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及护理

2017-05-16 01:57杨晖
医学信息 2016年33期
关键词:护理

杨晖

摘要:目的 探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效果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严重腹部创伤急救患者,均给予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处理并开展相应护理措施,比较患者复苏前后体温、pH值、凝血酶原时间及APACHEⅡ评分。探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78例患者采取该项技术及护理措施复苏后,其pH值为(7.5±0.9),体温(36.1±0.8)℃,凝血酶原时间在(15.1±0.6)s,APACHEⅡ评分在(12.9±6.9)分,各项指标均显著好于复苏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进行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为医护人员争取最佳救治时机,迅速平稳患者生命体征,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严重腹部创伤急救: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护理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CS)是以防止污染、保全受伤肢体、救助患者性命、降低患者生理能耗为目的的一项急救技术,可为医护人员制定手术方案争取时间,把握最佳救治时机。对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78例严重腹部创伤急救患者实施了该项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78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女26例,男52例,年龄16~76岁,平均年龄(36.8±4.1)歲,有33例腹部开放伤,45例腹部闭合伤。损伤数量:15例患者有4处及以上损伤,26例患者有3处损伤,37例患者由2处损伤,78例患者中有43例伴随发生腹部外创伤合并四肢骨折、脑、胸外伤。比较所有患者的病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DCS处理 DCS技术处理主要分三个阶段完成:①简化手术阶段:消毒处理防止感染,迅速止血,立即进行快捷的关腹处理;②到达急诊重症监护室内复苏阶段:给予氧气支持辅助患者呼吸,进行输液给予生命支持,帮助患者逐步恢复体温,促进凝血功能恢复;③随后准确诊断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变化,待趋于平稳后制定确切的手术方案并实施手术。

1.2.2护理措施 根据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处理的三个阶段,护理措施也是针对这三个阶段的主要任务进行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2.2.1简化手术阶段:①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主要监测血压变化、血液乳酸浓度、血气分析等,为开展后续手术工作提供依据,评估患者耐受情况;②建立静脉通道,备用药输送一条,快速补液一条,旨在保持患者生命循环,同时便于开展输血输液工作;③观察患者气道内是否有异物,及时清除,同时建立氧气通道,给予氧气支持;④输送的液体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温,室内温度、术用冲洗液、呼吸机气体温度都应在无菌操作的前提下为患者采取保温措施。

1.2.2.2到达急诊重症监护室内复苏阶段:①造成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凝血因子代谢紊乱、输液输液后的稀释反应等。通过标记引流管并确保通畅,监测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情况,根据监测结果输送新鲜血小板和全血,做到及时恢复凝血功能;②伴随灌注复苏液体,呼吸窘迫也成为常见症状之一,降低肺损伤和确保充足供养是主要解决措施。密切监测患者血气和呼吸功能,必要情况下果断采用机械辅助,并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氧气浓度,确保pH值平衡;③防止代谢性酸中毒情况发生。

1.2.2.3明确手术阶段:①营养支持。患者受到身体创伤和手术的影响,长时间营养补充不足,因此,在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可根据患者病情和意识情况,给予适量的营养补给,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肠外或肠内营养补给措施,但与此同时仍应密切观察患者血糖、电解质的情况,变化异常需及时停止;②并发症护理。引流管和体位的护理可有效避免患者发生压疮和感染等并发症,指导患者定期翻身和训练咳嗽技巧,适当给予抗生素和制酸药物,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复苏前后体温、pH值、凝血酶原时间及APACHEⅡ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78例在复苏前,其pH值为(7.4±0.2),体温(34.2±0.5)℃,凝血酶原时间在(19.9±1.7)s,APACHEⅡ评分在(23.7±5.7)分。而复苏后,78例患者的pH值为(7.5±0.9),体温(36.1±0.8)℃,凝血酶原时间在(15.1±0.6)s,APACHEⅡ评分在(12.9±6.9)分。由此可见,复苏后的各项指标均显著好于复苏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是医疗水平不断进步的产物,是救治观念中的新理念。疗效显著的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应用,一定是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不仅要求医生掌握该项技术核心,还需要护理人员能够针对该项技术学习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应用于救治实践。

以本文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为例,具有病情危急、病情重、护理难度大、多并发症等特点,护理人员只有熟悉医生积极开展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各阶段操作,并明确各阶段的护理要点,才能有的放矢,开展针对性护理措施,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和进行争取时间,提高患者耐受程度。严重创伤患者的心理和身体在遭受到重大打击之后,极易出现不稳定因素,此时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帮助患者稳定血氧平衡、促进凝血功能和呼吸功能恢复,做好保温和防止并发症的护理工作,尤其明确患者复苏时间和生理恢复状况,为医生提供依据,从而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数据显示,78例患者采取该项技术及护理措施复苏后,其pH值为(7.5±0.9),体温(36.1±0.8)℃,凝血酶原时间在(15.1±0.6)s,APACHEⅡ评分在(12.9±6.9)分,各项指标均显著好于复苏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进行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为医护人员争取最佳救治时机,迅速平稳患者生命体征,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降低病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护理
护理札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