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樑
【摘 要】教师在对中学生教育的过程中经常陷入形而上的误区,在社会大潮的冲击下,学生对待学业与生活也往往抱有比较功利的态度。为了跳脱开这种完全流于表面层次的师生交流,我尝试对等地看待、认知学生个体,跨过所谓“心灵之间桥梁”,换个角度处理问题,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桥梁;学生;了解;置换
“桥梁”是一种介质,可以让两片陆地连接,也可以让人与人沟通。所以说,我们需要桥梁!
“桥梁”也是一种象征,说明没有重叠,甚至不够接近……
当经历了十几年“教师”之后——这是一种意识,而不是一个职业——我真的想问,“桥梁”是否疏远了我和那片天地?
作为老师,我经常想:怎样才能了解学生、贴近学生呢?以致各种手段层出不穷,校内谈心、校外家访、民意调查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无疑全都是很好的办法。但当我的“谈话节目”结束,真正制定方针并付诸实施时,一些想法往往过于一厢情愿而且急功近利了。
在淡化个人角色之前,我还是先来说说曾经在高中学段的语文课上的一段尴尬。
“这就是海子,一位勇敢地爱天下人却无法面对自我的可爱可怜的诗人。哪位同学做了咱们上次课布置的作业:为大家朗诵一首课外的海子的诗?”
我满怀信心地叫起一个成绩不错的学生,没想到他低下了头,与此同时,全班学生都低下了“高贵”的头……
“为什么不做作业?”我有些烦躁……
“昨天咱們只留了这一项作业啊!”我很生气……
“你还写别的作业?!”我一巴掌拍在一个女生的物理作业本上,她吓了一跳,屋里安静极了。
很久,才有一丝响动,“下节课物理要考试……”
我很无奈。这样的理由不只听一位老师课下愤愤不平地批判过,我自己也不是头一遭遇上。我想,我们可能过分地让学生意识到了分数的重要性。就拿语文来说,它本身具有工具性,但学生们现在更多地是把它看作提高总成绩的工具。想想自己当初对文学的狂热,真的脸红,不知道是为学生,是为我,还是为这个时代。
或许我们无力挽住潮流,但这次的经历真的让我想了很多。
自己太不了解学生了!不能以考试的多寡一较高下,也不能埋怨课时太少,所以,就把语文的精华和主干变成压缩饼干,一股脑塞给学生,渴望他们自己能越嚼越多,开枝散叶,却严重地忽略了一个过程。想当年,孔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传经布道,弟子们在恩师营造的氛围和自我的历练中慢慢吸收着国学的精髓,而如果想越过这个短期看来是无用功的历程,没有办法不造成学生今日学习兴趣的缺失!不做作业不听课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他们根本是对如何入门很茫然。
学习上,我们号召“搭建一座桥梁”了解学生,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但却只留了更多的作业,教了更多的行话,给了更多的条条框框。这座“桥梁”或许可以免去,不能设身处地地为一个刚刚步入知识殿堂的孩子多考虑一些,在教学中毕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兴趣的培养终究不可忽视。
早在刚开始做老师的时候,班上的一个女生曾经拿着考砸的期中试卷,哭哭啼啼地来找我,问自己的语文还有没有希望,问中学语文到底应该怎么学。她是一个细心的、典型的理科女生,有着缜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平时上课听讲和课下作业情况都很好,但这时我看着“狼藉”的试卷,再看看满脸泪痕的她,却理不出一点点头绪,最终给她的答案连我自己都应付不过去。说句实在话,初为人师的我当时的确没有找到引导她的方法,直到有一天,我打开了另一扇门。
男生平时不认真,但到了考试时总能凭借小聪明混个不错的成绩,我的班上也是有这么一位。终于有一次其成绩不理想,我可算找到一个借口端正一下他的学习态度,于是经过家长同意,放学留他在办公室做功课。可看着他大做特做理科试题,我心里的确不是滋味,打定了主意,把他叫过来。
“你每天做功课时都不做和语文有关的事吗?”
“……也不是……反正语文也不考书上的,不复习也能考得差不多!”
“这次差得多吗?”
“这次是个例外。”
“做理科没问题,可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学语文那不就是‘文盲吗?你肯定连这篇简单的文言文都翻译不出来!”
“谁说的,这还不容易!您让我看一遍准没问题!”
“好啊,一会儿咱们合上书,你问我一句,我问你一句,看谁错得多!”
“那您是老师,肯定比我熟呀!”
“和我水平一样也算你赢!”
“行!”
就这样,最后他志得意满地把我赢了,我笑着跟他说:“这不是记得挺快的吗?怎么就是不念书呢?”
他显得很不好意思:“其实也不是不念,就是觉得没劲,不如做理科题有成就感。”
“那把我赢了就有成就感啦?”
“您还真别说,有点,很有!”
“行,那我以后专挑难题问你,错了就罚你加做一道题!”
“那……我有问题能问您不?”
“当然,难住了我,你考我一道理科题。”
“就这么定了!”
自从那以后,我受了很多数学物理之苦,但他也掌握了很多语文知识。由此,我在课上也增加了很多机会给学生和我讨论、争议,让语文课不再不瘟不火,变得刺激起来。高兴之余,我也感受到,十几岁的学生有的是求知欲、好奇心,但更有好胜心,希望获得成就感,只有这样的课程才能吸引他们。当然,这一切都有赖于我和他们之间做了置换,设身处地地“感受着他们的感受”,才能“快乐着他们的快乐”!
现在,把自己放到当初那个女孩的位置,我想对她说:用你的细心扎实基础知识,用你的逻辑思维去推断出题人的思路,用你的恒心去多读文章,加强语感,锻炼能力,成功就在不远处!
后来,当再次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让班上一个爱接下茬,有极强表现欲的学生去办一份班报释放过度的热情后,我坚信,学生都是可爱的,但只有当你站在和他“一国”的情况下才能一窥这种可爱的全貌。不要用你的意志强行左右他们,武断地判断他们的优劣,给他们也给自己一个机会,用同样的视角去审视他们的世界,去引导而不是指导他们走出迷惘,作为交流的方式,“置换”比“桥梁”更直接,更亲切,也更有力;作为一个老师,其实你的收获更大!
上桥下桥,“桥梁”终究不是两点之间最近的距离,只有怀了共命运的爱心才能使两个世界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