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具有数字化、多媒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特性的信息技术,无疑能为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本文主要从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内涵、中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英语听说教学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英语;听说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096
一、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内涵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解释。广义的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中义的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狭义的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各种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
信息技术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手段,即各种信息媒体。如印刷媒体、电子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是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二是方法,即运用信息媒体对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方法,是一种智能形态的技术。信息技术就是由信息媒体和信息媒体运用的方法两个要素组成的。
二、中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1. 教师陈旧的教学理念,对听说教学认识不到位
大部分在城镇和农村的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语言知识的教学。有些教师自身的听辨能力、口语水平不高,很少用英语口语组织英语教学,上英语课就像上汉语课。即使遇到有听说能力强一点的英语教师,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的基础差,当老师用英语解释或发出指令的时候,往往要重复这几次,耗掉时间,从而不能按时完成这节课的预设目标和内容而最终放弃使用英语组织教学。
2. 学生脆弱的心理素质,对听说缺乏自信
初中生听说英语的潜在困难是心理障碍,总感到无把握,过分紧张。一听不懂便开始出现过度紧张,焦虑的情绪,脑子出现空白。这样,本来可以听懂的也听不懂了,本来会说的也怕开口了。有能听懂的学生但是他们又怕说错而被同学嘲笑,从而成了“聋子英语”“哑巴英语”。
3. 受升学考试的约束,缺乏听说的语言环境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的英语考试中,听力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现行的中考考试中没有体现说的能力,所以课堂上对于说的能力培养欠缺。在很多学校,听的教学大多围绕升学考试题型而进行。每天就是给学生放一边或几遍听力磁带,或者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让学生做做题。教师只是一个录音机操作员而已,然后核对答案,有疑问的重复一遍,严重淡化或忽视了英语的交际功能。另外,多数听力教材大都以选择题居多,听和说严重脱节。教学范围过于狭隘,学生无法体验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甚至在課堂上根本就没有说英语的机会。除了课堂,学生听不到英语,学到的英语又没处交流,语言学习脱离了实践。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及解读(2011年修订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教学内容,目标);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学方式,目标);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课程的功能)。
由此可见,听说领先,创造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是十分必要的,信息技术正好弥补了英语学习环境中存在的困难。
三、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英语的听说教学
1. 运用信息技术,把听说溶于导入环节——情境导入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上课之初的导入起着重要作用。运用信息技术,精心设计新颖的导入,不但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诱导求知欲望,为新知识的呈现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还会使呈现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更好地感知理解和记忆。
如,笔者在教学仁爱版八年级上Unit 3 Our Hobbies Topic 2 What sweet music! Section C,准备了著名钢琴家演奏莫扎特的《Turkey March》的视频作为导入。听首这脍炙人口的名曲,一下子就把莫扎特与钢琴的故事联系在一起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还可以利用图片导入、故事导入等方式。不过,无论运用哪种导入技巧,都一定要紧扣教学中心,绝对不可为了使学生产生兴趣而离题万里,也不可耗费过多时间而冲淡学习主题。
2. 运用信息技术,把听说溶于单词教学——单词情境教学
在英语课堂实践活动中,不管是语言学习阶段还是交际活动阶段,都要让英语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精心设计有意义的、多样性和有兴趣特点的生活化英语课堂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Unit 5 Do you like bananas?这一课,教食物banana, chicken, hamburgers, pizza, French fries, apple, milk,juice, orange等单词和What do you like? I like. Do you like ...? Yes, I do . /No, I dont.句型时,利用CAI课件,课件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KFC食品,听到Mocky在KFC现场点它喜爱的食物,听完后让学生模仿课件的内容进行交流,让他们感受自己好像真的是在KFC里买东西一样,真的在点自己喜欢吃的食物。这样,他们既不会觉得枯燥无味,又可以学到知识、一举两得。
3. 运用信息技术,把听说溶于对话教学——对话情境教学
对话情景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和生生以对话为主形式,共同探究并尝试解决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高效支持性条件。这些支持性条件主要指各种影响对话教学的相关因素,包括课堂环境、教师的教学语言行为、教学设施、教学环境资源等。
如在教学人教版“Go for it”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A 时,从学生Tom不能参加Mary的生日派对入手,逐步深入,让学生自然经历发现问题——观察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并从中提高通过沟通解决生活矛盾的能力。具体情景发展思路设计如下:(1)猜测Tom与妈妈的矛盾;(2)讨论自己类似的矛盾;(3)发现与父母沟通不容易;(4)观察学习Tom如何成功与妈妈沟通;(5)分析Tom成功沟通的原因与技巧;(6)总结成功沟通的步骤技巧;(7)学以致用,角色扮演如何与父母沟通。
其中,在引入时,借助图片猜测Tom遇到的困难,目的是用贴近学生实际的例子,在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提前进入兴奋状态,让学生掌握听力预测技巧,学会利用图片信息猜测听力内容,为主题“Talk to parents”铺垫。在图片提示下,学生尽情自由地猜测Tom的烦恼,并随意地与同桌进行交流。
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讨论自己遇到的家庭矛盾,并讨论与父母沟通的难易时,目的是让问题自然回到学生,产生共鸣,同时在讨论过程中过渡到与父母沟通不易的矛盾,引出问题。此时教师为学生提供“I want to ...,but my parents ...”这个句型框架,并从中提出“How do you feel?”这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并追问 Why? Why doesnt your mother allow you to do that?
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制作教师与Tom 的人机交互的对话视频,目的是让学生独立直观地观察成功沟通的技巧,并从中寻找以下问题的答案:Did Tom argue with his mum?/ Could Tom go to the party at last?/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talk?再通过听填信息,归纳成功沟通的要素,从中讨论解答以下的问题:How to tell reasons?/Why our parents worry us?/How can we make promises?
最后,在语言技能输出过程中,设计角色扮演,展示与父母成功沟通,解决生活矛盾,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巩固语言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素养。
这一节的听说课,话题贴近学生,思维层层递进,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人机交互进行视频对话、学生与母亲的对话视频、学生与教师的对话视频,来实现对话情景教学。
4. 运用信息技术,把听说溶于课外活动——生活化的作业
随着网络媒体技术在学校内的广泛普及和使用,教师除了使用好教材之外,还需要利用好其他的课程资源,尤其是音频、视频材料、报纸杂志、网站资源等。由于在中小城市的大部分学生家里都拥有了个人电脑并连接上了网络,学生在学校时忙于课业任务无暇上网,周末时则可以利用网络学习英语。但由于学习资源的极大丰富,教师在筛选、组织、传递学习资源方面的指导作用特别重要,教师要由传统教学中的讲台上的传授者转变为网络知识海洋中的导航者。引导好学生通过利用一些智能化同步教学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利用酷狗音樂、唱吧APP、酷我音乐盒等,进行英语K歌比赛,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愿学、乐学,使听说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四、结束语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初中英语教学任重而道远。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终身学习;要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自身的优势,把英语教学推向新的境界。
作者简介:陈洁英,女,本科学历,英语中学高级教师,从事中学英语教学。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凤凰学校 5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