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标题的构思和锤炼

2017-05-16 00:02李丹
活力 2017年4期
关键词:构思新闻标题

李丹

[关键词]新闻标题;构思;锤炼

新闻无处不在是信息社会的特性之一,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闻更是以多样的渠道和快捷的速度,随时随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目不暇接。读者阅读新闻是从新闻的标题开始选择的,因此,标题就是一条新闻最醒目的“识别符号”,直接决定人们是否感兴趣,是否去阅读。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要高度重视新闻标题的构思和锤炼,在写好新闻稿件的基础上,一定要把标题拟出新意、拟出精彩,力求务实创新、以题诠意,适应新时期新闻工作的需要。

一、紧扣新闻主题,力求耳目一新

毛泽东同志曾说“标题要吸引人看,這很重要”。新闻界老前辈邓拓曾生动地表示:“谁要给我想出一个好标题,我给他嗑三个响头。”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速读已成为趋势,也对标题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标题既来自新闻事件本身,又对新闻事件具有提炼、揭示、统领、归集等多方面的作用,标题作得好,可以使新闻稿件大为增色。

要想达到画龙点睛、耳目一新的作用,在拟定标题的时候,就要紧紧扣住新闻事件的核心,把握好新闻的主题,进行“最完美的压缩”、“最生动的凝炼”,使标题能够吸引读者眼球,激发读者对新闻的阅读兴趣,增强新闻效应。如改革开放初期,某新闻单位针对当地农民担心政策发生变化,而在脱贫致富上有畏难情绪和短期行为的问题,拟组织采写一篇新闻评论,引导和解决当前农村和农户的思想障碍。采写过程中,想出了很多标题,如《致富要有长远打算》、《兼顾当前和长远》、《当前和长远》、《农民致富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等等,虽然这些标题都可据以成篇,但总觉得有千篇一律之感,后来,作者干脆把在采访中群众的语言直接用作了标题:《致富不能“鸡啄米”》,这样既直截了当,鲜明地表达了群众的心声,揭示了农民致富上的顾虑,也明确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从语言来说又比较生动形象,使读者不易忘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再如《“徒儿”,休得无礼》(《华商报》2005年8月11日第5版,摄影报道),新闻事件为西安名胜大雁塔南侧有尊高大的玄奘铜像,经常有孩童爬到“唐僧”身上玩耍,周围游客如织,这种行为既不安全,也不雅观。就是这样一个比较随意的场景照片,但因为标题的传神,而让报道的份量得以提升,报道的意图也因为这“借体”的教化而更易实现了。类似的标题还有《为分数“拧水分”》(《光明日报》2004年8月5日第一版)、《莫把“衙门”抬下乡》(湖南益阳县人民广播站1986年7月15日播出)等等。这些生动的标题,能使新闻鲜活、醒目、形象,从而产生吸引读者的魅力。

二、赋予时代感,力求简洁明快

恩格斯说,标题就是要“愈简单、愈不费解便愈好”。标题在文字上除了要简洁、通俗外,还应不落俗套、惜墨如金、生动优美,修辞要讲究,力求形神兼备,尽可能给人以较多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家喻户晓,流传中外,被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课本,鼓舞、教育、感染了几代人。谈到题目的提炼,作者魏巍同志曾说:“这个主题,是我很久以来就在脑子里翻腾的一个主题,也就是说是我内心感情的长期积累”,“这个题目不是硬想出来的,而是在朝鲜战场上采访时,在心情万分激动的情况下,从心里蹦出来的,从情感的浪潮中跳出来的”。正是由于他长期在部队生活,和战士们接触很多,在朝鲜战场实地采访三个月,使这篇通讯的标题感情饱满,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共鸣。从而使志愿军成为那个时代人们心中的英雄和偶象,成为时代的主旋律,那力透纸背、充满激情的标题也在人们心中无法抹去。

要想使标题不落俗套,还可以通过巧用富有表现力的事物或诗词佳句表现标题的内容,使标题更精练生动,富有文采和感染力。如《这样的“抠门”值得称赞》(《人民日报》2005年8月10日第一版)、《楼市:中央政府不是“千手观音”咋办》(《中国青年报》2005年7月7日)、《企业要有“野性”》(《文汇报》2005年8月19日)、《造林还是“造字”》(湖北十堰电视台2002年11月15日)、《乡镇企业不是属猪的》(甘肃人民广播电台1985年12月14日)等等,标题简洁明快,具有时代感和幽默力量,比一本正经的说教有效得多,为新闻事件本身增色不少。

三、体现哲理性 力求耐人寻味

哲是智慧,是人类科学思想的花朵;理是道理,是符合科学规律的道理。简单地说,哲理就是用简洁明了的话语来阐明一个道理。在新闻标题拟写中,如果把作者对新闻事件的哲学思考融入题中,将哲理与新闻融为一体,则既能让人看得清楚明白,更能让人回味其中的含义。一个充满哲理性的标题可以使读者从新闻事件中超越出来,引发读者进行更加深刻、更有理性的思考,给人以启迪。

如新闻评论《忠言何须逆耳》(《人民日报》2004年5月24日“今日谈”),评述了领导者要注意批评的方法和批评的态度,教育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否定了“忠言”一定逆耳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指出非逆耳的忠言更易于人接受。这种评论标题,富有哲理性,给人以深深的启迪。这篇评论如果标题拟为《工作莫忽视方法》或者《工作方法要得当》,其吸引力和意味就淡得多了。如《贪的再多贪不了一世,逃得再远逃不出法网》(《新民晚报》2004年5月11日),以某官员因贪污腐败被判处死刑的新闻事件,阐述了“善为至宝,一生享用不尽;恶为祸根,注定天不藏奸”的深刻道理,给人以警示,引人深思。如《“爱富”不能“嫌贫”》(《 人民日报》2005年9月5日第十四版)、《夜景照明应量“能”而行》(《人民日报》2005年7月11日第一版)、《理直也当气和》(《人民日报》2004年5月24日第一版)、《质量就是生命》(《人民日报》2003年5月16日第一版)等等。这些标题以哲理的高度和深度取题立意,更易使人省悟,令人折服。

在新闻中,标题被称之为“一瞥的艺术”,标题在传播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事实时,要达到雅俗共赏,一鸣惊人,就要提炼主题,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写出富有时代感的好标题。

(编辑/李舶)

猜你喜欢
构思新闻标题
党媒类新闻媒体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研究
2018世界杯英文体育新闻标题的及物性系统分析
浅谈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浅谈“摘抄”在作文教学中的妙用
博物馆书画展览设计研究
论艺术与摄影的联系
浅谈酒店室内植物景观营造构思原则
试论新闻标题的文化品位
试论网络新闻标题的独特性