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玲玲
摘 要:当前,无线局域网已被全面使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校园网的建设也为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但当前多数学校的校园网以有线局域网作为架构,以致教学活动经常因为接入点固定等问题而被限制。相较有线局域网而言,无线局域网具备更强的移动性与灵活性,只有充分使用无线局域网络,才可以充分优化校园网络。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技术;校园网;应用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9.140
校园网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如今已经在校园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校园网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并逐步成为校园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1 有线局域网络的不足之处
首先是网络接入点较少,无法架设线路环境,当前校内的会议室、办公室等内网接入点较少,学习与办公使用网络的人数远远多于接入点数。其次是无法满足移动办公的需求,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笔记本电脑的运算速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加之成本较低,使得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当前移动办公的高效率平台,但当前高校的有线局域网使得笔记本电脑用户依然依赖线缆,无法实现移动办公。最后是无法满足热点区域的网络建设需求,当前校园内存在较多的热点区域,比如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这类用户具备移动网络的需求,由此作为有线局域网的补充网络,无线局域网得到了使用者的充分重视。
2 无线局域网技术的特点
首先是移动性强,无线网络中的微机可以利用无线方式进行通信,且在任何地方均可提供实时信息,摆脱了以往的线缆限制,增强了可移动性;无线局域网不但支持移动主机之间的通信,无线设备也可以接入有线网络;相较有线局域网而言,无线局域网拓宽了网络传输范围。其次是灵活性高,无线局域网独立于有线局域网而存在,在需要时可以随时建立临时网络,也不会依赖有限网络[1]。同时,无线局域网灵活性较强,可以满足具体的安装需求,既适用于小数量的用户系统,也可以被使用至几千移动用户的完整网络中。在无线局域网中十分容易增加或减少移动主机,只要增加无线接入点,便可以增大用户数量。再次是维护成本较低,在搭建过程中,无线局域网成本大于有线局域网,但无线局域网后期维护更为方便,需要的维护成本远低于有线局域网。而对于经常变动的动态环境而言,无线局域网的长期投资效益则更为明显,在组建、配置以及维护等方面都较为容易,一般的计算机人员即可胜任。同时,无线局域网还可以根据办公室环境的变化而移动,可以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最后无线局域网具备更高的传输效率,具有较强的码分多址能力,可以支持多个用户使用,易于扩展,可以满足大量用户的用网需求。
3 无线局域网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校园网络建设也紧跟脚步,现在多数高校都将无线局域网当做有线局域网的有效补充,将其用于校园网的建设过程中。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南开大学等均利用无线局域网技术对校园网络进行了系统改造[2]。合理的使用无线局域网技术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优势,一是无线局域网可以用于当前的计算机网络实现无缝对接,网络人员可以迅速将其添加至有线局域网中。二是免去了布线的麻烦,节省了校园网络的建设成本,也节省了建网时间,扩大了无线局域网的使用范围。三是无线局域网具备较好的扩展性,引入时只需要增加无线接入点以及无线网卡,使用方便,还可以为多媒体教学提供可移动的校园网络平台,增强了校园网络的灵活性。
4 校园网中无线局域网的应用
由当前校园网的需求以及实际现状看来,无线局域网主要有楼宇内以及楼宇间等两种应用方式。
4.1 楼宇内的无线连接方式
一种是对等连接方式,这种方法较为适合并未建网的用户,比如学校临时具备小型活动或者开设临时会议等均可采用这种方式。处于对等连接方式下的无线局域网,不需要单独接入总控转接功能的接入设备,且所有的节点均可以对等的相互通信。这也属于最为简单的无线组网模式,只需要在移动终端配置相应的无线适配器即可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种网络架构方式更为简单,运行成本较低,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劣势,由于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较远,以致限制了各节点无线网卡的发射与接收功率,且这种网络可以连接的节点数十分有限,只可以一对一互传数据,不可以多点同时通信。另一种是接入方式,这种方法适合学校难以布线或者网络设备使用率较低的环境,或者网络设备使用率较低,比如会议室、图书馆以及临时办公场所等。接入方式属于可行且经济的方案,其可以根据覆盖面的大小,选择使用单AP或者多AP接入方式。单AP接入主要以星形拓撲为基础,所有的通信节点都需要通过AP转接,这种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无线网相连[3]。对于图书馆等较大的区域,由于AP覆盖面积有限,节点移动过快会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因而需要采用多AP接入方式。多AP接入属于单AP接入的扩展,由有线主干网连接各个AP,确保所有节点都可以实现区内漫游。在使用多AP接入方法时,还应充分考虑无线网络的覆盖区域以及容量大小,确保无缝衔接,这样移动的节点便可以随时保持在线。在密度较大的区域,应考虑更多的容量,规划时应充分估计区域内节点的数量,并在考虑网络速度要求之后便可确定AP数量。在部署AP时还应多多考察周围环境,安装人员在实地考查考察后才可以确定AP位置。对于因临时活动而组建的无线局域网,其部署的接入点应安装在天花板位置,减少干扰信号的障碍物,防止他人随意乱动接入点设备。
4.2 楼宇间连接
在楼宇间,无线局域网应采用室外网桥连接方式,它主要是通过两个无线设备点实现对点连接,由于独享信道,因而适合距离较远的局域网互联。当校园内两幢建筑物或者分校之间不方便进行布线工作时,可以采用室外网桥连接方法。在这种结构中,局域网之间的通信通过各自的无线网桥实现,此时的无线网桥具备协议转换以及路由器选择的作用[4]。室外网桥为无线局域网的连接提供了经济、灵活的互连方式,它可以适用于多个校区学校或者距离较远的各建筑物之间的网络互连。
5 结束语
无线局域网是在传统有线局域网的基础上发展的新技术,属于有线局域网的有效补充。虽然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逐渐增快,不久的未来,无线局域网必将成为人类信息时代的主力军,并被众多社会部门与单位所接受,无线局域网的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