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生学习历史的火把

2017-05-16 10:53许彩红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历史课历史情境

许彩红

教學专家余文森教授曾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45分钟中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看一节历史课的教学是否有效,我认为不外乎这三个指标:1.学生有没有喜欢和期待上历史课;2.在课堂上学生是否成为历史学习的真正主人,是否把握了历史知识,培养了分析历史的能力,得到了良好的情感熏陶;3.学生学习有无反馈的信息,教师能否及时掌握并快速解决问题,查漏补缺。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浅谈一下怎样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定要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首先,一节历史课能让学生回味,那么你的教学也就成功了。回味的可以是你的幽默和声情并茂的讲解;可以是引人入胜的历史小故事;可以是一个历史情境的再现;可以是我们最真挚的赞赏和鼓励。总之,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到教学目标和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

其次,激发兴趣,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因为兴趣总在鼓舞着你向未知世界挑战。”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强调兴趣的重要性,事实也证明,当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后,将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探索,只要我们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们的历史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再次,整个教学过程要有融洽、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不同于传统的强迫教育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占有者,处于完全主动的地位,只会对学生灌输知识、技能、技巧。而学生则被视为一种按需要加以塑造的素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在强迫教育中。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电视、录音、计算机等,可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增加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起重要作用,从而发挥教学的有效性。

二、抓好课堂教学,有效的完成三维目标

1.做好课前预习,不轻视历史基础知识

有些老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和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上,这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比如,有的老师在讲授《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这课的成语故事并在课堂上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卧薪尝胆”、“退避三舍”、“老马识途“、“围魏救赵”等,形式非常活泼,学生兴致很高。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史实究竟了解多少呢?难道只要知道这些故事就可以了吗?对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否可以在这些史实中表现出来呢?有些学生对这些故事背后所反应的问题,却一知半解。历史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因此,要真正实现历史新课程的有效课堂,不仅不能贬低基础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

2.创设情境,注重培养能力

把学生引入问题,引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感悟历史,抒发自己的看法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求知。比如在讲授“西安事变”时,可以创设以下问题情境:假如你是当时的东北军一员,你是否主张杀掉蒋介石?为什么?学生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看法,但所有的看法都是发自内心的感触,这样会更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教师还要逐步放手,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疑点,巧妙运用设疑技巧,适时地点拨学生发现疑点,唤起学生的质疑,激发其思维兴趣,培养其质疑的习惯。比如在上《鸦片战争》一课时,可以设疑,假如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会侵略中国吗?又如,中国民族工业为何分布在沿海地区而不是内地?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教材处处有疑,学习中若不能质疑,说明并不懂得学习,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便无法培养。经过反复训练,养成习惯,就使学生由不会学到会学,由教师指导学习到独立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注重情感教育

润物细无声,学生学习历史并不能停留在知识的表面,而是要学会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判断基础上,引起自身情感的变化。比如历史上有不少文人都借诗言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为民情怀等等,在与学生一起合作探讨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抱负中,情感的教育意义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这比强调学习他们身上的哪些哪些精神,这种空洞说教要有效得多。

三、及时处理学生的反馈

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想法都是学生的反馈信息的渠道,教师课堂上应及时掌握并注意观察,并充分利用好。比如我们可以当堂提炼少量的涉及本节课重难点的练习题给学生做,可以通过口答、笔答、自背、互背、抽背、等方式完成。这一环节,要保证学生练的内容和质量,是训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保证练习的形式是学生完全独立按时完成。当堂完成后,可以互批、订正。及时得到反馈,就能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历史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让我们的教学能变得更加有效,需要我们长期的知识积累,需要我们勇于去创新,这样才能增强历史学科的魅力,不断地向课堂注入“活水”,真正“点燃学生学习历史的火把”。

猜你喜欢
历史课历史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新历史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