,调整作业时的精神状态。

(四)注重司机的身心健康分部定期对电客车司机进行心理咨询和工作指导,帮助司机调整情绪状态,通过各班组长的观察,将正线司机的工作状态及时反馈给分部,并及时介入,帮助司机解决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以减轻电客车司机的工作压力。

司机的心理状况反而影响着身体健康状况,即使技术和工作能力很高,若工作时心理健康有所变化,司机则可能陷入精神极度疲劳的状态,从而造成身体上的反应乏力等问题。

(五)注重班组文化建设

加强班组文化建设,在工作时间之外组织司机参加活动,如棋牌类比赛、书画比赛、篮球比赛、趣味运动会等,在活动中司机可以释放工作中的压力,激发司机们的潜能,有效的增加团队凝聚力,能够增强司机在日后工作中的积极性。

(六)建立健康监护制度

为加强对司机的健康情况的关注,建立健康监护制度,定期对司机进行身体检查。同时建立疲劳监测系统,对司机进行动态监测,开发利用行车安全监控系统的驾驶状态监测和监控数据无线传输装置,及时监控跟进,从而降低可能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而造成事故的几率。

四、结束语

电客车司机的驾驶状态不同于一般的地面汽车驾驶状态,电客车司机需要长期在地下工作,客观环境相对恶劣,面对大客流的冲击时,更要求其时刻高度集中注意力,作业的单调性和重复性以及车辆、信号等故障的发生,导致精神压力大,判斷能力降低,易表现出精神疲劳的特征,头昏脑胀,给列车的安全运行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提升电客车司机的精神状态质量,确保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卫兵,郭玉堂,张磊,等.基于生物电特征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的设计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6(3).

[2]杨程程.驾驶疲劳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3,28(149):27-31.

猜你喜欢
交路精神状态高峰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病毒病将迎“小高峰”全方位布控巧应对
石庆云
还不都一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应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我们应该拥有五方面的精神状态
大小交路模式下通信系统功能的联调实现
地铁信号系统既有线交路改造方案探讨
雨天早高峰,自在从容时。
万玛才旦的寓言式小说——在深层意识对精神状态的叙述
既有线运能释放及机车交路延长条件下编组站改编能力配置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