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秋玲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中,孩子成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分子;父母总是给予孩子越来越好的物质条件,而忽视了孩子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致使幼儿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同时现行的幼儿园中也缺乏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内容,造成了很多孩子心理上的不健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的第四条明确指出:“幼儿园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心理环境;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心理健康指的是幼儿在与环境、他人的交互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与环境、人际以及自我的积极良好的适应状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指导要点明确要求“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人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同时,环境又影响着人的生理和心理。幼儿园作为幼儿从家庭独立跨入人生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更是不可低估。幼儿园不仅要有美丽、整洁、富有儿童情趣的外在环境,还应该有宽松、和谐、秩序、自由的心理环境,有宽容、理解、耐心懂得他们心理需要的老师,能够提供适应他们发展的活动环境。因此,幼儿园应积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布置有利于幼儿心理发育的外部环境
幼儿园环境包括实物环境、心理环境、语言环境等多层次、多侧面的环境。幼儿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变化,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满足幼儿需要,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首先创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墙饰。每个年龄段的幼儿由于身体和智力发展的状况不同,他们在理解能力、观赏接受能力、动手制作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在进行活动室墙饰设计时,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发挥墙饰的作用。 其次创设安全丰富满足幼儿需求的物质环境。环境中的设施、设备首先应该是安全的,幼儿有安全感,才会放开手脚,放大胆子去活动;幼儿处于开放的、丰富的生活活动环境中,他才能自由地选择,自主地进入,主动地和环境中的事物相互作用;我们创设的环境若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活动形式宽松,富有童趣,幼儿才会喜欢幼儿园,在活动中才能产生积极的行为;才能更有益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构建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精神环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因此幼儿园尽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能使幼儿积极向上;相反,不良的心理环境,只能使幼儿情绪低落,养成消极的思想方法和行为习惯。因此,要建立宽松的、民主的、关爱的、支持的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人际精神环境。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閃光点,不要盲目的把好孩子和坏孩子往孩子身上套,这样是极不负责任的,每个孩子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只要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我都会加以肯定、表扬,然后再鼓励他们争取更大的进步。孩子需要我们的信任,我们的信任能提升他们的自信,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三、营造有利于幼儿心理发展的爱的氛围
巴特尔指出“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孩子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作为幼儿教师,应该用爱心为幼儿身心发展提供精神营养,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儿童产生安全、愉快、积极的情感与心理状态。
教师要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幼儿早晨入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气氛。只有爱孩子,才能对孩子保持亲切的态度,使幼儿保持积极愉快地心理。如:每天早上用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孩子的问题,以及每天下课亲切地与每一个幼儿说再见,会让每一位幼儿都有一种充分地被重视和被接纳的感觉。促使他们更乐于去观察、尝试、探索与创造,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
四、搭建有利于幼儿良好沟通的心理平台
沟通,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尊重,使幼儿有一种被重视感,并有一种充分的接纳感,感到自己为教师所关心,喜爱;有助于幼儿保持活泼、开朗的情绪,增强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
沟通时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艺术,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避免语言挫伤孩子的自尊,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例如:每天班上有许多孩子都喜欢向老师打"小报告",而这些"小报告"得事情都是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情,时间一长难免会让老师产生烦躁、厌倦得情绪。这时教师就应该极力避免将个人得不良情绪带到孩子中间来,应该保持积极愉快得情绪与孩子交流。
五、提供有利于幼儿乐于交往的心理机会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幼儿在与别人交往合作的过程会感到愉快,否则会感到寂寞和孤独的。幼儿喜欢和同伴一起交往也是基于这种心理的需要。在幼儿的活动中,教师需要更多的注意积极的社会行为,注意通过每次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与同伴交往带来的乐趣和满足。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交往过程中胆小、害羞的那些孩子,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为幼儿提供均等的与人交往的机会,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幼儿体验与同伴的互助、合作、交往的快乐,幼儿的心理才能够健康的成长。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要真正实现这种教育的价值,就必须从儿童生活的具体问题出发,让幼儿在具体的生活中体验自己的感受和变化。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融入幼儿每天的生活当中,才能让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