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博物馆里的中国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捏土造人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在神话故事里,是盘古大神开辟了天地。但现代科学家告诉我们,“开天”是宇宙的诞生,那是由于大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辟地”则是地球的形成,这发生在大约46亿年前,一团星云物质逐渐凝缩,形成了如今的大地。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地质博物馆,了解我们的地球母亲,一起去聆听大地的声音。
地壳好比地球的皮肤,而组成地球皮肤的则是千姿百态的矿物和岩石。矿物是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化合物和单质,而岩石则是由矿物所组成的集合体。如果说每个队员都是一种矿物,那么由一个个队员组成的中队就是岩石。
每种矿物都有固定的名字、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这些也是区分矿物的依据。矿物能够生长,但十分缓慢,历经数千年、上万年,个子才能向上“蹿”一点点。如同我们人类有高矮胖瘦一样,矿物也有不同的形态。据统计,世界上目前已有矿物4938种,而岩石的种类则更多。岩石根据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它们构成了地球的一大圈层,记录着地球的历史,让我们有机会穿越时空去看看过去的世界,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宝贵的财富。
“珠光宝气”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人们通过佩戴美丽稀有的宝石而显现出雍容华贵的气质。宝石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据统计,目前可以被称作宝石的矿物与岩石有数百种之多。它们都具有三个共同特点:美观、耐久、稀少。它们的成因分为三大类:一是天然无机成因,也就是各种岩石和矿物,如钻石、红宝石、和田玉、翡翠等;二是天然生物有机成因,如珍珠、煤精、珊瑚、象牙等;三是人工合成的,如立方氧化锆。
宝石之美,不仅在于它们华丽的外表以及赋予佩戴者的特殊气质,也因为它们是文化的使者。伴随着文明的成长,不同的宝石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广告词。钻石之所以“恒久远”“永流传”,是因为它是宝石中的金刚,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正因为如此,它成了长久爱情的象征,是许多男女在婚姻殿堂上交换的信物;它也成为能力的代名词,就像广为流传的民间谚语所讲的“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它还代表着权力,是英国女王王冠上的装饰物。钻石的历史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缩影。
在我国,由于火山很少,且绝大部分为死火山或休眠火山,因此火山灾害并不常见。但是由于我国山区面积大,并且处于两条地震带上,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是我们面临的主要地质灾害。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这些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了解预防措施。
地震:“防”胜于“测”。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地震带上,是一个地震多发区。对于地震的研究是一门系统高深的科学,但我们需要知道哪里容易发生地震,更为重要的是多掌握一些地震发生时的求生手段。一旦发生地震,我们要知道如何做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的生命。
滑坡:岩石滑滑梯。 滑坡俗称“走山”,是岩、土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坡上的一个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滑坡首先需要一定的地形条件,只有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除了地形、地貌因素外,滑坡还需要有诱发因素,例如地震、降水、河流冲刷、人为开挖坡脚、采矿等。
虽然滑坡位于我国地质灾害之首,但它是有征兆的,可以预测。例如,山顶处发现一条或多条裂缝;山上的树木、电线杆等发生歪斜,房屋、道路出现变形拉裂的现象;山体出现变形,有小型崩塌、隆起等现象;井水、泉水出现异常变化或有地下水渗出等。
泥石流:狂躁的杀手。泥石流在城市中很少遇到,主要发生在山区。它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土质的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多发于沟谷地区。不同于一般的山洪,泥石流是一种高浓度的固液混合流。它以撞击、冲刷、淤埋等方式直接对面前的一切造成破坏,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要有流水的存在,而流水的来源有强降水、冰雪融化以及湖泊、水库决堤等;第二要有丰富的、松散的固体物质,这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就是流水携带着固体物质能够流动,而沟谷地区由于具有高差和坡度,常常成为泥石流流动的通道。其中,流水是形成泥石流的主要因素,这也就决定了泥石流的暴发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对于泥石流,最根本的治理方法还是保护植被和流域内的环境,加强生态建设,减少水土流失。
其实,地质学的研究和应用并非只是科学家们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在大自然中有所发现,在一块块石头中淘宝,还可以利用相关的知识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到你所在地的地质博物馆看一看、玩一玩、学一学、想一想,你一定会获益良多。
(选编自新蕾出版社出版的《博物馆里的中国》之《倾听地球的秘密》,高源、尹超编著。)
问题:如何更有效率地在博物馆中收获知识?
1.要通过可靠的渠道来获取知识
我们在参观博物馆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可以从书中,或借助互联网查找相关内容,但要对互联网上查到的资料进行验证,确保获得的知识是准确的。如果在信息查询、获取等方面有困难,可以请父母协助、辅导。
2.要准备好用来记录的笔和本
当我们听老师讲解知识、看展牌说明时,也许我们记住了,但其实有很多当时触动我们的发现,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被我们忘记。请大家做好记录——不仅是记录重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记录下带给你感动的瞬间和那些惊喜的发现。
3.不要把手机带到博物馆展厅里
去博物馆参观的时候不要带手机,接打手机不仅会影响到我们参观,同时也许会影响到其他人。如果博物馆允许而你又想拍照的话,不妨准备一个小照相机,相信大家能把很多精彩的画面永久留下来。
(栏目特邀编辑 张 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